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稿档案是出版社的历史财富。一份完整的书稿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书稿出版合同书、作者简历表、书稿列选单、书稿外审材料、出版社审读报告、编辑加工报告、出版社复审终审报告、校对记录、编辑与作者来往信件、出版社支付作者稿酬的计算单和通知单等。书稿档案中的每一内容,都直接源于出版,是出版社出版一本书的方方面面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出版社历史的宝贵材料,是印证出版的各类著作的可靠依据。书稿档案与其它档案一样,它的服务性、公益性不可能直接体现于档案部门本身,而是包含在广大档案利用者的获益当中。一、书稿档案是出…  相似文献   

2.
张菁  唐柳艳 《出版视野》2010,(3):25-25,24
书稿档案是图书编辑出版过程的历史记录,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出版社书稿档案是出版社档案管理中的一类别,也是出版社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稿档案工作是对图书出版过程中的各种原始材料如:选题、组稿、出版情况记录和书稿的有关合同、各种文件、协议书、原稿、编校加工记录等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及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加强出版社书稿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编辑工作档案]是新辟的子栏目,开辟这个子栏目的目的是:通过公布优秀图书的编辑工作档案(包括"选题策划建议书"书稿审读报告书"编辑与作者往来的信件"等),为编辑理论研究提供有用的资料,为编辑工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刘少奇说过,编辑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的创造性,表现在书稿产生过程中,表现在从选题策划到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中,它对选题的优化、对书稿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编辑工作档案,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历史纪录,因而是出版工作的一部分精神财富,对这部分精神财富进行整理、研究,对于编辑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我们衷心地希望全国各个出版社的领导,向我们推荐优秀图书的编辑工作档案。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从明确二审职责和利于指导编辑审稿的角度而言,二审应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审读书稿。 一、规范化要求   1.审查发稿材料是否齐全。收到要求二审的书稿后,先要从头至尾检查一遍,看看发稿材料是否齐全。发稿时要求附送或核实的材料,各出版社不一定要求一致,但基本上应包括: (1)选题列选计划; (2)图书出版合同; (3)新书征订单; (4)封面设计通知单; (5)文字稿; (6)图稿; (7)审稿单; (8)审稿加工小结; (9)发稿通知单。这些材料必须齐全,填写规范、准确。如果材料不全,室主任又无法从自己掌握的材料中作出判断 (如是否…  相似文献   

5.
书稿档案是编辑出版工作中形成的历史文献,是出版社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出版社的宝贵财富。书稿档案贯穿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到编辑加工、发稿、出版全过程,开发和利用好书稿档案有利于出版社更好地可持续发展。1·明确书稿档案保存目的保存档案的根本目的是便于使用。因此,要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书稿档案?《出版社书稿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一章第二条是这样表述的:“书稿档案是图书编辑出版过程的历史记录,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图书出版是个系统工程,要经过选题的确定、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印制成书等一系列生产程序。书稿档案就是指图书出版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出版事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书稿档案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它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因此,重视并认真做好书稿档案工作,是每个编辑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图书出版究其本质是大众传播,编辑过程其实就是一系列的信息传播过程,其典型的模式是:编辑从作者提供的书稿中接受其信息(当然也可以是编辑从社会文化信息中受到启发,策划出各类选题,请作者撰写)进行鉴别、修正,加工成图书;然后,通过书店、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平台向广大读者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8.
选题对图书而言,就是准备出版书籍的题目。其内容包括和涉及许多方面:选题名称、书的性质、主要内容、读者对象、拟选作者、出书要求和出书时间等。只有包括以上这些内容,选题才是完整的。否则,缺少任何一项,选题就不完整。组稿指选题确定后,物色合适的著(译)者撰写(翻译)书稿。遴选合适的著(译)者是保证书稿质量的决定性的环节。从著作权法的角度来看,编辑工作既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也受到著作权法的限制,人们称之为编辑工作的法律规范。也就是说,用著作权法来规范编辑工作。理所当然,选题、组稿工作也应受著作权法的规范…  相似文献   

9.
发稿不能仅视为例行的手续,它是协助责编进行质量把关的过程。第一,要检查原稿及其他各类材料是否齐全,如图书在版编目表、选题申请登记表、出版合同、编辑审查意见表、三审意见及记录、版式说明书、发稿单、征订单、装帧设计单、生产流程卡等,检查所有材料的填写是否正确、齐全。第二,抽查三审意见是否已处理,书稿是否符合“齐、清、定”  相似文献   

10.
决定出版物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因素当然是原稿本身的质量,但审稿这一工序也是其中之一。目前一般出版单位采用初审、复审、终审三审制。在整个编辑工作过程中,不但对已经决定采用、经过编辑加工要发排付印的稿件进行三审,而且对选题、约稿、来稿甚至付型样,都实行三审。因此,一种出版物从选题到出版,要过3~4次这样的三审,尽管有的出版单位并不为此拘泥。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指对采用的书稿,从编辑加工直到发排付印这一工序的三审制。三审制不是由一个人对一种书稿审三  相似文献   

11.
试论选题策划的必要性与限制性郑一奇北京近年来,在编辑工作改革中,出现了强化选题策划的新事物,一些出版社加大了选题策划的力度,有的设立了专职的策划编辑,设置了策划室。对此,编辑同行提出了不同意见:有的认为书稿是作者写的,编辑只不过是负责审读、加工书稿,...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三审认定具有出版价值、基本符合出版要求的书稿,可以进入出版流程的第二个环节——编辑加工。书稿的编辑加工任务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即本书的责任编辑承担。责任编辑拿到书稿后,不要急于开始通读,应该先检查书稿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13.
所谓审编合一,是未经三级审稿决定书稿是否采用就进行编辑加工,把加工整理环节中对书稿的审读作为审稿环节中决定书稿是否采用的审读;把加工整理过程中处理书稿的记录作为审稿后对书稿全面评价的意见,并以此作为书稿是否采用的依据。当前,在一些出版社,三级审稿制没有很好地执行,不少编辑人员为追求速度、追逐利润而搞“审编合一”,这是导致图书质量严重滑坡的重要原因。一、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不能混淆的两个重要环节按编辑学理论,审稿和编辑加工是两个独立的工作环节,两者是不可混淆的。从任务看,审稿的任务是从出版专业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王卫 《编辑之友》1997,(6):44-45
图书出版工作通常包括选题设计与论证、组稿、编辑加工、校对、印制与发行这几个方面。就选题论证、组稿这两个方面来说,大致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选题为推荐的或自投的已成书稿或即将完成的书稿。这种情况下选题设计已没有必要,选题论证也只是讨论这个已成形的书稿的价值,组稿工作就大大简化了;二是选题由编辑依据图书市场情况设计与策划。这种情况下,选题论证和组稿工作就变得复杂而且重要。尤其是组稿工作,它是根据选题设计的“蓝图”,在一张自纸上构造图书“建筑”,图书出版之成败多系于此。  相似文献   

15.
江中柱 《中国出版》2012,(15):55-56
编辑的理解障碍,就是指编辑以个人或群体为中心而形成的偏见。编辑的角色作用,不单纯是编辑书稿,而是贯穿于图书的整个出版过程,因而编辑的理解障碍,存在于策划选题、物色作者、加工书稿、宣传与销售图书等一系列过程中。每个编辑或编辑群体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角,对市场的观察和描述、对选题的策划与运作、对书稿的判断与加工,多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即便是能容纳不同的意见,也是以己为主式的吸收。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自我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编辑的行为受到对各种信息理解的限制,因而编辑的理解障碍也就制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项工作,总是由基础与结构等几大部件所组成,犹如建筑工程分为基础设施,外结构和内装饰。我想编辑工作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它也有确定选题、组稿,审读、编辑加工等几个步骤。我把选题、组稿作为编辑工作的基础,编辑加工就好似内装饰。比喻未必恰当,但确定选题和组稿的工作是一部书稿质量的基本前提,是毫无疑问的。假如一部书稿的选题、组稿工作基础不好,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编辑也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不否认有些较差的书稿经过编辑的加工可以达到出版水平,但这仅是“内装饰”而已,  相似文献   

17.
长篇小说和其他门类书稿一样,在编辑过程中有许多工作环节,如制定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等。这些工作环节都很重要,在哪一个环节上,稍有疏忽,都会发生差错,影响出版物的质量。但是,长篇小说的组稿和审稿是整个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能否编辑、出版优秀长篇小说最关键的环节。其他门类书稿(如知识性、理论性  相似文献   

18.
观点摘要     
胡国臣: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编辑管理体制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胡国臣在“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上说:传统的编辑工作模式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编辑同时进行选题策划和书稿加工,由于发稿出书任务重,编辑2/3的精力放在了书稿的审稿和加工上,选题策划的力度远远不够,被动选题占了较高比例,造成选题整体质量不高。许多国外大的出版公司内部的编辑人员基本上都是策划编辑,而审稿工作基本上由公司外部人员完成。而国内出版社大多还是以传统的工作模式为主,编辑既做选题策划,又做书稿加工,虽然有一些出版社实行了策划编辑制,但…  相似文献   

19.
《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对于书稿档案,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指出:“出版社编辑部门要建立和健全书稿档案制度。每一书稿都应有完整的档案,其中包括从组稿起直到出版时止的全部有关文件,以及重要的读者反映和评论、检查质量记录、修订样本等完整的原始资料。图书的图版、纸型,应有专人妥为保管。”  相似文献   

20.
编辑定位似乎是一个关乎编辑个人发展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直接影响出版社事业兴衰成败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编辑定位问题进行思考、探讨。 传统编辑的工作是从事组织、审读、加工整理书稿;而现代编辑的工作更加注重选题策划和组稿,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跑市场、抓选题,改变了过去埋首案头的习惯。责任编辑制集组稿和文字加工于一人身上,有一定的缺点,如可能因急于加工发稿而延误组稿时机,也可能因加强选题策划、组稿工作而忽视或削弱了书稿的审读加工。另外,选题策划、组稿和审读加工虽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