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等负荷跑台训练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和皮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对照组和衰老模型中等负荷训练组,每组10只,6周后,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测定,然后检测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NO、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衰老模型组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NO、MDA含量分别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衰老模型中等负荷训练组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NO、MDA含量分别较衰老模型组明显降低;而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正常对照组潜伏期显著短于衰老模型组(P<0.01),衰老模型中等负荷训练组潜伏期显著短于衰老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中等负荷跑台训练可通过提高基底前脑海马/大脑皮质系统SOD的活性,减少NO、MDA的生成,达到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进而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磷钨酸(HPW)掺杂的二氧化钛(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利用SEM对样品进行表征,观察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并利用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评估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HPW的掺杂减小了TiO2纳米颗粒的粒径,有利于增大其比表面积,同时明显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自制阳离子聚乙烯醇为分散剂,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单体为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采用种子无皂乳液聚合法进行接枝共聚,制备出GMA交联阳离子聚乙烯醇接枝丙烯酸乳液(GMA-CPVA-AA);在单晶硅基底上形成共聚物超薄膜。用动态光散射仪、流变仪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粒度、流变性能和共聚物薄膜的形貌,讨论GMA对乳液的粒子形态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分为3组,每组8只,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加药组,建立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动物模型。对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损伤指数的计分,经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胃黏膜组织中HSP70表达变化;制备胃黏膜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安静组相比,运动对照组大鼠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HSP70表达稍有增加;加药组大鼠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不显著,HSP70表达显著增加;与运动对照组比较,加药组S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明显下降;HSP70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白术可以预防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其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胃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增强SOD活性和提高HSP7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长时间运动对线粒体膜Ca~(2+)—ATPase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等强度急性跑步和游泳后即刻制备之大鼠心肌线粒体,以反应体系中存在 Ca~(2+)、Mg~(2+)或无Ca~(2+)时释放的 Pi 来表示其 ATPase 活性,与安静组比较两者均有显著性增加,跑步组尤甚,运动组反应体系中无 Ca~(2+)时,线粒体 Pi 释放反而大于 Ca~(2+)、Mg~(2+)同时存在的量,跑步组亦尤甚。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公路挡土墙工程中,重力式挡土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支挡结构,但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看,该类工程往往存在着基底压应力分布不均,抗滑稳定性不足等缺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凹型墙卸荷板结构在公路重力式挡土墙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重力式挡土墙上增设凹型墙卸荷板,可以重新改变基底压力分布,有效减少挡土墙后回填土压力增加竖向稳定荷载,提高重力式挡土墙整体抗滑稳定性,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纳米纤维素主要来自于植物,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尺寸结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成为未来纤维素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综述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指出了纳米纤维素的主要研究基础和制备方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大鼠肝脏及肾脏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GSH-px活性及CAT活性的影响,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下机体自由基代谢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低氧训练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常氧训练组(living low-training low, LL)、高住高练组(living high-training high ,HH)、高住低训组(living high-training low ,HL)、低住高练组(living low-training high,LH)、高住高练低训组(living high-exercise high-training low,HHL).分光光度法测定组织匀浆液中MDA含量、SOD活性、GSH-px活性和CAT活性.结果:1)与LL组相比:各低氧训练组肝脏组织中SOD活性、GSH-px活性及CAT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或P<0.05);MDA含量也均显著性增高(P<0.001).2)与LL组相比:各低氧训练组肾脏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性增高(P<0.001);HH组和HHL组SOD活性、GSH-px活性及CAT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或P<0.05);HL组SOD活性及CAT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或P<0.05),GSH-px活性无显著性差异;LH组SOD活性及GSH-px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2)与LL组相比:各低氧训练组肾脏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增高(P<0.001);HH组和HHL组SOD活性、GXH-px活性及CAT活性及CAT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或P<0.05);HL组SOD活性及CAT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或P0.05),GSH-px活性无显著性差异;LH组SOD活性及GSH-px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01或P<0.05),CAT活性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高住高练、高住低训、低住高练和高住低训模式,均可显著性增强力竭运动后即刻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抗氧化能力,但仍无法彻底清除运动中产生的自由基,导致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损伤较常氧训练加重.低氧与运动对肝脏和肾脏组织自由基脂质过氧华损伤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期从事冰壶训练的专业冰壶运动员,采用实验对比方法,探讨长期冰壶训练对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效果及机制,进而探讨冰壶运动员技术能力提高与心率变异性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完善冰壶训练提供实验依据。将10名普通青年与10名从事专业冰壶训练5年以上的运动员进行心率变异性对照研究。观察运动员从事专业冰壶训练后安静状态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其具体分析包括:高频(HF),代表迷走神经活性;低频(LF),代表交感神经活性;低频/高频(LF/HF),代表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结果显示在安静状态下,冰壶运动员高频(HF)即迷走神经活性明显高于普通人,而低频(LF)即交感神经活性明显低于普通人,低频/高频(LF/HF)明显低于普通人,其机制可能是长期冰壶训练改善了自主神经功能,提高了迷走神经活性而降低了交感神经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2)腕骨【位置】在手掌尺侧,第五掌骨基底与三角骨间的凹陷处(如图41所示)。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补充左旋精氨酸(L-Arg)对力竭运动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的影响,采用大鼠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模型,测定了大鼠心肌乳酸(LD)、MDA的含量,NOS、ATPase、SOD的活性,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大鼠心肌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运动对照组心肌中的NO、LD、MDA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肌浆网Ca2 -ATPase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降低非常显著(P<0.01);(2)与运动对照组比较,运动用药组运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LD、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心肌NO含量、NOS活性、肌浆网Ca2 -ATPase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SOD活性升高非常显著(P<0.01),心肌结构损伤程度减轻.结论:补充左旋精氨酸能够延长大鼠运动时间,改善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结构损伤,消除大鼠心肌LD、MDA的堆积,提高心肌肌浆网Ca2 -ATPase和心肌SOD的活性,其中SOD活性的提高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有的射击运动员从事射击运动的时间并不长,他们在举枪时,枪支的稳定性就很好;而有的射击运动员参加训练多年,且苦练精神很好,枪支的稳定性却不好。这一事实表明,控制和保持动作稳定性的能力,特别是控制精细动作稳定性的能力是与先天素质密切联系的,这种能力对射手姿势动作稳定性的保持起很大作用,特别是对手枪慢射手意义更大。理论研究表明,上述能力与基底神经结(注)和小脑后叶的机能状况有关:基底神经节对运机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与随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中药黄芪对游泳大鼠糖代谢的影响,采用实验法检测大鼠游泳力竭时间、不同状态下大鼠骨骼肌HK活性、LDH活性、SDH活性、MDH活性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发现:1)两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比较B组游泳力竭时间明显延长(P<0.05).2)B组大鼠骨骼肌HK活性在力竭恢复12h状态下显著高于A组(P<0.05);LDH活性在不同状态下较A组显著升高(P<0.05),A组内大鼠LDH活性在力竭即刻时显著降低(P<0.05);SDH活性在安静状态下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组内在力竭即刻时降低(P<0.05);MDH活性在安静状态下B组显著升高(P<0.05),A组内在运动1h时升高、在力竭即刻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能够促进无氧代谢相关酶LDH和HK活性的升高,减缓运动过程中其活性的降低,提高机体无氧代谢能力;可以增加大鼠机体有氧代谢酶SDH、MDH的活性,减缓其活性下降速率及增加其恢复,维持更长的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14.
1,6-二磷酸果糖对游泳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 1,6 -二磷酸果糖 (FDP)对一次性游泳大鼠心肌组织磷酸果糖激酶 (PFK)、丙酮酸激酶 (PK)、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Na 、K -ATP酶的活性 ,MDA含量及血浆中谷草转氨酶 (GOT)、肌酸激酶 (CK)和血乳酸含量 ,以探讨FDP对大强度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代谢和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和对照组相比 ,服用FDP使大鼠安静时心肌PFK活性明显升高 ,运动中PFK维持在较高水平 ,PK活性无明显变化 ,Na 、K -ATP酶活性明显升高 ,运动时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增加的幅度下降 ,SOD活性无明显变化 ,安静时血浆CK活性降低 ,运动后血浆GOT和CK活性降低 ,服用FDP可使PFK活性升高更快 ,血浆中GOT和CK恢复加快。结果显示 ,FDP能促进心肌组织糖酵解代谢 ,对运动大鼠心肌细胞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能够促进运动后心肌细胞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谷氨酰胺及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液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大强度耐力性跑台训练SD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血糖(BS)、丙二醛(MDA)和全血血红蛋白(Hb)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训练组SOD活性和BS含量表现出适应性升高,而MDA含量和GOT、GPT活性有显著性升高(P<0 05)。服药训练组大鼠与训练组比较,SOD活性、BS、Hb含量显著升高(P<0 05),MDA含量,GOT、GPT活性显著下降(P<0 05)。笔者提示,大强度耐力训练对机体造成损伤的同时,适应性的提高了抗氧化酶活力和糖储备;Gln具有清除运动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和提高BS,Hb含量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1,6一二磷酸果糖对游泳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1,6-二磷酸果糖(FDP)对一次性游泳大鼠心肌组织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 、K -ATP酶的活性,MDA含量及血浆中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和血乳酸含量,以探讨FDP对大强度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代谢和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和对照组相比,服用FDP使大鼠安静时心肌PFK活性明显升高,运动中PFK维持在较高水平,PK活性无明显变化,Na 、K -ATP酶活性明显升高,运动时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的幅度下降,SOD活性无明显变化,安静时血浆CK活性降低,运动后血浆GOT和CK活性降低,服用FDP可使PFK活性升高更快,血浆中GOT和CK恢复加快.结果显示,FDP能促进心肌组织糖酵解代谢,对运动大鼠心肌细胞膜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促进运动后心肌细胞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观察不同负荷的游泳运动后雄性大鼠的T淋巴细胞活性变化及其与有关影响因素的关系,以期探讨所涉及到的各免疫指标变化的机制。实验结果:中等负荷运动能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毒活性、IL-1和IL-2的活性;力竭运动能降低T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毒活性、IL-1和IL-2的活性。运动对T淋巴细胞活性、NK细胞毒活性、IL-1和IL-2的活性的影响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免疫细胞之间的自身调节,也有激素和神经分泌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耐力运动对大鼠肾脏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测定大鼠在进行耐力运动前及运动后即刻、2h、4h及6h肾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LPO)、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变化表明,大鼠肾脏组织在运动结束后即刻LPO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升高不显著(P>0.05)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5)。运动后恢复期中,LPO呈现下降趋势,而SOD和GSH—Px活性呈现上升趋势,表明耐力运动提高了大鼠肾脏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了对抗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处于松辽盆地东南缘的凹陷区,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研究区以泉头组上段及青山口组为目的层,主攻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从地层结构来看,具有泥-砂-泥结构,可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场所,具备形成层间氧化带条件。盆地基底和蚀源区铀源条件较好,可为区内目的层提供较为丰富铀源,易于形成含氧含铀水。工作区内已施工的钻孔中,数据显示多数孔见有天然伽玛异常,其解译铀品位已达到或超过地浸砂岩型铀矿边界品位(0.01%)的要求。铀矿化多赋存于青山口组砂体内。  相似文献   

20.
内翻式落地足跖骨力学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足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跖骨在不同角度内翻状态下力学状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内翻态峰值应力集中于第五跖骨基底,体现了落地时前掌跖骨应力分布。该模型大致反映了足部结构在非正常落地时前掌支撑力学功能,并为损伤原理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