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篮球无球移动技术的身体 平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篮球技、战术的发展和比赛规则的不断修订,比赛攻防速度和节奏越来越快,紧逼和贴身的大量运用,使身体接触更加频繁,对抗更加激烈。这对运动员运用移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比赛中控制好身体平衡是完成各种移动技术的保证。对现代篮球无球移动技术身体平衡的研究,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移动技术的本质规律,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运用无球移动技术。1特点从身体平衡角度来看,无球移动技术动作包括静态平衡和稳态平衡。在篮球运动中,相对人体的位移与一定时间内人体的体姿不变,平衡表现为一种静态,称为静态平衡。运动员在…  相似文献   

2.
<正>一、平衡动作在教学中的价值在教学中的平衡是身体在特定空间环境下保持稳定姿态的一种能力。如,篮球变向运球突破是力量与速度支配下、身体重心快速移动下平衡与控制身体变化的能力,运球起跳投篮需要空中滞空时身体控制平衡的能力,足球传球或射门都是单脚支撑下身体瞬间平衡控制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通过多种练习手段建立学生身体与技术动作之间的平衡是为学生技  相似文献   

3.
网球击球步法移动中相关肌肉群做离心收缩减慢特定肢体动作速度,为击球准备合理的解剖姿态、保持身体平衡和预防肢体损伤的能力成为网球专项减速能力。肌肉离心收缩产生的减速效应是网球击球和移动技术中的核心要素,良好的减速能力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改善击球效果以及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网球体能训练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运动员的直线加速能力上,大大忽略了减速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查阅最新国内外网球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减速能力在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中的重要性及其功能,并介绍了减速训练的若干训练手段,以丰富网球的专项化体能训练体系,使训练更加贴近网球比赛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脚功是指篮球运动员经过专门训练后,双脚自由支撑和改变身体在地面与空间的位置,维持身体平衡的特殊移动技能和能力的总称。篮球攻守技术以及各种攻守战术配合,都须借助脚步移动的协同配合。脚步移动是从事篮球活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对运动员全面而扎实地加强脚步基本功训练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应重视从青少年抓起。脚步移动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时间,空间的主动和优势。而衡量运动员这方面训练水平的高低,就在于他们掌握脚步蹲、蹬、跑、跳、停、转、滑等专门动作的数量、质量以及在实战中运用的能力和所反  相似文献   

5.
跳远最后两步助跑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跳远是后两步助跑过程中身体重心在三维空间移动研究,揭示跳远最后两步助跑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最后两步助跑中,身体重心的水平过度分别下降3.2%和4.6%,身体重心在垂直方向移动距离分别降低约4%和10%,身体重心在左右方向的移动变化也显示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6.
提高篮球运动员滞空能力的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滞空能力是指篮球运动员跳起腾空过程中,控制身体平衡和身体重心转移的能力。一般表现为移动中和腾空时控制身体平衡和伸展幅度的技巧熟练程度。例如,空中灌篮、补篮、抢篮板球、突破分球和跳传球等技术动作。优秀的篮球运动员都具有极强的空中控制球的能力,篮球巨星“空中飞人”乔丹在空中飞行灌篮的动作充分展示了篮球运动在空间、时间和地面的有机结合,是滞空能力的完美体现。滞空能力的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和提高的基础,它的提高是以良好的专项素质和球感为基础的。关于提高爆发力、腰腹力量的徒手或利用器械练习方法很多,这里仅简单介…  相似文献   

7.
运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世纪部分NBA顶尖中锋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攻能力及防守能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锋技术能力与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联系紧密,现代篮球运动攻防转换速度加快的趋势下,要求中锋运动员应具备更强的移动进攻能力,防守中更强调空间掌控能力,旨在为我国篮球中锋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灵敏是指在不损失身体平衡、力量、速度或身体控制的情况下改变方向的能力。改善灵敏与个人时机、节奏、移动的发展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动作技术分析法,从脚步移动、控制支配球和手、脚、身体的协调配合三个方面对胯下变向运球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胯下变向运球技术在以上三个方面练习时需要掌握的技巧和身体的用力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28名高大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研究发现,高大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同普通运动员具有明显差异的同时,在身体机能上并没有表现出同其他运动员的区别.在运动素质方面,研究对象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水平.但是在立定跳远和V字移动等方面水平不高,副攻运动员的卧推和负重深蹲较差,说明高大运动员应加强在移动能力、力量素质等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3000米、5000米以至更长距离项目的训练中侧重于身体机能及专项能力的培养。然而,跑的技术在现代长跑运动中仍然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最后阶段(1000米~1250米)更为突出。本文拟就基本技术的训练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加拿大的著名长跑教练赫伯格、斯劳卡姆和英国的詹姆斯在70年代初就指出:长跑中身体重心过分垂直的移动会构成一种低效  相似文献   

12.
<正>拳击对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拳击的教学与训练中,移动打靶是一种基本的训练方式。移动打靶训练不仅能够提升运动员的击打技能,而且能够降低身体的损伤概率。本文在分析移动打靶在拳击训练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打靶在拳击训练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提高移动打靶的应用水平,提升移动打靶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澜译 《游泳》2006,(1):42-43
花样游泳身体姿势的重心在我们自然站立或平躺,两臂位于体侧、双腿伸直的情况下,身体的重心位于骨盆区,当身体的某一部分移动或身体某部分肌肉用力时重心随之移动。花样游泳要求身体姿势正确、水位高,当我们转换身体姿势时重心随之移动,例如,从仰浮到单芭重心随之改变,这  相似文献   

14.
刘勍虎 《中华武术》2010,(10):50-51
滑步推铅球技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身体移动决、重心起伏小,滑步结束后要使身体处于最后用力的最有利姿势,也就是超越器械的动作姿势。滑步技术动作过程的要点有四。(以右手持球为例)  相似文献   

15.
平衡从“头”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球运动中控制身体平衡是技术得以正常发挥的重要前提。在运动中身体总是在寻求平衡来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而头部姿势的改变往往是新的平衡的开始。 根据运动生理学状态反射的原理可知,一旦人体头的位置发生改变,相关的肌群张力会反射性地发生变化,使身体保持平衡,并且便于人体向着头部转动的方向进行移动。由此可见,头部的正确方位对完成正确的运动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人体在大脑皮质作用和调节下,对状态反射是可以控制的,所以有效地控制头部移动是创造良好平衡的先导。另外,必须明确的是头部的移动幅度和快慢是为了配合身体其他部  相似文献   

16.
触摸与限制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蹲踞式”起跑是快速跑技术构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影响快速跑成绩的一项主要技术要素,是快速跑技术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就“蹲踞式”起跑技术的目的和任务而言,是指应用符合人体重心移动规律,采用某种身体姿势,使人体摆脱静止状态获得最大动能的行为方式。因此,能否掌握和应用正确的技术动作,对初学者来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人体重心移动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根据人体重心移动规律,即人体某部分位置的改变,人体重心移动方向与该移动方向一致,甚至可越出体外之规律,应用不同的身体姿态会产生不同的动力效果的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学会双人前滚翻与后滚翻的基本方法,不仅有利于发展中学生身体的柔韧、灵敏和协调等素质,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及平衡器官的功能,提高控制身体重心移动的平衡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8.
金路  丁永振  陈功 《网球》2010,(5):110-111
练习一:与教练一起移动选手与教练面对面隔着发球线准备。教练可随时改变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动,选手要跟住教练,如同教练的影子一样。要求只能用滑步进行平行移动,重心降低,双手微张保持身体平衡。这项练习可以提高选手的预判、突然反应、迅速变向等能力。  相似文献   

19.
摩登舞技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控制身体重心的不断转换,整个形体在惯性中移动,形成移动惯性流量。形体移动惯性流量的形成,关键在于身体躯干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由肌肉收缩牵引骨骼来带动腿脚移动实现重心移动到位。在此过程中,身体躯干主导着重心转移,腰胯稳固形成移动的枢纽,脚底联动实现重心的平衡转移。  相似文献   

20.
摩登舞技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控制身体重心的不断转换,整个形体在惯性中移动,形成移动惯性流量。形体移动惯性流量的形成,关键在于身体躯干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由肌肉收缩牵引骨骼来带动腿脚移动实现重心移动到位。在此过程中,身体躯干主导着重心转移,腰胯稳固形成移动的枢纽,脚底联动实现重心的平衡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