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静冈县挂川市发行的《父母子女报》,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这张报纸每月发行一次,每期对开四版。报纸的工作,从编辑到发行都是户塚一个人干的。他今年七十六岁,据说办过25种报刊。户塚坚持办《父母子女报》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孩子不同于大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意愿和主张。大人们如果不了解孩子们的心意,就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幸。《父母子女报》有很多支持者,他们都是些不同意用主观主义方法教育孩子的人。去年11月1日的《朝日新闻》上还刊登文章,推荐  相似文献   

2.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当看着孩子天天健康成长,看着孩子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看着孩子在各种比赛中名列前茅,看着孩子为国争光,父母笑了——由衷的笑了。当看到孩子在学习中不求上进,在生活中犯下错误时,甚至误入歧途时,父母哭了,心是痛的。同样是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怎样做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我爱你"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恋人之间一句"我爱你",常常是情感升温的开始.夫妻之间一句"我爱你",往往是爱情保鲜的秘方.游子遥望故乡一句"我爱你",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父母对子女说一声"我爱你",那是给孩子注入成长的"维生素",或者是孩子事业成功的"催化剂".然而,子女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那又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我爱你”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恋人之间一句“我爱你”,常常是情感升温的开始。夫妻之间一句“我爱你”,往往是爱情保鲜的秘方。游子遥望故乡一句“我爱你”,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父母对子女说一声“我爱你”,那是给孩子注入成长的“维生素”,或者是孩子事业成功的“催化剂”。然而,子女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那又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杨洁 《大观周刊》2010,(46):40-40,35
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表明,中国城乡家庭结构正在由以前两代同住的核心家庭慢慢转化为非核心化的小家庭模式。而小家庭中的单亲家庭由于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子女心理阴影和性格缺陷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就面临一个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本文从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出发分析探讨,希望可以对现实中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由新闻媒体报道的几起学生残害长辈的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人都为死者打抱不平,严厉地谴责行凶者,称其为丧尽天良的“逆子”。大家都想知道,造成这一幕幕惨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的是因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辈没有实现的理想,企盼子女去实现;有的是因为父母对子女娇生惯养,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一而再,再而三地挥霍无度,在孩子的私欲得不到满足时,采取了极端行为;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异,单亲家庭使子女失去了应有的爱,他们无所依靠,混迹社会,游手好闲,等等。虽然原因多种多样,但是他们心理不健…  相似文献   

7.
高伟杰 《新闻世界》2006,(11):13-15
一个普通的打工家庭!一对基本盲的父母!一个“超级名校之家”!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 11个春夏秋冬,11载寒暑苦读,这个家庭的6个子女全都成为名校大学生,先后走进上海外国语学院、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而在这奇迹的背后,有心的人们可以看到这对夫妻教育孩子成才的“非常秘诀”——[编按]  相似文献   

8.
邱方 《出版广角》2005,(12):42-43
这是一部融合了心血和爱、呈现方法和毅力的作品,一个记录孩子成长历程的纪念,一本所有父母与子女可以共同续写的书。心情是什么?情感怎么表达?想像力从哪里来?从哪儿能够找到比喻? 相信每个孩子初学作文时,都会有上面这些困惑。常说:文无定法,但对于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说,作文是有一定规律,是有方法可循的。著名作家肖复兴就深信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报》8月4日发表韩导勤的文章“为外来工子女图书馆鼓与呼”,文章说:据媒体报道,随着南京市第十届图书节的闭幕,首个专门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图书馆也正式开放了。开馆当天,50多名随父母在南京生活的民工子女兴奋地在这里免费看上了琳琅满目的图书。笔者读罢这条新闻,不由为南京市的外来工子女有幸免费看到各种图书而兴奋!相信这些外来工的孩子在南京的这个暑假生活会过得非常愉快而充实!当然,笔者更多的甚至要大声疾呼的还是:其它的大中城市,将如何来面对这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本书是白岩松、曹文轩、池莉等30位名人倾心写下的亲子家书集,每一封信,都饱含睿智与爱。面对大众,作者们是镁光灯的焦点;面对孩子,他们是最平凡的父母。他们用世间最珍贵最绵软的爱写就的一封封家书,为孩子细数成长的美好与迷茫,生活的磨难与馈赠。这些书信,不仅是对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爱心忠告,也是给家长们教育子女的智慧箴言。一封封家常文字背后,是人世间平凡父母对于自家子女的拳拳情意,也可见出名爸名妈们“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30封信,万千种爱,一个心愿——孩子,遵从内心,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1.
今天,《如歌的教育历程》再次提醒我们,成长是孩子自己的历程,教育者没有权利设计他们的童年,只能用我们的爱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环境,等待他们长大,等待他们破茧,等待他们学会生活,要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孩子,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员的家风反映着共产党的党风。毛泽东是我们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同时也是一位感情极其丰富的慈父,格外关爱子女的成长。为人父母者,无不爱护自己的子女,期盼子女健康成长,毛泽东在子女的学习、工作、婚姻、日常生活等方面同样倾注了父亲的责任和心血。  相似文献   

13.
少儿图书馆如何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子女作为城市中典型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为农民工子女构建一个和谐的环境,使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4.
《记者摇篮》2006,(9):62-62
为人父母的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之心。怎样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打好基础,不输在起跑线上,是做父母的最为牵挂的。而怎样寓教于乐,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这更是让许多家长苦思冥想、多方探究。WaWaYaYa儿童教育系列软件的问  相似文献   

15.
王林 《军事记者》2008,(7):I0002-I0002
《手牵着手》这幅照片,讲述了在举世瞩目的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件事:为了鼓励一名正在被解救的孩子,一名解放军战士伸出自己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住孩子的手,而孩子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也紧紧捏住战士伸出的手。两只紧紧握在一起的手,传递着希望,更传递着一种力量。这是战士给予孩子生的希望,是战士给予孩子活下去的力量。读者从画面上似乎也看到了孩子活下去的希望。更看到了祖国的希望。这希望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强大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6.
这本书是父子共同书写的心灵篇章,是一位父亲因孩子、为孩子而抒发的爱的心声。各式各样的笔中,唯有孩子这枝笔永远纯真、浑然天成。作者说这是一本写给父亲和将要成为父亲的人读的书,我作为五岁男孩的母亲,同样被书中的亲情和爱深深地感动着。父亲细腻的真情感动着我,父亲在儿子成长中倾注的爱和关怀感动着我,为人子对父母的恩情感动着我,作者对家庭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是当今社会必须直面的社会问题,建设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尝试。本文就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建设的意义、现状、内容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幼儿阅读的"启蒙者"。父母的阅读行为对子女影响巨大。有较多藏书且父母经常阅读的家庭,子女的成才率远高于不读书或少读书的家庭[1]。同时,政府也责无旁贷。"全民阅读"已作为国家战略写入十八大的政治报告,据悉国务院正制订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世界》2008,(1):42-42
如果你的身边多了足足一倍的城市人口,这些人与你竞争工作岗位,一起消耗生活资源,他们的子女与你的孩子竞争优秀教育资源,他们的父母与你的父母争夺社会养老资源,你会是什么心情?这一切,也许在十年内就要出现。  相似文献   

20.
<正>春节前夕,为了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子女能够在沈阳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新年,丰富孩子们的寒假生活,沈阳市和平区妇联组织了15名农民工及其子女走进市档案馆开展"爱沈阳、迎新春、过大年"活动。在市档案馆里,他们参观了"沈阳的记忆"主题展览。在参观的过程中,孩子们一边认真地倾听工作人员讲解,一边细致地观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