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预测模型与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应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作为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指标;根据非线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展预测的Logistic模型以及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预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及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展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我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数据检验了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 配公平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高等教育规模越大,收入分配越趋于公平。  相似文献   

3.
胡耀宗 《教育科学》2012,28(1):62-65
世纪之交的最近十余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校管理新体制基本确立,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展,其中地方高等教育承担了规模扩展的主要部分,但也带来了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的持续恶化,省域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差异不断加大,这些表现与全球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后出现的财政危机具有相同的趋势。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财政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教育公平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国外高等教育扩展的两种模式及其对大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高等教育扩展的两种模式及其对大学的影响张云鹰,唐安国二战以来,世界(尤其西方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总体处于扩展状态:规模扩大,人学率逐渐增加。在总体趋势中各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不同的扩展模式,经历的时期亦长短不一。我国高等教育在“九五”期间规模上将会...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应用我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数据检验了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高等教育规模越大,收入分配就越趋于公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近些年的扩展呈现出三方面的显著特征,教育经济的发展规律是其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未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需关注适度规模的确定、规模扩展的形式及不同规模类型院校的发展,建立旅游专业标准并开展专业评估.  相似文献   

7.
发展高等教育包括规模扩展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本文仅就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及其形式选择谈一点个人看法,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一、现阶段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党中央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到1996年我国普通高校已有1032所,在校生302万人;成人高校1138所,在校学生122万人。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各方面的高级人才,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1 978-201 1年全国层面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实证估计并检验经济转型时期,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产业、劳动力市场、城市化水平及政策等因素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发现,工资水平与失业率是继人口、产业结构与恩格尔系数后,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失业率的边际效应显著为正,平均工资水平的边际影响为负且绝对值大于失业率。城市化率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且十分稳健。在逐步纳入毛入学率的影响因素后,我们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规模扩展的边际效应的绝对值不断减小且不再显著。据此,我们认为通过市场途径实现合理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长期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校扩招备受关注 ,其规模扩展将遇“两峰两谷”,而投入与就业是制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两大“瓶颈”。本文就高校扩招形势进行分析、思考 ,旨在探究高教规模扩展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扩大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西北地区民族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瓶颈因素,并结合西北地区民族高等教育的实际,提出了扩大西北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有效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理想状态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结合的有效竞争,但是由于存在着绝对成本壁垒、政策法律壁垒以及产品差别化壁垒,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呈现出二元化的市场结构,即主要高等教育市场特有的行政性垄断与次要高等教育市场中民办高校之间过度竞争并存。高等教育市场有效竞争的标准动态地收敛于一个均衡区,当前主要有赖于民办高校的规模经济策略与政府对高等教育市场的有效规制以及两个市场之间的沟通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与其它地市高校的比较表明,襄樊相对滞后的高等教育与其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相适应。襄樊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注意大力培育名校,迅速调整高等教育布局。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VAR模型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是居民收入的原因,但高等教育发展和居民收入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而反向的因果关系不存在;经济增长是影响居民收入变化的原因,但居民收入却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高等教育发展与居民收入互为非Granger原因。为此,政府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1945年韩国光复之后,韩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私立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形成具有韩国特色的私立高等教育体系。韩国私立高等教育享有国、公立大学一样的法律地位,成为韩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私立高等教育不仅规模大,而且其质量可与国、公立大学媲美。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面向地方经济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专业结构;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提供科学技术资源,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现状和潜力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无论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还是从成年人口的预期平均受教育程度来看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实际值与模拟值相比较 ,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根据 1 993至 1 998年的高校招生数据 ,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潜在规模 ,发现普通高等教育的实际规模水平与潜在规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适应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本文以宁波为例,封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作了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封其它区域高教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招生数和毕业生数这三个绝对指标方面,中国均远远高于美国;毛入学率和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两个相对指标方面,中国与美国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由于这两个相对指标的局限性和计算错误,导致了对两国间高等教育学生相对规模差距的高估。因此,在进行中外高等教育学生规模比较时,对毛入学率和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要合理使用和客观判断。  相似文献   

19.
谭诤  刘洋  涂鹏 《江苏高教》2021,(1):57-63
回溯近20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历程,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整体而言,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方式以2008年为分界点,呈现出明显的外延式跨越发展转向内涵式稳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普通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发展看,2006年是分界点,之前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重心是专科层次,之后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逐渐成为规模增长的重心。从高等教育弹性系数看,2006年是分界点,整个普通高等教育弹性系数及各层次教育弹性系数均大于1,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之后则相反;比较而言,专科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和敏感性要强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过渡阶段,可适度提高专科和研究生层次规模增长比例。  相似文献   

20.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in higher education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ticularly as fees introduce a more consumerist ethic amongst students. This paper aims to test and compare the relative efficacy of three measuring instruments of service quality (namely HEdPERF, SERVPERF and the moderating scale of HEdPERF‐SERVPERF) within a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 The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which instrument had the superior measuring capability in terms of unidimensionality,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explained variance. Tests were conducted utilizing a sample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and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HEdPERF scale resulted in more reliable estimations, greater criterion and construct validity, greater explained variance, and consequently was a better fit than the other two instruments. Consequently, a modified five‐factor structure of HEdPERF is put forward as the more superior scale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