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今我国教育的一项重大变革。它的顺利实施与成功,离不开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学校充分挖掘校内资源,而且还要求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第34中学、风华中学初一课改学年有21个教学班,学生1300多人,家长遍布全市的各行各业,他们的行业知识,是学校教育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开展了“让家长走进课堂”系列活动。一是让家长走进课堂讲课,二是让家长走进课堂听课,三是让家长带领学生走上社会完成实践活动。2002年10月11日,第34中学中层以上的领导和部分学生欢聚在电教室,迎来了首批走进课堂的家长。到目前为止,已有42人次的家长走进课堂为学生上课。这项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受到了传统课堂上接受不到但却与已息息相关的教育。例如:交警用专业知识与案例讲的安全知识、医生讲的秋季卫生与营养、摄影技术、中  相似文献   

2.
信息集装箱     
信息集装箱迁安市万名家长进校园上学期,迁安市迁安镇第一初级中学成功地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千名家长进课堂活动”,该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数百名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校方表示,在成功组织了家长进课堂活动的基础上,新学期将进一步提高开放程度,让家长的活动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为了组织好这次活动,学校共开放语文、数学、英语等10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供家长们选择。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们重新走进久违的教室,与孩子们一起兴致勃勃地听课。课堂上,教师讲得认真,学生学得主动,家长听得投入,少的听两节…  相似文献   

3.
家长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学生家长走进课堂,有利于学生理解家长的想法,加强亲子沟通;有利于开拓师生的视野;有利于增进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教师要帮助家长作为助教进入课堂,建立家长教学资源库,设计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多种多样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的今天,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要深入改革,每期必开的家长会也该改革。让我们从学校的角度抛弃以往“家长会”冰冷的面纱,带着温情与人文关怀,与家长共同走进课改,将课改推向深入。本文拟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对于课堂教学情况,家长只能从孩子的口里、孩子的学习成绩及舆论上去了解一二,可谓“雾里看花”。去年笔者所在的学校为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沟通,打破闭门教学的传统,邀请学生家长走进校园,进入课堂听课、评课。对此,笔者认为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家长教育是根,家庭教育是干,学校教育是枝,社会教育是叶,孩子是果。只有根深、干粗、枝繁、叶茂,果才硕”,幼儿园与家长通力合作对幼儿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体验,才有体会。”为了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游戏生活情况,增进幼儿园、教师、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更好地达到家园共育目的,结合学园课题《巧用家长资源,探索幼儿生活体验课程的建构研究》,笔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长进课堂”活动,让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的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和兴趣特长,集中家长优秀资源,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孩子,让幼儿探索不同的生活体验,丰富生活经验,为孩子营造丰富多彩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豫剧走进音乐课堂出发,探讨分析豫剧走进音乐课堂的现状与对策。其内容包括豫剧与音乐课堂的相关理论内容;基于学校音乐课堂的实际情况;豫剧在学校音乐课堂教学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等。并且将结合对学生及家长的态度调查采访,对从豫剧走进音乐课堂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要求,让家长了解和参与学校教育。今年秋季以来山东胶南市在全市350多所中小学开展了“家长看素质教育开放日”活动。9月10日,是该市第一个集中开放日。在这次活动中,共有3万多名学生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了素质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成果。了解了学校的办学思路、教育教学水平、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学生个性培养和特长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学校管理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胶南市开展“家长看素质教育开放日”活动@…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南山区今年推出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方案,该区南油小学抓住这一契机,特邀区教研室专家前来学校,为全校的老师和各班家长委员会委员做了“新课标下的南山区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解读”的专题讲座,让老师们对新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也让家长委员会的委员们对新课堂的评价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一个新的认识标尺。于是,就有了家长、专家、师生共同进课堂,对新课堂重建进行一次特殊的“考核”。在短短的一个上午,全校24个教学班共96节课向家长们开放并接受“考核”。  相似文献   

10.
我校有41个教学班,从2月中旬开始,每天每个班有2位家长到班里听课一上午,即每天有82位家长走进我们的课堂,时间持续约6周,共有2300多位家长听课并对学校的课堂教学和日常教学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评价。该项活动在3月份已经结束,统计汇总如下:家长参与评价5602人次,其中满意的5496人次,基本满意的76人次,不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许多学校都在搞家长进校园、进课堂,这已算不上先进理念,但能把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真正固定下来,能更深层次地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则不多. 我校成立家委会之初,也遇到许多反对意见.一些老师认为让家长过多干涉学校“内政”,会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让这个理念入心入脑呢?校长经过与老师深层次的探讨,研究出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打造快乐、高效的成功课堂,是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我们在学习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了自己的“二一一”自主学习模式。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有些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有些教师的课堂却比传统课堂更糟,究其原因在于:课堂检测与反馈没有落到实处。由此可见,达标检测是目标导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如何做到“轻负担,高质量”,从而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多年前,徐汇区教育局就提出“聚焦课改,决战课堂”的口号。作为教师,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教师如果不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注定是低效的、  相似文献   

14.
“展示新课堂,携手新课改”是我们这次“家长开放日”的主题。为了让家长走进课堂,走近教师,零距离接触新课程。我用《小小竹排画中游》这篇课文为载体,试图通过它来诠释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走向,让家长直面新语文课堂,体会新课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投入巨大资金。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到一个优质的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影响要胜过好学校。到底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还是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下文是多位人士从多个角度围绕“好家长与好学校的话题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需要合力,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课堂教学同样需要家长的配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家长人室",充分利用和发挥家长的四种角色作用,让家长走进教室,融入课堂,成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四大模块教学的有效资源。一、家长是良好道德的示范者思想品德课是德育主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的艰巨任务。一直以来,学  相似文献   

17.
一到广汉市双泉乡石门村小的“课堂开放日”,不管忙闲,家长们都会早早来到学校,同自己的孩子一起听课。很多家长说,‘“课堂开放日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一日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力、学方向。同时,也便于家长与家长,家#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石门村小建立“课堂开放日”制度已有多年,自实施该制度以来,家长的教育意识、法制意识普遍提高,学校人学率、巩固率连年均保持在100%。对于村小收费这一令很多村小教师头痛的难题在石村小也是一件易事,家长节衣缩食也愿把孩子的书杂费攒着,拖…  相似文献   

18.
沈璐 《考试周刊》2024,(13):1-5
家校有效协同是育人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其育人场景不应局限于信息的沟通,而在于课堂的深度参与。文章立足于家长资源的拓展,让家长以教学助手的身份走进课堂,建构家长助教机制,通过招募家长助教“同盟军”,打造家长助教“育人场”,复盘家长助教“成长营”,打造积极有序、充满活力的阳光课堂,进一步丰富课程的资源,拓展课堂的张力,释放教学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薄弱学校教育存在各种弊端,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校找到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特点的发展之路,从而让当地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呢?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在走入自己、走近教师、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走向发展“五走”方式下寻求质量的突破、寻求新课改模式走进学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学校实施了诸如“家长听课日”、“家长听课周”等制度。这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开门授课”的教学方式,起到了沟通家长与学校联系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这里所谓的“开门授课”,是专指课堂教学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而言,具体含义可表述为:在学校正常的授课过程中,允许和接受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到课堂听课、看课,即课堂之门向社会开放。它是以课务公开为核心,吸纳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群众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因此,它既不同于我国“文革”期间的“开门办学”,也不同于西方“进步主义教育”主张的那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