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考察和总结西方国家实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融合中国古代“大同”和“民本”思想,孙中山提出并全面阐述了包括“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内容的民生主义学说。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实质是在近代中国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和国家向社会的回归,这给了当代国人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从1911年到1924年1月,孙中山全面阐述和系统发展了他的民生主义学说,使其达到旧民生主义的最高点,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吸收,孕育着新民生主义的因素。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苏晓真 《考试周刊》2012,(73):30-31
孙中山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验及西方文化吸收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均富”理念,提出了以“均富”为重要内涵的民生主义学说。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要是围绕土地和资本这两个问题来全面阐述及分析研究的,它能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他创立的民生主义是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本文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置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大背景下 ,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 ,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进行探索和研究 ,以追溯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和发展特点及其产生的主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们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看作是“空想的”和“反动的”,这是不切实际的。民生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学说,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应当说,孙中山所构想的民生主义有其历史进步性,且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一定的思想联系。两者之间不仅有明显的相异点,而且有明显的相同点。首先,看社会经济基础或社会经济制度。孙中山所构想的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结构,一方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是他独创的三民主义学说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因而它也特别吸引研究者的寻味探讨。最近出版的韦杰廷著《孙中山民生主义新探》一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对民生主义思想作了详细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翻阅此书,引发了我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索,现结合对韦著的评论,把几点想法写出来,向该书作者和学者们讨教。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看作是“空想的”和“反动的”,这是不切实际的。民生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学说,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应当说,孙中山所构想的民生主义有其历史进步性,且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一定的思想联系。两者之间不仅有明显的相异点,而且有明显的相同点。首先,看社会经济基础或社会经济制度。孙中山所构想的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结构,一方面和欧美式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区别,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区别。孙中山所构想的民生主义经济制度实际上包括了多种经济成分:一是国有国营经济。这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构建了内容丰富的民生主义思想体系,他的民生主义的精华部分,为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所发展.孙中山民生主义内容丰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兴办实业、发展教育、开放门户以及民生社会主义等民生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学说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从其思想来因和理论源泉作一番比较研究,无疑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民生主义除受亚当.斯密和亨利、乔治等人的社会经济学说以及俄国社会主义的影响外,儒家大同思想也是不可忽视的来源之一。孙中山以民本思想为本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继承和创新了儒学的“经世致用”精神,注重社会物质和道德教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继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之后提出来的“社会革命”纲领。它是三民主义学说体系中鲜明显示其所属阶级特性和所处时代特征的组成部分。民生主义在旧新民主革命历史阶段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土地和资本两问题为其核心内容。民生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社会革命纲领和战斗旗帜,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前进的趋向,代表了中国广大民众摆脱贫穷落后与建设富强国家的意愿,不愧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和影响的经济革命纲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不仅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建设中起过巨大进步作用,而且还对我们今天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缺乏生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视语文学习为一件苦差事。要改变这种不良状态,提高课堂效率,可采取以下策略:情感共振,让课堂“活”起来;互动交流,让课堂“动”起来;幽默诙谐,让课堂“笑”起来;和谐融洽,让课堂“亲”起来;活动体验,让课堂“富”起来。  相似文献   

12.
汉语音节是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读音就是 1个汉语音节。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 3部分构成。普通话音节是汉语普通话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规范读音就是 1个普通话音节。它由 2 1个声母、39个韵母和 4类声调组合构成  相似文献   

13.
甘智钢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4):52-54,82
鲁迅短篇小说文体观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对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体的规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二、给现代中国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现代小说的"先锋性"与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三、弘扬了中国文化中的精华,使中国古典传统在现代得到了创造性的转换,现代中国小说因此也找到了扎根民族文化土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西方的钢琴艺术传入中国近百年来,历经几代作曲家的辛勤努力,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将西方钢琴音乐的优秀遗产同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相结合,从中国民族性的音韵中提炼出精华,从传统中演化出中国音乐的新语言,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超越传统音乐范畴的优秀中国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5.
着重就学者们对我国高等科学教育发展的规模是否适度、我国高等科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高等科学教育如何发展的研究进行梳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这一问题需要深入探讨的四个方面,以期对我国高等科学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从而探索我国高等科学教育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它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外国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自己的梦。这使得中国梦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路径,作为推动梦想实现的内生动力;中国梦的独特意涵在于将国家民族的宏伟梦想和个人的具体梦想有机的融合;中国梦以"梦"这个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心领神会的独特话语来诠释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中华和谐人文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主题。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灵魂。它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三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从生命伦理角度看,中华和谐人文精神要求关爱生命,突出生命伦理的基础性;勇于担当,提升生命伦理的根本性;家国一体,注重生命伦理的社会性;天人合一,实现生命伦理的全面性;博采众长,增强生命伦理的融合性;与时俱进,实现生命伦理的创新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人文精神和生命伦理建设,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汉言语风格与汉文化都是汉人心智活动的成果,它们相生相长,互融互动,关系密切。汉言语风格是汉言语交际的产物。其成因有制导因素和物质因素。前者是指言语交际参与者、表现对象、交际语境和语体,这是对风格生成起决定和制约作用的因素;后者是指风格手段,这是风格得以生成的物质基础。二者的核心机制是汉文化。  相似文献   

19.
综合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平面对双宾语句进行定义,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英语里的双宾语动词进行重新分类描写;同时进行汉语内部的历时比较,汉语和英语的共时对比,发现:古汉语中表“为动”服务义的双宾语句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消失;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表“获取”义的双宾语句在英语中基本没有;而表“制作”服务义的双宾语句在英语中却很常见。  相似文献   

20.
"汉字难"是汉语国际教育的瓶颈。不解决汉字难,汉语国际教育难免会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不符合汉语国际传播的宗旨。文章尝试更换视角,寻找解决方法。文章首先探讨"汉字为什么难学",指出其原因涉及汉字自身特点和主观因素。文章就主观因素的原因,提出:教学目标定位不当,教学盲区不少,教学方法内外无别,文字理论还不够完备。要改进汉字教学,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提出海外汉字教学应该突出"听说读",淡化"写"。减少写字量,增加识字量,尽早形成汉语书面阅读能力。文章建议汉字教学实施"两步走"新模式,设置"汉字预备课程"。最后介绍新型教材《汉字ABC》。这个教材凝聚着对改革汉字教学的一系列想法,核心理念是"汉字教学必须从外国学生的特点出发"。教材的创新之处有:汉字教学新模式;汉字教学新方法——字感教学法;汉字形体新概念——"字域";汉字笔画新理论——"九笔画";汉字练习新题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