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跑技术是由起跑、起跑后的疾跑、途中跑和终点跑(撞线)四个紧密联系的部分组成。全程跑的成绩取决于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后的加速,保持途中跑高速加速的能力以及终点冲刺压线技术。在指导中学生运动员学习短跑技术时,经常发现一些较为典型的错误动作,随着训练水平和跑的能力提高,这些错误也会随之纠正。下面就中学生短跑运动员在学习短跑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错误及纠正方法加以阐述,其目的就是找出缺点,纠正错误,为今后中学生运动员在学习短跑技术时少走弯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如何培养少年短跑运动员?教练员考虑最多的是速度、力量、耐力等专项素质训练,以及起跑、疾跑、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  相似文献   

3.
在短跑训练中,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起跑后加速跑的节奏不易控制,加速跑节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欲想百米短跑取得好成绩,除途中跑之外,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也不可忽视。讲究短跑前程技术动作,就能更好地为夺取全程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训练中,针对常规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动作要点,在抓住途中跑技术训练的同时,突出短跑前程“肩超式”起跑和“V轨迹”加速跑动作技术与训练,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短跑比赛竞争越来越激烈,短跑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起跑技术,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人的速度极限,为后续的加速跑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他们可以在训练和竞赛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短跑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成绩是由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的速度成绩组成。所以,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建立速度训练的整体观和系统观。在速度素质训练上要全面系统地按计划安排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三类速度的训练内容。在短跑技术训练上要合理安排下列训练内容:第一,短跑局部动作技术——着地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短跑课逆向教学效果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短跑的全程跑技术按技术动作的变化可分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短跑专业化训练的技术教学顺序一般是从途中跑开始,然后进行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教学,最后进行终点跑教学。而中小学体育短跑课受课时少、学生专项基础薄弱等一些因素影响,如果照搬专业化训练的顺序进行教学,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短跑起跑技术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径运动中的短跑项目,由于“特定的距离”所限,起跑技术的优劣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短跑起跑技术中的如下问题:合理选择起跑技术;起跑时产生的翻转力矩和起动平衡;起跑的反应时和运动员起跑时的注意力;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短跑的全程技术,可分成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短跑的成绩由起跑的反映速度、起跑后的加速跑的能力、保持最高跑速的时间和距离以及各部分跑的技术完成的质量决定的。要提高短跑的成绩,就要提高和发展这四个部分的技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短跑的技术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条件之一。 跑的技术包括专项技术训练和技术的提高。专项技术训练是掌握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和途中跑合理技术的过程。使用的手段有适合各种条件的简单动作练习和完整的技术练习。  相似文献   

11.
马鹏 《中华武术》2013,(6):12-13
短跑是速度、力量、爆发力和灵活性的综合体现。蹲踞式起跑是短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汤姆·特尼菲研究了100米跑的各种速度能力对比赛成绩的作用提出结论,起跑反应时占1%;蹬离起跑器的速度占5%;起跑的时间占3%,所以起跑技术相当重要。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和训练条件,经常变换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对起跑训练的兴  相似文献   

12.
马斌 《体育教学》2006,(6):54-54
由于电子设备和塑胶跑道的出现,短跑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训练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了飞速的发展。整体技术特点出现了以放松、快速、协调、幅度大、富有弹性的跑法。各阶段的技术特点是:快速有效的起跑,梯形式加速跑,圆形滚动模式途中跑,积极有  相似文献   

13.
<正>短跑是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常见的项目,一般包含:6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练习短跑对提高人体应激反应能力、神经肌肉系统的工作能力有很高的价值,对于发展人体综合身体素质亦有明显效果。一、短跑项目的技术规则短跑项目都采用分道跑,比赛中发令使用"各就位""预备"和枪声信号。在大多数比赛中,只要有一次起跑犯规,运动员就会被取消比赛资格。因此在训练中要注重起跑技术及对枪声的反应训练上,运动员既要预判枪声,更要对枪声快速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14.
鉴于当前对短跑技术的研究多偏重于起跑和途中跑,在教学训练中对加速跑的技术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理论上对加速跑的心理、动作准备、加速跑的技术分析与特点进行阐述,探讨以正确合理的加速跑技术运用于教学与训练。  相似文献   

15.
对百米途中跑后蹬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途中跑是百米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段落,其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百米跑的比赛成绩。因为百米跑运动员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其水平位移速度的快慢上,而不是在其垂直位移速度上。运动员通过提高水平速度来提高百米成绩。所以,短跑项目的教学和训练都以途中跑为重点。不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还是途中跑,后蹬阶段都使人体获得向前的动力。腾空阶段人体重心抛物线轨迹也是由后蹬技术所决定的。在整个支撑阶段,后蹬时间和工作距离都比缓冲时间和距离长。  相似文献   

16.
短跑全程技术变化的内在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短跑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技术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有机连续体。对短跑各阶段技术的生物力学图片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从生物力学、解剖学、能量利用等方面,对短跑全程技术连续变化的内部机理进行阐述,以供教学和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名田径运动员进行实验研究,对实验组采用放松能力训练,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速度力量训练,结果表明,在100米起跑阶段,放松技术的作用并不显著,在途中跑和冲刺跑阶段,掌握放松技术对于提高成绩的作用显著,教练员在短跑的途中跑和冲刺跑训练中应适当地加入放松跑技术的训练,让运动员体会放松跑的概念,并运用到平时的训练与比赛中,提高100米跑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要求与短跑运动员有很大的区别,跳远的助跑不仅要求运动员跑的快,而且还要放松和准确,以便为起跳做好准备。因此,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该与短跑运动员有所不同。可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在中小学的业余训练中,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与短跑运动员基本相同。根据我们多年训练的体会,中小学跳远运动员在速度训练中应该特别注意跑的技术、跑的距离、跑的准确性以及跑的加速能力等几个方面。一、跑的技术我们在中小学跳远运动员进行速度训练时发现,有很多人跑的技术动作不正确,或跑的技术动作不符合跳远助跑技术的要求。比如摆臂…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短跑生物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多年的短跑训练经验,对现代短跑技术中存在争议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得出如下结论:起跑时,"左前右后"的蹲踞方式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双脚同时蹬离起跑器能比单脚蹬离起跑器产生更大的动作冲量;在纯加速阶段,增大步长比增加步频更有利于提高跑的经济性,"摇摆型"步态比"直线型"步态更有利于提高加速度;在途中跑阶段,"非对称反弹技术"比"弹簧-质点技术"产生更大的地反力,"五分法"比"四分法"更为准确地反映出短跑运动的技术特征和优化全程速度节奏。  相似文献   

20.
1.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据采集法、影片拍摄法、数理统计法。2.结果与分析(1)国内外优秀男子百米起跑加速段平均速度的研究(0~30m段):中国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在100m的比赛中,起跑至30m加速段时的平均速度比国外男子优秀百米A组和B组运动选手差且处于劣势。在加速阶段中,起跑至10m段是决定100m成绩的关键,我国百米短跑成绩在加速段应提高起跑至第一个10m段的加速能力。(2)国内外优秀男子百米途中跑加速段平均速度的研究(30~50m段):我国男子百米前50m跑的加速能力最差,再加上起跑至10m段又比国外运动员差,累计成绩的差距就更大。因此,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