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素养的高度概括,为新时代教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教师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魂脉及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的根脉,是中国历史上教育家群体精神特质的真实写照,具有中国教育家的独特性,同时也反映了教育本质和教师成长的规律,具有世界各国教育家的共同性。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为世界教育学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办学是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导向的办学.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它对克服短视的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它对教育的去行政化,确立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人地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亦具有积极意义.实现“教育家办学”的理想,就要使教育回归教育本质,实现教育对人的培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以教育家的态度来对待教育工作,从引导人性向善、发掘人性潜能,形成完美人格的角度来指导教育教学的具体工作.教育行政要努力促成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使整个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和“教育家办学”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3.
老教育家叶老说:“阅读的本身就是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途径只能是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认真阅读的习惯、阅读的能力只能在读的实践中养成.  相似文献   

4.
曹中原 《师道》2007,(8):26-27
有人说,教师的最大欣慰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却告诫教师要“爱满天下“.教育,说到底,它本身就是一项“爱的事业“,它是需要用“爱“来经营的.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办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教育创新,“教育家办学”的根本是按规律办事,充分体现教育的科学发展,真正回归教育本真.要实现“教育家办学”的战略目标,关键要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红利.基于实践探索,创新卓越教师培养的“三格”策略.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中最宝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其中师范教育思想,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在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陶先生师范教育思想,倍受启发,特别是他提出的“第一流教育家”的思想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教师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正如陈云同志所指出:“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培养什么样的教师,这是师范教育的核心问题。陶先生在1919年写的《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中写道:“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育、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  相似文献   

7.
李政涛 《人民教育》2023,(24):38-39
<正>“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是教育强国之需、时代变革之需和教育发展之需。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发展的灵魂和底蕴,也是教师成长的标杆和灯塔。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倡导下,这个新时代中国教师发展的魂魄已经明确,标杆已然树立,接下来的重大任务在于如何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进而实现一个目标:切实把教育家精神“活出来”,活在每一位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精神能引领教师成长,为教师高质量发展赋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理论表明,人的卓越成长与自我价值实现是其高阶的精神需求。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提升,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获得高阶精神需求的满足。教育家精神与教师成长的终极目标契合、价值取向一致,与其职业实践路径同向。教育家精神通过对教师的信念引领、道德磨砺、学识涵养以及仁爱唤醒,为教师成长与发展走向最佳境界领航。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的实现路径是: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思政课程建设,拓宽教师信念格局;以教育家精神标定教师道德准线,提升师德“公信度”;以教育家精神升华教师教学诗意生命感,丰富教师育人智识;以教育家精神重构教师成长“微环境”,“爱”润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9.
帮助教师成长是校长的天职。只有作为教育家的校长,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教育家的教师。关于校长作为教育家,我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1.校长是“家”不是“官”“洋学堂”产生以来,把校长的职位当作官位者历来有之;把校长当作步入仕途的跳板的人也不少见。这种人是“人在学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学校发展和改进的关键。山东聊城二中视教师为学校发展的宝贵智力资源,把每一位教师都当成教育家来引领和培养,独辟蹊径地构建了成就“教育家”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本质而言,教育家是深谙教育规律、深具人文情怀、掌握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为教育所“召唤”的个性化、创造性的实践者。聊城二中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出了成就“教育家”的有效实践路径:赋权予教师,自主发展中展现个性;培育学习社群,同行引领中提升自我;反思实践,研究、创新中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本真追求。“国优计划”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的使命与时代担当。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国优计划”落实落地,要从“课业、专业、职业、事业”四个方面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涵养教育家精神,彰显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全面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要求与深刻内涵,为新时代教师队伍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也是教育家精神转化落地的关键场域。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教书育人”“播种未来”,课堂孕育着一个又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家。从行动逻辑看,培养“从课堂里走出的教育家”是对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大国良师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办学”是温家宝总理2003年首次提出的教育命题,此后又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教育家办学”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不但针对个体教育,同时更加明确了校长应将成长为教育家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与人生追求。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教育家,坚持把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交给社会主义教育家,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的制度支持~7,7L宽松的办学环境和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4.
帮助教师成长是校长的天职.只有作为教育家的校长,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教育家的教师.关于校长作为教育家,我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孔庆梅 《辅导员》2011,(3):11-12
教育家是很伟大的一种人,教育家也是很平凡的一种人;教育家就存在于千千万万的普通教师之间,但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够成为教育家。教育家要具备的素质很多,他必须树立鲜明的办学思想,他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他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必须通晓多彩的教育艺术……从教师到教育家,这不是一段平坦的路程,但并非无路可走。那么,成长之路在哪里,如何走?本期,我们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漫谈教师要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高玉海,李向阳教书和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天职。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才能成为合格的教育人才。教育家徐特立同志认为教师的职责应是“人师”和“经师”的统一。他说,教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师(因为过去教...  相似文献   

18.
冯梅 《师道》2002,(9):21-22
中国人好热闹,这在教育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领导或专家的口号一经提出,不管大家对这个口号有多少分析和理解,一窝蜂应声的绝对不在少数。现在,关于“教育家”和“教书匠”的说法,可以算得上是教育界的又一热点了。专家提出教师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的原意,大概是提倡教师要教、研并重,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一口号的提出却不妥。分析这一口号会发现,中国人的浮躁之气仍是根深蒂固。纵观整个教育发展史,我们熟悉的教育家很多:捷克的夸美纽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语感”在语文教学中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虽说是热点,但并不时髦.早在三十年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就指出“语感”问题,并且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教师所能授助学生的,只此一事”.继后又有不少语文教育家对此作过阐发.叶圣陶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训练语感”的重要性,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20.
英语是大学生就业的一把钥匙,如何打造既结实又好用的钥匙就成为大学生和英语教师共同的目标.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目的是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实用的英语知识.幽默应该是教师所采用的第一教学手段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