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人们的行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拟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认同的现实困境,并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角度探索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认同的路径选择,从而逐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以及行为践行。  相似文献   

2.
本调查采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身份认同调查问卷》对124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调查,了解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性别身份认同和阶级身份认同,并探讨二者是如何通过个体的社会心理过程和机制得以建构的.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国学者持续关注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与身份认同问题,综观其研究成果,可以概括出以下观点: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的身份定位会影响其消费行为的选择趋向;其次,新生代农民工从消费方式、观念、结构等方面所呈现出的消费特点,体现出该群体对市民身份认同的诉求;最后,新生代农民工通过消费,构建、巩固并维持自身塑造的市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年青力盛,思维活跃,更易接受城市文化,具有较强的家庭责任感,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未婚,具备朦胧的现代公民意识,成才动机较强,对农村生活的认同减弱,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增强,渴望获得城市身份的认同,努力融入城市生活.但这一群体在身份的转换中面临着三大思想问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道德观的迥异和法制观的缺失、身份认同的混乱和归属感的迷失.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问题,须采取三大对策: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引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道德观和法治观;营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从市民化要求出发考量,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地位认同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乐观的情况。必须认清制度、社会、文化、地位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认同的影响,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社会认同度。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内卷化是阻碍其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内卷化的出现,既有外在的制度、机制障碍,又有农民工自身资本障碍的内在因素。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建议健全体制机制,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建立农民工权利实现的支持机制,拓展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但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民工管理机制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各方面的因素,在他们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同困境。本文以合肥市为例,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的社会认同呈现出四大特征:中等水平的职业认同、模凌两可的地域认同、强烈向上的身份认同和固化的文化认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对策:一方面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增强自身融入城市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消除政策歧视,破除制度性壁垒。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治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由于制度、组织、经济以及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处于边缘化困境.因此,应通过发展经济,制度创新,加强立法,组织工会和提高素质等措施,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与平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继续教育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最强有力的工具.继续教育应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具体需求进行"精准供给",推行"学历+技能"职业教育模式,增强岗位胜任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经济水平;搭建社会交往平台,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增进文化认同和融合;消除心理障碍,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使新生代农民工从经济、社会、心理层面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的"主人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一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主体后,他们的公平意识、维权意识乃至政治民主意识都在提高,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和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权利,是全社会和政府面临的一项急迫任务.本文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政治参与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和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偏差等心理健康问题基础上,提出灵活多样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生代”农民工既无法回归农村政治生活又不能融入城市政治生活。成为事实上的“政治边缘人”。而 “新生代”农民工的这种“政治性贫困”主要源于目前的城乡二元体制。扫清“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二元户籍等制度性障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程度、拓宽“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技能,以其政治影响力积极影响政府(或单位)的决策,才能让“新生代”农民工共享均等化的城市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其城市融入梦想。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结构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却又不被真正接纳。剧烈的文化冲突使这一群体难以融入城市文化,同时对乡土文化和主流文化又有一定程度的疏离和怀疑。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应以变革城乡二元制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消费途径为切入点,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觉,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信,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重要力量,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期尤为重要。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主体、内容、方法、环境和载体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弱化。应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形式、与社会各组织的力量整合、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及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导等方面,探索新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物质、精神追求更为强烈,而生活圈的日益同质化与内倾化,使他们在身份认同、关系网络建构、未来发展等方面表现出差异化、内卷化倾向。本文通过对四城市调查数据的分析,从自我认同,人际认同,未来归属等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文章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的农民工进行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政治参与面临制度建设不完善、政治参与渠道受限和政治效能感偏低的制约,因而需要从加强制度供给,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完善组织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等方面入手,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体制和制度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不满情绪压抑在内心深处,形成怨恨。造成新生代农民工怨恨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分层理论看,新生代农民工属于社会下层;从社会身份理论看,新生代农民工属于"边缘人";从社会交往理论看,新生代农民工仍是初级交往为主;从受教育程度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怨恨感的压抑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危害:伤害农民工自我心灵,阻碍社会进步;引起农民工思想混乱,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降低政府公信力,削弱社会的整合能力和动员能力。在此提出化解农民工怨恨感的对策建议:提升农民工的社会政治地位,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摘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代农民工的四大特征:时代性、发展性、双重性和边缘性; 与传统农民工相比具有六个明显转变:大力提高农民工社会政治地位,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已成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存在教育队伍建设滞后、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与途径单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低等制约因素。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从职业认同、个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四个维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现状,从远程职业教育的角度讨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可行性及操作对策,为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