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运动员的社会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运动员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从而对运动员进行角色定位,旨在对运动员明智地把握商业利益与运动生涯的平衡点有所启发,使运动员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电子竞技运动:基于虚拟现实的认知博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运用认知理论分析了电子竞技运动中的认知策略与决策行为特点,以及在虚拟竞技状态下运动主体与虚拟角色的交互作用。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仅取决于运动技术能力,还取决于运动员内在加工的高效性与精确性,如模式识别的速度,对有效线索提取的效率,以及运动决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所谓"赛前状态"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因即将参加比赛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现象,是运动员的一种心理、生理反应。高中时段田径运动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赛前心理训练,在赛前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焦虑状况,如出现睡觉失眠、肌肉僵硬、小便频繁等一系列赛前焦虑特征,使自己无法正常发挥运动技术水平,所以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不单纯地取决于运动员战术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认知焦虑、躯体  相似文献   

4.
积极参与性原则主要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不仅仅充当一个被动的角色,而应积极参与训练,做训练的主人。应用这个原则时,教练员必须准确把握三个因素:训练的规模与目的、运动员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角色,以及在长期的训练准备过程中教练员自己的职责。教练员应该注意充分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与专家角色,促进运动员发展独立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王进 《体育科学》2006,26(7):47-54,59
研究基于运动员退役的过程理论,对我国运动员的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对789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按照运动员年龄、训练年限和性别,对其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和退役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另外,对打算退役和不打算退役的运动员进行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的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自己的运动员角色认知下降,退役准备的认知会增加;产生退役的想法与生活的心理状态有关。对打算退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发现运动员在自我评介、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认知方面,都表现出差于不打算退役的运动员,而且,生活焦虑和孤独感明显增加。研究还发现,女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较差,主要表现在生活焦虑方面。在应对退役的策略方面,运动员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多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女性运动员,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更为突出。基于以上这些发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讨论了我国运动员退役过程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前沿动态     
运动状态下的运动认知在人体运动的视觉分析中,研究通常采用肢体移动部位的光点显示作为刺激源,考察运动认知。这种研究方法甚至可以研究复杂的心理归因,如情绪变化等。运用这种方法的研究显示,被试通常可以在200ms内识别运动人体的部位,这说明观察者识别和描述人体运动的能力是相当出色的。但是,以前的有关研究都是基于观察者在固定情况下进行的。在运动心理学的认知研究中,研究人员似乎更对运动中的观察者是怎样认知人体运动感兴趣。例如,运动员在运动中是怎样判断对手的运动形式和方向的;运动员怎样把对手或者其他运动员的运动与自己的运…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能够根据部分线索对完整信息进行加工,体现了高水平运动员的认知能力。以54 名不同水平男子体操运动员和非运 动员为被试,分为高水平运动员、中等水平运动员、低水平运动员和非运动员4 组,采用混合设计,在部分信息和完整信息条件下,让被试观看男 子跳马动作的录像,记录两个条件下判断的反应时、准确性、评分差异以及自信程度。结果表明,在部分信息条件下,不同水平的被试在反应时上 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准确性、评分差异以及自信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自我引导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专项认知能力上的特点与环境引导运动 项目的运动员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8.
刘彤 《游泳》2006,(6):46-47
随着时代的发展,将科技运用于提高运动成绩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视频跟踪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中国国家跳水队利用视频系统跟踪运动员的动作,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不断的认知自己,调整自己的动作,长期  相似文献   

9.
过去这一年,我几乎完全是在与青少年运动员一起工作,这段经历让我需要重新思考面对那些年轻客户时。自己应该如何扮演运动医学专家这个角色。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是由家庭地位、人际威信、团体地位、师徒关系、陌生人关系、异性队友关系、角色认知、角色体验、角色调节9个因素构成;2)根据结构方程原理,构建了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关联模型,发现该9个因素对运动员社会自我作用的直接效应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影响效应的大小分别为:家庭地位(0.58)、人际威信(0.64)、团体地位(0.67)、师徒关系(0.73)、异性队友关系(0.52)、陌生人关系(0.57)、角色认知(0.62)、角色体验(0.63)、角色调节(0.59),其中,师徒关系对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的直接效应最大;3)不同性别、不同运动技术等级、不同运动项目的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不同性别、运动技术等级的运动员社会自我平均水平参数表并划分4个等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个性调查表在运动心理学咨询领域中的适应性。此外,还涉及运动行为与个性品质的相互关系。个性问题被认为是竞赛中运动员的能力发生障碍的直接原因,但对运动员的个性测试没有揭示任何此类问题。因此,有必要采用另一种强调情景特殊性和表明运动员中心概念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这种咨询大纲最终产生显著效果,使向运动员在竞赛中不受初期认知和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认知能力的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对参与活动的人、动机、焦虑及参与运动的乐趣产生深远影响。运动员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认知及对自身能力的判断都是通过预知的发展过程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空间物理秩序是否影响羽毛球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时的认知加工过程。方法:采用双因素被试内设计的方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记录15名羽毛球运动员在有序、无序两种实验环境下完成相同运动道德判断任务时的脑电数据。结果:(1)从赞同率指标来看,空间物理秩序和运动道德判断情境类型主效应均不显著。(2)在反应时指标上,羽毛球运动员面对不同运动道德判断情境类型的反应时存在差异,并且在无序环境下完成运动道德判断任务花费的时间更长。(3)从ERP指标来看,羽毛球运动员在无序环境下诱发了更高幅值的与认知资源有关的P3成分。同时发现,相较于无序环境,有序环境诱发出更大幅值的与认知加工冲突有关的N2成分。结论:空间物理秩序影响着羽毛球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认知加工过程,表现为羽毛球运动员在无序环境下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采取直觉启发式的判断模式;面对运动情境下的道德两难困境时,认知加工冲突性减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心理训练在排球运动中的意义进行调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教练员对心理训练理论知识的认知情况、教练员对自身角色和运动员心理特点的认知、教练员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训练对排球运动员情绪的调节作用、对排球运动员技能掌握发挥的作用、对排球运动员处理突发情况的作用、对排球运动员赛后心理调整的作用等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5.
1前言 射击运动作为一项竞技性的活动,如何使运动员在竞赛中发挥最佳水平,取得最佳效果,已引起越来越多关心这项活动的人士的注意。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力学等各类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被引进这一领域。其中作为与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有着直接联系的心理学。更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射击运动是一项技术精确程度很高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比赛时心理的起伏更是对比赛的结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认知训练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消除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16.
信息量与认知风格对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全 《体育科学》2005,25(8):33-38
研究了信息量与决策风格对不同水平和性别的击剑运动员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被试为国家击剑队、江苏省击剑队和江苏省体校的花剑和重剑运动员,以及江苏省现代五项队重剑运动员,共89名。用MANOVA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水平和信息量是影响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优秀组花剑和重剑运动员在决策速度上具有绝对优势,不仅远远快于一般水平组运动员,而且也显著快于普通高水平组运动员。信息量主要影响击剑运动员的决策准确性,但对花剑和重剑运动员的影响不一致。认知风格影响花剑运动员的决策准确性,认知风格和性别共同影响重剑运动员的决策速度。提示,决策速度可以作为高级击剑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也是普通高水平运动员在向优秀级迈进过程中的训练要点。  相似文献   

17.
认知风格对篮球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认知方式是西方心理学确认的一个重要人格维度。不同认知方式教练员在教学中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不同认知方式的师生喜欢采取不同的教与学方法。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教练在训练中偏爱以运动员为中心,善于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和结构严谨的教学方法。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教练常强调自己的标准,喜欢结构不严谨的教学方法。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思维处于发展阶段,篮球技能水平较低,大部分处于基本功练习阶段。同时篮球是开放型运动,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肌肉感觉的模糊性和视觉观察的局限性给运动员的学带来困难。在篮球少儿洲练中.认知风格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教学效果是否存在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高级认知过程研究的方法范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动员的高级认知过程,如运动思维、运动决策等,一直是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研究领域,专家一新手研究设计和眼动记录法、电影定格方法和口语报告法等研究方法一起,构成了当前研究运动员高级认知过程的方法范式。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眼动记录法和电影定格方法属基于模式识别的范式,口语报告法属基于知识的范式。在研究运动员的高级认知过程中,将这两类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开展研究,将是今后在研究方法的遴选中可以采纳的一种抉择。  相似文献   

19.
刘国庚 《中华武术》2009,(10):50-51
青少年运动员在营养需求方面被划分为一种特殊的营养需要人群,之所以特殊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从人体发育的阶段来看,首先青少年运动员属于青少年人群,而这一人群的特点是: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机体的合成代谢大大增加,肌肉、骨骼的生长需要较多较好的营养素来满足;其二,青少年运动员又因为具有从事运动项目的原因,使其和自己同年龄段的人群在能量需求上又体现出自己的特殊之处,表现出需要更多更好的营养素来满足运动后身体恢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探讨我国高水平手球队凝聚力是否对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员角色投入与运动员满意度具有中介作用。赛前使用群体环境问卷对160名参加全国女子手球锦标赛的运动员进行凝聚力测试,赛后使用运动领导行为量表、运动员角色投入问卷、运动员满意度问卷对上述运动员进行了测试。运用Baron和Kenny(1986)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凝聚力的中介作用给予检验。结果表明,运动员所知觉到的领导行为和角色投入对团队成绩满意度、团队一致满意度影响显著,但该影响由于凝聚力的加入而变小或变得不显著。说明凝聚力对领导行为、角色投入与团队成绩满意度、团队一致性满意度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