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主要让人们了解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重要拳种 ,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推手也即搏击为其运动形式。论述了在习练太极拳时首先要了解它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 ,并要熟知 :“武”是太极拳的内涵、“舞”是太极拳的表现形式、没有技击含义的“舞”不是“武”、“武”和“舞”是互为基础 ,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等。正确认识太极拳中的“武”与“舞” ,尤其是“舞”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从而 ,因“舞”而健身和有“武”而防身的双重价值得以实现 ,使太极拳运动得以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2.
“对”和“粘”是今体诗的重要规则。文章对一些著作为“对”与“粘”所下的定义提出了质疑,并以具体诗作为例指出其定义之不当,同时重新为“对”和“粘”下了定义。  相似文献   

3.
"射庐与学宫"中的体育文化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等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法等,对西周时期“射庐与学宫”及“射庐与学宫”中军事体育文化进行考释。结果显示:“(共)王才(在)周新宫,王射于射庐。”“射庐”即天子与群臣进行“习武习射”的固定场所。“学宫”即国都中的贵族子弟进行射术训练和军事体育活动的场所。“射庐”中以射侯(靶)练习为主,而“学宫”则以“弋射水鸟”等为主的实战训练,以军事体育训练和军事体育教育为目的。东周“主皮之射”乃西周“射庐与学宫”中习武之射的传承与发展。龙廾  相似文献   

4.
"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体育普及的两种不同形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是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分别代表着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前后两种不同的体育普及形态。系统地认识和比较了“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形态特征,以及两种体育形态更替转换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健康第一"与"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观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徐武 《体育与科学》2000,21(4):56-57
体育活动之于健康的重要性是世界性的普遍认识,现代体育“以人为本”观念形成的社会环境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教育改革思路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样验证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观念产生的社会环境背景。“健康”是一个多意的开放概念体系,有各种不同的界定角度和界定层次。从“运动与健康”的主题来看,经常性地、有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的益处,已广为人知。关注身心健康发展的现代体育观念是符合社会价值的普遍追求。  相似文献   

6.
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意"审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美、“意”美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形”美是“意”美的物质基础,“意”美通过“形”体现内在意象,两者和谐统一。“意”美是竞技武术套路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含有攻防含义的“意”是一切“形”美的生命源泉;“形”的姿势美、节奏美、结构美创新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美键,是多角度反映“意”美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7.
"三从一大"科学内涵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从一大”深刻揭示了竞技体育的本质、训练规律和基本要求;贯彻“三从一大”要紧紧围绕“从实战出发”这个核心,在“大运动量训练”的基础上,全面贯彻“从难”、“从严”进行训练;运动训练不但要符合比赛要求,还必须准确理解与深刻把握项目的制胜规律、积极创新,走有自己特色的训练道路。  相似文献   

8.
"健康第一"思想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运用“健康第一”的思想审视目前普通高校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存在重“快乐体育”轻“健身体育”,重“身体练习”轻“能力培养”,重“竞技标准”轻“生理指标”的问题,提出采用“认知理论”“三自理论”“效标参考标准理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休闲与休闲体育活动结构"动""静"失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斌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292-294,296
从休闲与休闲体育入手,分析了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人们休闲与休闲体育活动将会更加繁荣的同时,“文明病”也会伴随这种繁荣而滋生,进而揭示出了这种现象得以发生的一个重要缘由在于休闲与休闲体育活动结构“动”“静”不平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正确对待体育训练与教学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高原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指出“高原现象”和“生理极限”的区别。并提出了克服“高原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主要论述“龙化”与刘邦的“造神”关系,兼及学术界的一些新说,并对先民的龙崇拜、帝王与龙、刘邦自我神化的必要性、司马迁的“天人观”进行了探讨。认为某些“新说”系源于对司马迁《史记》本的误读,其结论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2.
"八五"、"九五"期间广东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广东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有关的教师数量、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年龄结构等4个主要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体育教师数量有所增长,但仍赶不上学生增长的速度;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化。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祥云”火炬“和谐之旅”接力在奥运史上具有融合东西方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彰显奥林匹克精神、创造传递“三最一高”纪录、凝聚世界人民团结抗拒“抵制风波”和展示主办国形象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4.
论胡锦涛同志的"为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民”观点,为我们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群众利益提出了历史性课题,也凸现了胡锦涛同志的“平民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5.
“民族”一词是在近代由梁启超引进中国的。他在深入认识的过程中,不但对“民族”概念形成了系统的看法,同时厘清了“民族”与“种族”、“国家”、“国民”等概念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些概念使用上的混乱。梁启超这方面的贡献对中国早期民族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干部为了追求“政绩”,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出现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片面的政绩观、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监督及决策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根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教育,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监督、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7.
“和而不同”是古代思想家孔子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命题。从中国传统化的角度对体育新课程改革进行深层思考,关注体育新课程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存在状态,试图在传统与现代的诸多相互对立的课程理论观点之间寻找平衡,倡导依据“和而不同”的价值原则来处理学校体育课程的各种矛盾关系,为体育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建议停止"举国体制"的提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狐鸣 《体育学刊》2007,14(2):1-3
“举国体制”这个提法在体育界流传了许久,耳熟能详,作为体育工作者过去常引为自豪,似乎毋庸置疑。近年来对“举国体制”的赞扬和抨击此起彼伏,本人身不由己也曾涉足坊间撰文评价其优劣。做体育局课题和国家项目时,把握不住“举国体制”的理论依据而难以发表全部研究结果,留下遗憾。直到参与体育“十一五”规划的前期工作,经资料整理、学说梳理和思路清理,乃恍然大悟:这“举国体制”的提法,莫不是一件“皇帝的新衣”!  相似文献   

19.
"四人制"篮球教学比赛在普通高校中的推广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敏 《体育与科学》2002,23(5):80-80,77
篮球运动作为非隔网的同场对抗的集体项目,提高学生在对抗中施展技、战术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将“四人制”比赛法纳入篮球专项课的教学过程。经过实验对比表明,运动强度及基本战术的掌握和运用等方面的效果,“四人制”比赛都更优于“三人制”比赛,更适合作为篮球专项课中的教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跳水"压水花"动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流固碰撞跳水“压水花”动作计算机模拟和水花成形机理研究结果,提出平掌撞水、撞揉结合的“压水花”理论和方法。采用双盲实验法,对实验对象在实验训练前后的“压水花”成功率进行评估、统计处理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用撞揉结合的“压水花”理论和方法指导实验训练,能够更快地帮助运动员建立“水感”,缩短“压水花”动作的训练周期,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