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编排了丰富的"助学系统"。教学中立足单元导语,有助于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梳理阅读方法,完善教学流程;善用各类提示能够助力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为阅读设置梯度任务,引领学生的阅读思路;活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源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在补足学生想象的同时,辅助学生达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选择材料的能力。这样教学,能够使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阅读链接”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着重围绕单元人文主题编排,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延展。文章以五年级教材中的“阅读链接”为例,以“助在课前”“助在课中”“助在课后”为阶梯,从多个维度探析教学路径,建构多元化且有探究性、思辨性、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言语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施东荣 《小学语文》2008,(7):125-126
“日积月累”是《回顾·拓展》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重要栏目之一,它们都是紧扣单元阅读重点而进行编排的:有的是呈现单元主题的拓展诗句,有的是名言,有的是成语,有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在教学时要好好利用教材,精心设计,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正>教材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了中国古典名著单元,本单元四篇课文均改编或节选于“四大名著”,在此基础上,“快乐读书吧”进行阅读延伸,引导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编者意图以课文做引线,引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学会阅读原著的方法,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教材将名著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如何上好名著导读课,  相似文献   

5.
“1+N”是指教师以教材中的文本为基础,教授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学生习得方法后,能融会贯通地阅读课外文本。现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较多童话阅读文本。作为阅读文本,童话是趣味盎然的,是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学生能在童话故事中找寻“真善美”,找寻“超能力”。文章基于童话文本的特性,将“1+N”教学法与童话阅读教学相结合,旨在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童话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邹华 《教师》2023,(30):129-130
<正>“习作单元”是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独立编排的特殊单元,以习作要素为核心,按照“阅读与表达并重”的原则,编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部分内容。“精读课文”注重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向作者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把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归纳梳理、提炼;“初试身手”根据提供的练习尝试运用方法;“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了可学可仿的习作范例,进一步感知方法;  相似文献   

7.
于思雨 《语文天地》2014,(33):43-44
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体裁,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有很多童话类课文。在低年级童话类课文教学中,我们应尝试通过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促进学生有兴趣解读童话,即依《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创设“演童话”“寓童话与游戏中”“编童话”的情境,通过创设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小学教材中的童话及其特点从所占比例看,童话故事占小学低年级课文总量  相似文献   

8.
陶莎 《湖南教育》2010,(1):31-32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有的是以文体形式编排,有的是以人文主题形式编排。以文体形式编排的教材,爱情自然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只能是将爱情诗编选在诗歌单元里,将反映爱情主题的散文编排在散文单元里,将描写爱情的小说编排在小说单元里。而以人文主题形式编排的教材,  相似文献   

9.
童话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学样式。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想象,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上,教师要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确定好童话教学的着力点;同时,要从创设童话阅读情境、建构童话阅读经验、鼓励童话创新表达等方面进行教学,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部编版教材专门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帮助,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语文的教材编排是以单元学习任务为核心驱动,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将语文的学习化作为一个学习项目。本文从部编教材的实际内容及学习要求特征出发,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论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阅读教学新方式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基础知识,一般是这样编排的:分编型教材,阅读、作文、汉语分开编排,各自组成独立的体系;综合型教材,有的写成知识短文,附在单元之后,有的在练习和注释中介绍。分编型教材的编排是符合分编特点的。综合型教材的编排还未能体现综合型的特点,比如一部分语文知识采取短文的形式,往往知识和训练结合不太紧密。综合型教材只有把听、说、读、写能力基本训练同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12.
H 版高中语文教材已经试行和实验了几年,并在第一轮试点后作了调整和修改。这是一套与以往教材有显著不同、有其鲜明个性特点的新教材。一、全新的阅读能力训练体例H 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以阅读能力的训练为主线,以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论性阅读三个层次形成坡度,序列清楚。以往的教材按文章体裁编排单元,H 版教材打破了传统框架结构,按阅读能力训练编排单元。1995年度开始使用的经过修改调整后的教材,能力训练的分布为:理解性阅读的教学任务由“语言的品味”“思路的探究”“主旨的把握”三个板块组成,共计12个单元,在  相似文献   

13.
<正>略读课文具有“半独立阅读”的性质,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几乎每个单元都编排有1~2篇略读课文,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凭借与抓手。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把略读课文中的“略读”与阅读方法中的“略读”混为一谈,以为略读课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略读,大致读懂文意即可,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美的发现”是冀教版七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美的发现”而编排。开头以罗丹的名言引入,提示了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了本单元有关一些写美景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这部分教材有2个“链接点”——“分享他人的发现”“,我眼睛里的美景”。“分享他人的发现”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去发现美,一方面提示了活动的方法——搜集图片或音乐、阅读有关写美景的书籍等。一方面提示了有关的表达美的方法——图文的形式或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等。“我眼睛里的美景”则提示学生…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分析】《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中外经典童话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童话故事。其中《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我国作家张天翼的作品。课文节选的是原作的开头部分,写王葆从小爱听宝葫芦的故事,希望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在这一部分,宝葫芦还未正式出场,留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并能激发学生阅读原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统编版教材以“主题单元”进行编排,但大部分老 师在教学时依然是以“篇”为单位,其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 性。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试图通过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研究,纵观整个单元的内容编排,在准确把握课文内在联系的 基础上,对单元进行有效整合。让层次不同能力不一的学生都 能得到发展,让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得 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凸显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教材基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编排方式,编排了由教学内容和助学系统构建而成的单元。从语文学习的过程来看,教材所展现的教学内容并不等同于学习单元,针对不同的学情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删减、调序,而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既可以依循教材的编排原则,也可以重新遵循不同的逻辑认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视域下,对单元课文内容重新组建和运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除了编入四个阅读策略单元,还编排了批注单元。批注单元的“多阅读策略教学”,先要解读教材,梳理学生已经学过的、与批注单元匹配的阅读策略;在此基础上,立足单元内容,给批注单元划分课时,通过教师示范、教师指导、同伴互助和独立运用,有序实践“多阅读策略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教材首次在小学三至六年级上册编排了以“阅读策略”为中心的教学单元,这些单元统称为“阅读策略”单元。这些具有特色的单元自从小学《语文》教材使用开始就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并对此加以研究,这样的单元设置与传统的阅读板块有所不同。以“阅读策略”为中心组成的单元具有更清晰的教学目标、相互衔接的教学内容,而且每个策略的难度都是层层递进的,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语文阅读的关键能力,助推其阅读素养的稳步提高。因此,笔者在收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从“预测”策略单元教学、“提问”策略单元教学和“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语文助学单设计必要性体现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双线组元”编排方式的要求,传统助学单与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脱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与项目化学习匹配的情境化助学单、基于“大任务”的单元整体架构助学单、学生学习支架设计为例,阐述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语文助学单设计策略。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语文助学单设计价值体现在:通过单元语文要素的统整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学习支架,助力学生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对助学单的持续探究,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