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作了研究,研究结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改革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有偏差;忽视了一线体育教师在改革中的发言权;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制定不明确,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与新课程理念不匹配等问题。并对课程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泸州医学院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中,围绕"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的指导思想,对我院体育教学课程结构进行了大胆改革,对课程设置、内容结构等加以调整,并通过教学实验研究表明:新课程结构下的体育教学成效显著,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能切实保障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彭嘉琦 《体育博览》2011,(7X):131-131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对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了许多突出问题,如决策层缺乏改革创新意识,新课程教学理念缺乏现实性,"终身体育"理念并未实质性地落实到高校体育课程中等。  相似文献   

4.
借用"黑箱"方法的分析思路,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制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源发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来看,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收效甚微。制约体育新课程改革取得预期效果的"源发性"问题有三:一是教育本身的制度性障碍;二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不周密;三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检验性差。对课程改革的制度性障碍,单靠体育本身的力量很难克服。因此,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未来道路上,应当着力于课程方案的完善,特别是对课程的理论支持系统和课程的目标体系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操作困难;教学模式忽略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评价不科学。新课程标准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应鼓励教师参与课程理论研究与教学创新;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完善大学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以现代课程论思维观和方法论为依据,结合现实,对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认为体育新课程改革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不适用于我国教学实际;集权制课程管理体制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课程思维惯性不能及时适应三级管理体制;理想化的课程权力分享造成现实中课程主体在行使权利中的"无能"和"滥用";相对滞后的体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体系无法满足新课改对师资队伍的较高要求.提出了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对立现象,寻求借鉴、继承、发展的平衡点以及建立课程实施的监控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艺术类体育课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并研究艺术类体育课程,构建艺术类体育课程理论是对体育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撑和丰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体育艺术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契机.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艺术类体育课程在发达国家虽名称不同,但目标相同.所以,在我国课改背景下对此类课程的深化研究是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8.
阐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概念,其包括体育课程的总目标、体育课程学习领域目标、体育课程的水平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概述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体育课程目标的纵向层次;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确定了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对象:以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了辽宁省15所高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与分析1.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1)课程目标的更新变化新课程目标实现了由“增强体质”向“增进健康”的转变,实现了由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这意味着体育课程将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目的。课程目标即规定了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同时也为高校体育教师的课程建设与开…  相似文献   

10.
张祝平 《精武》2012,(11):57-58
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高校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直接影响新体育课程具体实施与课程改革的进展。高校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再造和课程评价的源泉、前提和保证。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认识、参与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贯彻和落实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精神,推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成功,本文通过上网查询,收集文献资料对课程意识、教师的课程意识的概念及内涵,培养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的作用和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认识和了解,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新的课程改革中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的课程参与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课程控制实施意识、课程综合评价意识等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当引起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途径,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彤 《体育科学研究》2009,13(4):98-100
以山西省5所普通高校(忻州师范、晋中学院、太原师范、运城学院、山西师大)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课程设置现状、培养目标的分析、实践教学分析、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和科研活动分析、师生对教学计划的认同度、师生对课程改革的态度等6个方面对5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规定存在差距,总学时偏少;课程设置重复现象严重,缺少创新型课程;学生科研能力较差,教学实习时间短;课时比例设置缺乏依据。建议:调整基础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突出教育特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在《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珂琦 《体育学刊》2004,11(1):99-101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为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估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研究与编写应反映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教科书编写的具体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13.
制定与当前大学体育目标任务相配套的体育考核评分方法是高校体育改革中必须完成的一个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现行大学体育考核评分方法进行分析。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在总结、借鉴已有有关体育考核方法的基础上,构建起符合新时期教育理念要求的考核评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归纳总结科学人文主义在体育课程中表现的基础上,对我国体育课程进行科学人文主义审思。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或信奉科学主义或推崇人本主义,使体育课程产生偏颇,给体育课程建设带来损失。提出:在体育课程中寻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与融合,整体推行科学人文主义,是深化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的理念早已提出。武术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武术项目本身具备的天然的安全教育属性,多样的防身自卫方法,丰富的基本功动作练习都能与安全技能所需要的能力很好的融合。武术课程融入安全教育,对进一步深化武术课程改革,探索武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概述微课程来源及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微课程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并以篮球项目为例,探讨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是高等院校获得发展的必然途径。为进一步适应社会的需求,沈阳体育学院于2004年开展了"以教学大纲的修订为切入点"的课程改革工作。本文从沈阳体育学院教学工作及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004年课程改革的目标和2004年课程改革的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以期为沈阳体育学院2004年的课程改革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立有体育院校特色的教育学教学体系是当前体育院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体育院校教育学教材选编、教学改革新思路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11版新修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体育教师的主要培养单位,体育院校更应与时俱进,建立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立足于新课标的要求,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考评体系等方面对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新课标下,应改革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的体育评价转变。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必需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改革高职院校体育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体育课程设置贯彻"以应用为目的,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服务专业的教学思想,使之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