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型期中国传媒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以报业改革为案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劲 《现代传播》2005,45(1):93-96
本文借鉴有关制度变迁的经济理论,将改革开放以来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传媒制度变迁梳理为四个阶段政府主导、以经营分配环节为突破口的"财政成本拉动型"的企业化阶段;由下而上、以新闻采编环节为突破口的"经济效益推动型"的市场化阶段;创新集团推动、以产业组织环节为突破口的"行政力量控制型"的产业化阶段;上下合谋、以培育市场主体为突破口的"政治与资本合作型"的资本化阶段.通过对四个阶段的考察分析,作者总结出我国传媒制度的改革是宪政框架内的"供给主导型"渐进式改革,具有诱致性变革和强制性变革相结合、依照成本高低进行连续边际调整等特色.本文总结的我国传媒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方向,对于今后传媒制度改革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尽管现有媒介框架研究文献描述了多种抗争框架,但它们尚未有效地呈现中国抗争框架的整体图景,这种不足部分地源于单案例和描述分析的研究路径。本文采取类型学的思路,试图从话语符号、表征框架和文化资源三个层面构建一个理解框架现象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40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拆迁抗争案例进行多案例归纳,提出"传统底层道义型框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框架"和"现代法理型框架"三大抗争文化框架。分析结果揭示了当前中国抗争框架的三个基本特征:三大文化框架并存、现代法理型框架相对弱势、多种框架共用。中国的抗争文化框架既呈现出历史延续性,也呈现出新的变化,最突出的是"公民权"和"推动法制进步"等表征框架的运用,这部分取决于抗争群体和抗争的媒体/政治环境的变化。多框架共用现象表明,中国的抗争者倾向于工具性地运用框架化策略以便有效地引起公众和国家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地方各级人大已经闭幕,新一届全国人大正在召开。 中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经济、社会问题横亘在通往自由与繁荣社会的道路上,解决这些问题,人大责任重大。 近几年来,民众、舆论议论最多的是民生问题,政府为此也采取了不少财政措施。不过,有学者指出,民生问题的症结是市场运行的规则体系存在缺陷,或者政府的财政框架存在问题,而这些都与民主制度不健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抗日战争的硝烟烽火和腥风血雨中建立并成长起来的冀南银行,后来被人誉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摇篮"。回顾冀南银行成长的历史,在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领导以及广大军民的支持下,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极不平凡的历史。创办冀南财政经济学校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范松楠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访学期间就环境传播议题专访了该校传播学者赵月枝。赵月枝教授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宏观框架出发,不仅指出这一框架会为环境传播这一国内新兴传播学分支领域注入新鲜持久的活力,还将中国的环境传播实践置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加以考察,提出"只有生态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世界"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2013年以来《大河报》、《兰州晚报》和《云南信息报》对"抗战老兵"报道中呈现出来的框架,探讨媒体建构的框架对历史记忆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及其彰显出的政治意涵。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对"抗战老兵"的报道共包含"老兵生活困顿"、"关爱抗战老兵"、"重聚、重访与追忆"和"授勋"这四个框架。总体来说,报道以正面积极的取向为主;采用个人化的叙述框架填充历史记忆;并以"曲线"表达的方式对抗战历史进行再书写。  相似文献   

7.
商部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管理工商事务的中央机构,是1903年清政府面对列强瓜分、财政疲乏,妄图以发展商务解决财政困难,挽危栏于不倒的新举措.商部的设立成为清末官制改革的先声,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开始步入近代化,也显现了政府"统一商权"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1])三司使这一官职群体在北宋的三百多年发展历程中,从兴起到废止,在北宋朝的财政制度改革中均扮演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从其角色演变,可探析并总结出其对当今我国的财政体制运行给予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财政通史》(以下简称《通史》)正式出版问世了.这部通史不仅填补了我国财政科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而且对于广大财政研究人员、财政工作者了解历史、总结经验,掌握财政发展规律,深化财政改革,也是很有帮助的.作为这本书的主编,我感到非常高兴,借此机会读三点感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历史书写的黄金时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书写也进入了一个勃兴时期,产生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从价值取向看,这些研究采用进化论作为预设进行书写.进化论的新闻历史书写,不仅受到当时社会语境的影响,同时也为学术共同体的历史想象所宰制.它不仅锚定了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的历史想象,同时也规范了新闻历史的叙述框架和书写方式.新的价值取向、叙述框架和书写方式反过来又形塑了中国近代新闻史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古代新闻检查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作了整理和归纳。宋代"定本制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闻检查走向制度化。此后,该制度在元朝曾一度中断,直到明、清两朝才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新闻检查制度对加强封建中央集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田牛 《兰台世界》2016,(10):121-122
清末新政是中国财政制度近代化的开端,以往研究多关注财政体制变革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对财政制度本身的变革成果关注相对较少。预算作为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近代化的标志性变革之一。在清末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预算是立宪的前提与要素。因此,对清末预算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对新政时期财政制度的变革和宪政改革具有一定的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出版资讯     
由财政部前部长项怀诚主编的《中国财政通史》(全书约500万字,分12卷出版,包括:财政起源、夏商周、春秋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明代、清代、民国、现代、大事记。)目前,社会上除了大学教材和简编本外,尚无一部详细的中国财政史出版。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编写一部深入阐述财政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财政通史,总结前人理财的经验,是财经和历史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中国财政发展史中蕴藏着深刻的教训和宝贵的经验。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中国财政史,研究其中相关制度、政策、思想的发展与演变,有利于我们今天伟大时代的财政工作、财政改革与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发展看,财政与国家的形成、发展具有时间上的同一性。而中国财政思想的出现则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的公元前21世纪。研究几千年来中国财政思想的起源和演变,从中把握一般规律性的知识,对于我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一套更为科学、高效的财政体制,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谈敏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财政思想史教程》,是根据胡寄窗、谈敏著《中国财政思想史》改编而成,全面涵盖了中国古近代财政思想范畴,全书分为4编19章,分别按先秦财政思想、…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唐河县财政局紧紧围绕财政各项改革,下大力气,从财政信息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及财政信息宣传保障措施着手,探索出了一条抓好新闻信息宣传工作的新路子。抓好制度建设,促进财政宣传工作进一步规范化。该局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财政信息调研工作的意见》。今年以来,局办公室已  相似文献   

16.
朱江丽 《新闻大学》2022,(1):105-118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为媒体融合研究提供了一个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以某省级广电集团为例,探索2014-2019年国家媒体融合战略通过"国家-集团-员工"三层行动者网络逐层转译的战略执行过程以及多重制度逻辑的内在作用,提出中国媒体融合行动者网络的"散射效应".在"散射效应"下,行动者网络随着多重制度逻辑的进入而扩大行动的多...  相似文献   

17.
张炜  陈亮 《图书馆杂志》2011,(12):106-108
《中国新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十六卷教育文集中的第八卷。作者通过历史考察、理论探讨、行动方案及经典案例介绍等,构建了新教育框架体系,展示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及丰硕的实验成果,体现了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清醒认识,可谓是全面而系统的"新教育指南"。  相似文献   

18.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历史上她有许多创举。"武举"制度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举措。本文通过对武则天设立武举制度的这一举措的分析,阐述武举制度对武术运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普洱市档案局首次开展的口述历史征集工作录制结束,征集口述历史视频时间约四十分钟。此次征集的口述历史内容为:澜沧芒景布朗族亚歪肯民歌艺人口述"迎客颂";澜沧古茶公司总经理口述过渡型古茶历史;澜沧芒景布朗族亚  相似文献   

20.
田龙过 《传媒》2018,(12):91-93
"一带一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是寻求共识的过程.基于国际关系共识,挖掘丝路历史记忆,在多元差异的价值体系中求同存异,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基础,也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核心内容;依托"母题"和"原型"等世界性的话语形态、文化元素和叙事框架,搭建起价值传播的"共识"之基,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策略.有了这两个共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价值目标、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才能得到有机统一,才能伴随着"倡议"的落实实现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