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从低效转向有效、从有效转向高效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逐渐成长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既有收获也有困惑,其中教师的专业挫败感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新的困惑。教师专业挫败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学和管理的失误、教学中预设—生成的冲突。从教师专业挫败感反思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突出三个层面:立足课堂,探寻课堂教学的规律;着眼学生,唤醒教师的专业追求;回归自我,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是指小学教师适应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需要的必备品格、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江西省2564位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其专业核心素养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且各个维度均存在一定的短板;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在年龄、教龄、职称、任教学校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在性别、学历、任教课程和任教年级等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影响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因素包括:教研组织活动、教师培训、书刊阅读、教学借鉴、教学研究和教学压力.为了有效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教师知识素养,促进各类教师成长,丰富教研活动形式,改进教师培训工作,促进教师教学交流,关注教师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教师从教书匠到教学专家转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经历适应、成长、提高、成熟四个阶段。在经过成长、提高阶段后,教育教学经验日趋丰富,有的教师认为凭借经验足以应付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不愿意再参加培训;有的教师已经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应不断追求个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的提升与扩展,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提高与完善。教师的幸福人生决定于良好的专业心态。本文论述了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途径:第一,诊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状况。第二,制定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规划。第三,提升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引领。第四,打造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文化。  相似文献   

5.
李琼  王恒 《教师教育研究》2012,(3):26-30,10
研究以北京市2538名小学教师为样本,从教师的专业精神、学生观、教学效能感、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反思与研究、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特色及专业自主发展意识九个方面考察了小学教师的专业生涯发展类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类型可分为四类:模仿学习或被动应付型;经验积累或重复型;发展教学风格型;发展教学思想型;(2)不同发展类型的教师在九个专业方面的发展表现出一致性,其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量的差异;(3)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呈现出动态多维性。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敢向浮躁说"不"、敢向名家说"不"、敢向学生说"不"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专业成长应从多个方面达成实现,其应具有学生情结的教学立场,了解学生需求的教学理解,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实践,促进专业成长的教学反思。学习经验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  相似文献   

8.
乡村教师问题本质上不是教师问题,而是乡村问题,是乡村问题带来的教师问题。当前,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正在从"待遇""职称"等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问题转向教师内部专业存在感问题。影响乡村教师专业存在感的问题有专业生活实现感问题、专业成就获得感问题、专业价值认同感问题三个方面。乡村教师专业存在感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振兴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学校,增强乡村教师的专业实现感;改变教师评价方式,实行"合格性绩效评价",增强乡村教师的专业成就感;设立乡村教师进修专项资金,建立县级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提升乡村教师自我内力,增强专业价值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文章从专业理想、专业能力和专业灵魂三个方面,结合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系统论述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结构,提出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巩固、内化、升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0.
吴琪 《考试周刊》2013,(97):16-17
"叙事"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教育叙事"的角度围绕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方面探讨了"叙事"研究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简要论述了"叙事"在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三个作用:"叙事"是完善个人教学行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区域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区域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东盟于2017年颁布了《区域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包括个人与社会、教育与教学法、技术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对应若干能力指标及能力指标的详细描述,反映了职业教育教师所应具备的若干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东盟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与资格认证具有重视多元主体参与、关注真实教学情境、注重普适性与灵活性等特点,这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育工作具有一定启示:应坚持核心素养引领,提升资格认证中的专业技能占比;重视实践导向,构建"职业技能+教学知识"双模课程;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完善"校企联动"学习平台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主要是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而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霍姆斯小组的报告《明天的教师》中提出,教师的专业教育至少应包括5个方面:把教学和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研究;学科教育学的知识,即把"个人知识"转化为"人际知识"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专业独有的素质、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以及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教师从一个新教师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老教师的过程就是其专业发展的历程,如何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反映了教师在职业的角色认同程度、心理素质发展水平、职业能力成熟程度、工作作用发挥状况等方面的表现和职业生涯的演进.而对于高校教师在其发展过程中,重点要强调其专业发展的全面性和凸显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探析了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含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教师教学效能感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教学共同体是根据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由高师院校的教育学专业的教师、学科教学论教师与高师学生实践基地小学教师、校长等人员组成的一个合作共赢的团队.作为教学共同体成员的小学教师,其专业发展的途径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的教学诊断;以对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主题教研;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的专业引领:为小学教师搭建学习平台,推动小学教师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张明成 《中国教师》2013,(5):48-50,56
<正>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内容,它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南。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与所处环境互动,并不断适应教学目标要求,优化教学心理和教学行为的过程。成长为专家教师是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初任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和需求有哪  相似文献   

16.
关键事件"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作出关键性决策,并导致教师朝着特定方向发展.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关键事件"的主题不同.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关键事件一般具有典型性、自我体验性、情境依赖性、创生性等特征."关键事件"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关键事件及问题的梳理与思考,可以揭示内隐观念,触动教师"灵魂深处"的隐性教育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促进缄默知识与外显知识之间的转化;有助于教师个体生存方式的改变,启迪教师追求一种智慧的教学生活方式.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重视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事件".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教学合作”的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合作是基于校本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现实选择.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合作应分为学科内合作、学科间合作与课题合作三个层次,采取主授式、系列式和主宾式三种具体形式,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与心理机制,实施有助于教师教学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科毕业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市2003-2005年第一批至第三批本科毕业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本科毕业的小学新教师总体上对工作适应良好,也得到小学的较高认可;新教师任课多样、任教与所学的专业方向未对应的现象普遍,证明小学教师教育"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培养思路是正确的,但"综合培养"的内涵有待深化;新教师的专业精神受到高度赞扬;基本具备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能力,但相对其他方面来说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难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难就难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人数少,教师负担重。农村小学大都地处偏僻,在校学生人数比较少,班额普遍较小,但班级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化成长已成为当前教师教育的主流。教师的专业化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具有相应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二是教师具有教育教学设计的独创性,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三是教师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和开展教学研究。为此学校管理在对教师校本培训中应把着眼点放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上。那么,学校如何打造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平台,有效开展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管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