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们常认为,只要常吃补药、补品,身体就会好,其实不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营养的摄取和补充已经基本上得到了保障,进补已不属于重要的问题,问题只是出在人体内有害物质的逐渐增多,并对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有关保健专家提出了"清毒"重于"进补"的现代保健新观念.  相似文献   

2.
结合我国城乡居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健康问题 ,着重讨论体育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观念的逐渐转变,人们对学法的研究日益增多,同时对教法与学法关系问题的探讨也不断深入。但由于受教与学关系认识的深刻影响,人们在教法与学法关系问题上,尚未达到像对教与学关系认识的清晰程度。通过对体育常态课的观察、对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访谈与调查了解到,目前人们对体育教法与学法的关系问题的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误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着重分析黑哨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思考,供大家商榷。1.“黑哨”问题“黑哨”问题是指裁判员在比赛中出现严重的错判、漏判等行为。根据心理学的意识理论,可将“黑哨”问题分为两大类,即有意识的故意行为和无意识的随意行为。(1)有意识的故意行为有意识的故意行为是指裁判员在比赛中有意出现错判、漏判行为。(2)无意识的随意行为无意识的随意行为,就是指在比赛中,裁判员的错判、漏判等行为不是主观上的故意行为。2.“黑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黑哨”问题的产生是社会方面、心理方面…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落实现代教学思想,使素质教育思想与体育教学结合,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师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曾有观点认为:体育教学内容还应包括"学生继续学习必须用的工具性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能够‘迁移’的技能".那么什么是"学生继续学习必须用的工具性知识和运动技能,特别是能够迁移的运动技能呢"?让我们在这里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下小议.  相似文献   

7.
记得在学前班时,老师领着我们学习。我常常会接二连三地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闪光?“”白天时月亮跑到哪里去了?“”海边的沙子是怎么长出来的?”诸如此类莫名其妙的问题,弄得老师很难回答。最后,她终于忍无可忍地揪住我的耳朵恶狠狠地说“:你这个捣蛋鬼,你哪来那么多问题?不好好听课,就给我到前面来罚站。”于是,我被揪到讲台前罚站。中学上课时,也对老师提出无数多个问题,同学戏称我为“问题学生”。有个别老师咬着后槽牙对我说“:你哪里会有那么多问题呀!”参加工作了,我是做排版工作。我常常抓着师傅不放,提出各种…  相似文献   

8.
论体育本体——"工具本体"和"心理本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体育的形态、过程和作用作为研究的视角对体育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横向体育研究即从竞技体育、体育教育、群众体育三方面进行研究,纵向体育研究则是从体育发展历程方面进行的研究.通过历史与现状的研究,认为体育本体结构是"工具本体"和"心理本体",其秩序是"谁的问题"和"先后的问题".体育如何发展,必须解决体育本体的结构问题和秩序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创作思想上,"三吏"、"三别"都是围绕兵役问题进行构思的;在表现手法上,"三吏"、"三别"都寓主观感情于客观的叙述描写;在文学渊源上,"三吏"、"三别"都有继承与创新,都是新乐府诗.  相似文献   

10.
新人和提携过自己的前辈如何相处是门学问.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刘玫与同院教授汪海燕的"副会长之争"在此问题上提供了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11.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要贯彻和执行好“弱者优先”原则,首先要正确判定动作模式的“关键环节”与“薄弱环节”。为此,以原地纵跳动作为实例,阐述了判定“关健环节”与“薄弱环节”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之中的"意念"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意念"训练是一种心理活动,"意念"练习引起并加快生理变化,表现为身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机能能力的变化,这是"意念"的目的所在.它能促进身体健康,通过"意念"练习使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提高,以技巧制敌取胜的应变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3.
14.
现代社会的“明病”——运动缺乏症和健康透支现象在中年人群中有日益增多的倾向,论述了中年人“健康储蓄”的概念及内涵,现代“明病”的特征;中年人科学健身和进行体育健身消费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比赛和训练中,“时机”与“时机感”问题,始终成为教练员、运动员非常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6.
身体素质"隐形课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长达5年的研究表明,身体素质“隐形课程”符合学生身心要求和教育测量学要求,操作性强,便于推广,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积极性,经教学实验检验,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奥运争光计划"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越来越不协调,这主要是两个计划的内、外部构成秩序所造成。因此,对两个计划构造秩序的控制是关系到我国体育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研究它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12分钟跑和“YOYO”两种体能测试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魏安奎  房杰 《体育科研》2003,24(2):29-31
通过对“YOYO”和12 分钟定时跑体能测试方法的分析与比较,从足球项目的动作特点和能量分配规律上出发,说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采用“YOYO"测试法来评价他们的体能更加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吸收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和气功等文化精华,形成了一整套锻炼方法,具有保健、养生、增强体质和开发潜能的效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初学者对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很难理解,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从太极拳中的“力”与“劲”的关系、力学简析和强身作用几个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