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倡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兴趣爱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获得幸福感的前提是要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体育教师要想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注重学生的幸福感,做好学情分析是必要环节。基于这个背景,笔者对学生学情分析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建立学生体育档案,利用学情分析量表,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精准学情分析,为教学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学情是指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一切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家庭环境等各种因素。学情分析是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学情分析内涵的理解(一)"学情分析"的理解学情是学生学习客观存在的事实和规律的体现,具有动态性、多样性、情境  相似文献   

3.
<正>"学情分析"是体育教学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学生情况的把握程度对实现有效教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只是要了解学生的人数、性别、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基本信息,更要对学生的运动技术与运动素质基础、体育学习行为表现、态度等做深入的分析,更要结合课程标准、教材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提出 由于全国各地的教案五花八门,没有相对统一的格式,因此在一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中,有的写得比较详细,有的则没有写这方面的内容。"学情分析"原本是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之前有没有接触过即将要教的内容、学过多少、  相似文献   

5.
<正>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加强体质,促进健康的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教育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表现的结果,就决定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就是说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学中,学生的"学"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实施"以情优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指出如何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到该项运动中,切实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推动阳光体育深入实施,同时也能通过实践经验丰富和进一步完善大学体育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学情分析的概念入手,在此基础上,从学情分析的内容、对象、方法以及实施时机方面尝试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学情分析,以期望能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一、两次教育改革,彰显体育教学的地位现代社会经历的两次教育改革,都非常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国家在推行素质教育时,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可用四个字概括,即"身"、"心"、"情"、"智"。认为体育、艺术教学对学生"身"、"心"、"情"、"智"四个方面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后,全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新课改,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体育课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如下的课程任务:增进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体育教学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法、教师教法的研究,以学生的学法来促进教师教法的改进。就是要摒弃"教师怎么教、要求学生就怎么学"的主观教法。"教师应怎样教,学生应怎样学"是建立在依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  相似文献   

10.
当前体育教学领域中,“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兴趣体育”为主体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体育教学目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是如何教会学生锻炼,使学生会学、善学和乐学,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导促学,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把“四导式”教学模式引入体育课堂,通过在我校两年多来的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11.
阐明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与实践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指出其重知轻情的结果带来的人格破损现象。提出以“情知对应”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线索,以实现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学情分析案例呈现 授课年级:小学二年级 授课人数:40人 授课内容:前滚翻(4个课时) 单元教学计划的学情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主导的心理特点,以及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善于模仿等特点,在教学中可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主动、快乐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比较适用的教学方法有示范讲解法;语言激励法,比如:比一比,看一看,谁最好,谁最棒等;竞赛法;游戏法;多媒体辅助手段等. 二、学情分析案例分析 学情分析是对学生的情况分析,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作为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情况,包含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本案例作为单元教学计划的学情分析,显然其分析的面不够广泛,点不够深入,没有提到"前滚翻"三个字,不能够较好的指导课时教学计划.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分析的维度不全面.本案例学情分析仅从心理角度来分析,没有涉及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其他维度.学生的情况是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也是多方面的,应该还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生理特点、知识能力、社会特征等维度切入,全方面、多维度的进行学情分析.如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滚翻知识、滚翻能力、滚翻方法、滚翻兴趣等方面深入的分析,才能多维度了解学生学习前滚翻的"学情",做到预设时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3.
《体育师友》2017,(6):37-38
在体育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若要真正做到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要做到"学而时习之"。文章从学生角度、教师角度等方面阐述了"学而时习之"的重要作用,以便使更多的一线体育教师能从中得以参考与借鉴,让体育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4.
学情分析如何走出现实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的计划制定和教学设计的撰写需要了解与分析学生,我们称之为“学情分析”,其中的学情包括学生的兴趣、身体素质、运动基础、特殊群体等方面内容。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我们的许多体育教师没有在乎或者曲解了“学情分析”这个重要常识,致使这个程序成为架空的文字,严重地制约了实际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按个体差异的各需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主动"与"被动"问题进行辩证思考,分析教师主动教与被动教,以及学生主动学与被动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认为教师与学生全方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发挥主导与主体作用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发令,学生顺应,是体育教学的常规,在这个常规中,同是一个教材,有的教师授课有声有色,学生学的兴趣盎然,而有的教师却教的呆板枯燥,学生学的是索然无味,士气低落。何以出现如此反差?造成这种状  相似文献   

17.
<正>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是学校体育工作者共同的心愿和追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落脚点。在学校体育实际工作中,如何坚守教育的本真,践行体育人的职责,将体育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发挥到极致,在育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是我们应该不断追问、反思的问题。守正"教"与"学"的关系1.辩证把握"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且教学相长。作为一线的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将"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从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的深入,高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 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与体育素养,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培养出符合新世纪需求 的、全面发展的、合格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9.
李云山 《当代体育科技》2020,(2):101-101,103
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良好的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强健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相符。现代化的小学体育教学体系当中,"教""学""玩"的有效结合起到了吸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运动能力、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及效果的重要作用。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体育教学更为特殊,不仅拥有广阔的活动空间,还拥有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经实践可知,"教""学""玩"的结合,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0,(2):39-41
<正>在温州市体育与健康学科"促进有效学习"教学研讨暨浙江省"四地九室"体育名师工作室教学联盟活动中,笔者有幸展示了水平四(七年级)《立定跳远的练习方法1》示范课。本课依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学、练、赛、评"一体化为方向,把关注点放在促进学生思维运动的发生上,营造身体练习和思维练习共存的教学形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又能知道如何练习立定跳远、如何评价这个锻炼方法等思维运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