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一年前,刚刚步入大学的我,从爸爸手中得到了《中国体育》,并被贵刊里详实的内容、独到的视角、风趣深邃的文字吸引,伴随我走过在体育大学里一年的求学之路,成为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发刊100期了,在这值得庆贺的日子里,作为贵刊的一个读者,向编辑部的同志表示深深地敬意!我应当承认,对贵刊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种感情的。我是随着贵刊越办越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才逐渐加深了对贵刊的阅读兴趣和感情。  相似文献   

3.
<正>尊敬的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笔者获悉贵刊开展"寻找老读者"活动,心情特别激动。我是《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热心读者。担任体育教研员31年来,我将贵刊作为工作指南,认真细读每期每篇文章。遇到感兴趣或有疑惑的文章,希望做更进—步的了解,我就会主动写信向文章作者讨教。正因为此,通过贵刊,我与全国各地的许多同行成为了朋友。上海市宝钢三中的吴纪安老师是我其中—位刊友。自从与有"游戏大王"之称的他交上朋友后,我们经常互通书信,我也得到了  相似文献   

4.
贵刊在2009年最后一期的封面报道.用凡篇文章来讨论了体育强国的话题,记为《体育强闷元年拼图》,仿佛有为璇个2009中国体育作总结的意昧。有关“体育强国”的探讨和争议是体育界和媒体的热点,也是我们这些体育爱好者所关注的。缕罢这一缎文章,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走过了 20个春夏秋冬。你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见证人。从政策到管理,从体育教学到训练竞赛,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师到教研,从国内到国外,全面地记录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价值,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甚至插页、封页也用来反映学校体育的动态。   结识《学校体育》 (现《中国学校体育》 )是我上大四的下学期。在图书馆,一本金黄色封面,教师与口哨构图的杂志,映入了我的眼帘,近前一看,那是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题字的《学校体育》创刊号 !我…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编辑部的专家们:您们好!我是《体育教学》的—名忠实读者,也是—名年轻的体育教师,带着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尽职尽心地搞好体育教学,希望自己能早日成为—名称职的体育教师。可事与愿违,不仅参加市级评优课被淘汰出局,而且常态课教学效果也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教学不得要领。对此,一度很失望,也很苦恼,不知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诚请贵刊专家指点迷津,不胜感激。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已走过 20个春秋了,当我打开 1982年《学校体育》 (我从 1982年开始阅读该刊 ),那时的刊物比较单薄,而今《中国学校体育》不仅栏目与页码增多,内容也更为丰富多彩了。 20年的耕耘,她已根深叶茂、桃李芬芳,她凝结着体育工作者的心血,成为了体育教师的知心朋友。   曾记得八十年代初,我利用业余时间搜集有关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资料,编了一册《基本体操》,投寄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编辑室,不久编辑室王占春先生来函鼓励我说:“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在有生之年写点东西至关重要。”并告诉我,他已将其中一节《雨天…  相似文献   

8.
<正>一、偶遇第一次见到《中国学校体育》是1981年,在学校的图书馆,当时刊名为《学校体育》。没想到就是那次的相遇,使我和《中国学校体育》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光阴荏苒,转眼间30年一晃而过,我也由一个朝气勃勃、意气风发的青年体育教师,成为了知天命的体育教研员。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更感谢《中国学校体育》给了我人生中学习与工作的莫大帮助。30年来阅读《中国学校体育》成了我专业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习惯,30年的杂志  相似文献   

9.
值此《四川体育科学》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欣悉贵刊已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我谨代表四川省体育局向贵刊全体员工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0.
马凌 《体育教学》2009,(8):46-47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小学杨老师:我是一名工作多年的体育教师.我和我的同事都感觉到从贵刊中学习到了很多。尤其是一些体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等.能够及时方便地用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在此向贵刊表示感谢!其中,2009年第5期马凌老师的关于“体育游戏的配图方法”。让我们获益匪浅。课上我们经常用到体育游戏。但如何组织。使学生乐学又安全,想请专家指点。谢谢!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编辑部的老师们:你们好!从贵刊我学到很多实用的游戏,能直接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也尝试创编新型游戏,只是游戏的配图成为一个较大的难题,在游戏中使用什么样的配图、如何使用配图呢?请给予点拨!谢谢!  相似文献   

12.
邹闯 《当代体育》2008,(20):49-49
1998年的法兰西的夜晚我喜欢上了足球,2002年的春节我认识了《当代体育》,如今六年已经过去,我由一个轻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我身边的一切在这六年中不断地变化着,但惟一不变的是我对《当代体育》的热爱,六年中《当代体育》我一本也没有少,即使在我出差的时候也是如此。《当代体育》使我更深刻地了解足球,喜爱足球,我也深深的被足球和《当代体育》吸引。我相信《当代体育》会陪我走到永远!  相似文献   

13.
对我来说,开始从事体育理论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大体上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是最早发表我的科研成果的杂志之一。1982年第2期当时还叫《体育教学与科研》就全文刊登了我的长篇论文《体育科学的现状和趋势》,共达14页。这篇文章很切合当时体育科学界的需要,也是我的一篇讲稿。发表后很受读者欢迎。实事求是地说,也就是这样几篇有创意的论  相似文献   

14.
贺信     
《体育教学》杂志社:值此《体育教学》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人民教育出版社谨致热烈祝贺130年来,贵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体育教学改革,引领改革方向、聚焦改革热点、关注改革难点,阐释改革措施,形成了具有鲜明导向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办刊特色,成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为推动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正月初三上午,我收到一封落款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的信,我迫不急待地拆开,原来是一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翻开目录,《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五法》,作者王司宇。啊 !多年的宿愿终于实现了,此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我捧着这本杂志,双手竟有些微微颤抖,长时间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我自幼生长在农村,上中学时就非常喜欢体育运动,擅长跑、跳,是学校体育积极分子,在校、区运动会中多次获奖,很受体育老师的喜爱。 1972年高中毕业后,经人介绍在离家十多公里的一所公社中学当了一名代课体育教师。从此,我和…  相似文献   

16.
我的乐事     
要说起我们家,在当地可小有名气。全家五口人四个体育工作者,一个典型的体育世家。共同的事业使我们有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对《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钟爱!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对从事农村体育工作充满厌恶,一度对前途失去信心。有一天,父亲送给我一个礼物,那是他给我订阅的《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很快我便被里面精彩的内容所吸引,从此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看《中国学校体育》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花儿离不开阳光、空气、水一样。我尤其喜欢看里面的“一线话题”栏目,它的内容很贴近我们基层一线体育教师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足球送别曲     
Zanone 《当代体育》2009,(20):74-74
这是我第二次给贵刊投稿,恐怕也是五年内的最后一次。还有280天,我将走上战场,在高考到来之际,我为《当代体育》的所有读者献上自己真诚的祝愿,受国安球迷给北京队的口号:“赢也爱你,输也爱你,不拼不爱你”启发,我用我的座右铭“成亦在我,败亦在我,不拼不是我”和大家共勉,祝愿在2010年考学的莘莘学子们都能圆梦!  相似文献   

18.
互动     
《新体育》2007,(2):64-64
第一次和《新体育》相识还是在高中,精美的印刷,丰富的内容和翔实的报道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但若于囊中羞涩,只能断断续续地看贵刊。上了大学之后,每个月可以在阅览室中看到免费杂志,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相似文献   

19.
以发表的《在路上:中国体育法学向何处去》与《刚刚在路上:再论中国体育法学向何处去》为蓝本,探讨了中国体育法学发展问题。近些年,中国主流的体育法学研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未能直面中国的体育法治实践和诸多经验素材,研究语境日渐远离体育实践的现实场景,缺乏对体育法律问题与其他社会现象勾连关系的关注。基于此,笔者阐述了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中理论构建本土不足、研究主题缺少对中国体育法制现实问题应有关注以及体育法学研究的是体育法律规范还是人及其体育实践等问题。研究认为:体育法学走的是建构理性之路。体育法运作根本上是人的体育实践,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因体育而生之法,而非制定体育之法。未来中国体育法学发展应直面现实的体育法律现象、规律,可依循一条从实践出发的社科法学进路前行,以扩展研究体育法学问题的知识界限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我是Jason W.Rosenreid,中文名字叫罗圣培。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中国体育》2009年第七期的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