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着四个问题: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供子女上学的能力弱;应试教育;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短缺;忽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发展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应以“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为方向,在改革中通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既是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的举措,又是创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特色的有力手段和途径。当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还存在诸多不足。校际课程开发是当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化途径,应注重课程管理的民主性,课程开发主体的“联动性”,课程资源利用的整合性,校际课程利用的充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地方课程是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安顿各民族文化的理想栖身之所。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地方课程开发应秉持“一”与“多”、“他文化”与“我文化”、正式与非正式、继承与创新、统一与差异并重等基本原则,以达成“多元一体,美美与共”的文化和谐与自觉境界。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着理论薄弱、认识模糊、能力欠缺等问题。少数民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实施.必须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注重咬流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建立适应地方教育需求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更能关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深层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培养学前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据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双重性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场域中,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模式举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相对于一般的地方课程而言,体现出鲜明的多元文化教育特点.以科目为主的地方课程模式,因其本身固有的局限,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难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课程价值.以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目标为导向,应以参与、活动、探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整合其他课程类型的"统合模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7.
广西崇左市是典型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确立多元文化课程观,建立实验学校,创建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共享信息库,用足用好各类资源,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引入院校合作机制等是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和“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理论基础,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可通过开展双语教育、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依托学校建立社区学习中心等三个途径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本文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必要性,揭示在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建设中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探寻二者有效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结构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程度不一,地区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严重不足等特点,从民族文化和地区发展的多元性出发,研究教育结构、教育资源配置和地方型人力资本投资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平等发展的角度.提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重心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大量增加地区发展所需特殊人力资本的存量,力图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构建协调的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元文化教育是地方课程特征之一,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可以把地方课程作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地方课程理论相结合不失为地方课程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李萃哲 《教学随笔》2014,(8):20087-20088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采用的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显现了一些弊端,少数民族一直接受的是主流文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也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不能很好的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按照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应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建设,形成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课程。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藏族地区,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对于更好地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传承藏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设计的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民族地区多元化课程设计是我国民族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在课程设计中应秉承“多元化教育”、“对话”和“本土化”多重理念;在策略上要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关注知识的构建过程,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关注和重视潜在课程,注意开发乡土教材。创设双语教学的课程务件。  相似文献   

14.
承德市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在这一地区,民族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仍不能适应这一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必须树立民族教育促进当地文化、经济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加大少数民族教育投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校的管理,提高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水平。积极鼓励民族学校开设民族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走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个方面;途径主要有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其政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方课程是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及学生发展需要,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优良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而自主开发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我国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政策、目标与内容等均有着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民族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最关键的是没有将学校教育之“根”植于民族文化之“土壤”之中。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于开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在我国民族地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策略包括在国家课程标准和各学科教材中反映多元文化的教育内容、跨省区联合开发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回族传统道德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及其地方课程开发理论。  相似文献   

19.
当前,力促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化建设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在民族文化课程化建设中熔铸民族团结教育更是民族地区学校发展的重要使命。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建设实际,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力争在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化建设中找到一条民族团结教育的新路子,以期对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长期的社会发展使少数民族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受传统宗教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的生活中还存在着灵魂观念,这种观念的存在,对人们的健康和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佤族的疾病观念的研究,认识到佤族由于受到鬼魂疾病观念的影响,他们对疾病的治疗是以祭祀仪式为主,通过叫魂、念咒、驱鬼的方法与简单的草药治疗结合,试图达到“神药两解”的作用。要有效地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健康状况,必须从文化的角度上下大力气,充分了解少数民族看待事物、看待疾病的观念,从观念上、文化上、行为上关注他们,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