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FDI区域投资较为集中的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利用1999-2006年福建省26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从总体上估算了FDI对福建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制造业整体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和影响程度是显著积极的,溢出效应受到行业的技术水平、外资战略或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来源FDI在华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孟亮  宣国良 《科研管理》2005,26(5):115-120,114
本文使用中国各地区相关数据,分析了不同来源FDI在我国工业部门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差异。发现在总体层次上,港澳台外资产生了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而其它外资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程度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发现只有在经济发达地区,港澳台外资才产生了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得益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FDI的大量流入,外资技术的溢出效应对中国行业获得技术进步具有积极作用.然而,FDI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从FDI溢出效应和经济增长理论出发,通过对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的研究,比较分析了各区域在利用外资溢出效应对各自经济发展贡献的异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FDI影响我国内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统计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角度分析FDI对我国内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FDI对我国内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挤出效应与溢出效应同时存在,总体上溢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FDI对内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外资部门时内资部门的市场挤占不容忽视,产业内外资利用的技术结构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5.
作为吸收FDI最多的行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FDI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本文在计量模型中设置虚拟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使用224个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省际面板数据,探讨从1999年到2006年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以及FDI对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其他地区的影响的区别.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存在较为明显的溢出效应;FDI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在其他要素投入(包括FDI)相同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地区的发展明显快于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6.
周杰琦  韩颖  林洪 《软科学》2016,(1):76-80
在Antweiler分析框架基础上,引入FDI技术溢出、自主技术创新及对外资技术的吸收能力三种影响环境质量的技术因素,将FDI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分解为规模、结构及技术溢出效应,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同时通过不同的样本、工具变量策略和估计方法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无论从全国还是高排放区域来看,FDI降低了工业CO2排放效率,但有利于提高低排放区域的工业碳排放效率,进一步测算表明这是由不同地区FDI的规模、结构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之间的强弱关系所导致。此外,目前中国外资利用水平与以环保为目标的最佳水平之间尚有差距。以上结果意味着应引进掌握环保技术的外企,推行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绩评价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中国35个工业行业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总体FDI及不同来源地FDI对我国工业部门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FDI对内资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行业问溢出效应,其中,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外商资本均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行业问溢出效应.同时,总体FDI和港澳台资本均不存在显著的行业内溢出效应,而其他外商资本则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明显的负向行业内溢出效应.当进一步考察外资来源国差异是否导致其对资源密集度不同的产业有不同影响时,发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外商资本均带来了显著的行业间溢出效应,而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港澳台资本和其他外商资本均不存在显著的行业间溢出效应,且其他外商资本带来了显著的负向行业内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不同特征FDI的溢出效应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周燕  齐中英 《中国软科学》2005,22(2):138-143
在中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流入中国的FDI中又有近2/3左右流入中国的制造业的情况下,本文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比较区分了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溢出效应。分别研究了不同类型的FDI(来源于香港、台湾和澳门的FDI和来源于西方国家的FDI)对当地企业产生的不同影响、当地不同类型的中国企业从FDI外溢效应中受益程度的差异、外资参与程度的不同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概念,从竞争效应、合作效应、人力资本流动和产业关联效应四个方面系统分析FDI技术溢出的产生机制,发现FDI主体特征、溢出渠道、国内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金融支持水平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最终提出FDI技术溢出效应提升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运用DEA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我国制造业28个分行业的技术升级情况,利用2002—2015年制造业行业层面数据,进一步实证检验了FDI技术溢出和自主研发对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FDI技术溢出和自主研发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升级有正向影响,自主研发对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强于FDI;FDI技术溢出对制造业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多是由前向关联促进技术进步带来的,且FDI技术溢出存在门槛效应,当消化吸收能力增强时,FDI的水平和后向溢出效应随之增强;分组回归结果表明,不同形式FDI技术溢出在异质性行业中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林进智  郑伟民 《科研管理》2013,34(11):27-35
实证分析FDI于1996—2008年在我国信息通信行业的溢出效应,证明FDI促进了内资的技术创新,而FDI和内资的技术创新都提高了内资的生产效率。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内资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显著,即FDI对内资效率的溢出效应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促进内资技术创新实现的。FDI不同参与形态对内资技术创新和内资效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是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可忽视。以1999—2012年我国37个工业行业为样本,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FDI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直接效应和产业内技术溢出效应,并划分高耗能产业组和低耗能产业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高耗能产业组下降幅度较为显著;FDI对碳排放强度降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低耗能产业组相比,高耗能产业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更大;在技术溢出路径上,FDI主要是通过降低工业行业能源强度从而对碳排放强度发挥作用,但能源结构这一渠道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FDI与武汉市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做了实证研究,发现FDI对于武汉市的经济增长并未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FDI对于武汉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没有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外资对于武汉市的较低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整体上来看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较低,外资产业流向和劳动力素质等原因是其技术溢出效应偏低和要素生产率不高的原因所在,最后,本文给出了武汉市外资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晓波  黄娟 《科研管理》2007,28(5):18-24,51
本文从技术体制这个新的视角,分析了影响FDI行业内溢出效应以及FDI技术扩散的因素。基于对我国28个制造行业1999年到2002年面板数据的计量统计分析,得到结论:对于FDI总的溢出效应,行业技术机会越少、知识基础越倾向于应用科学、行业的技术轨道流动性越弱,FDI溢出效应越容易发挥;当地企业的吸收能力对FDI溢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新独占性和外部知识可获得性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在本文的统计结果中并不显著。而技术体制对FDI技术扩散的作用则略有不同:技术机会、创新独占性和技术轨道流动性的反向作用在统计结果中十分显著,其他技术体制因素对FDI技术扩散的影响在本文的统计分析中没有得到体现。这一结论对我国的引资和我国本土企业的技术追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内资经济“异质性”视角出发,利用2000-2007年江苏省分行业面板数据,动态考察了FDI对江苏内资企业的行业内与行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FDI的进入,对江苏省内民营企业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而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却不显著,FDI通过后向关联溢出促进了民营企业产出的增长,但对国有企业产出增长的影响却为负.其原因在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不同的产业选择与产品定位.后向关联溢出是比水平溢出更重要的溢出途径,民营企业是比国有企业更重要的技术溢出的吸收主体.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9-2006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水平溢出效应和垂直溢出效应同时进行了检验。为了避免外资测度变量选择的偶然性,本文分别选择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数比重作为外资测度变量,以考察外资溢出效应发生的不同途径。检验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水平溢出效应、后向溢出效应和前向溢出效应,而且水平溢出效应和前向溢出效应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双向FDI协调发展促进中国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行业低碳发展。文中利用34个中国工业行业2008—2020年数据,对双向FDI进行耦合协调发展测度,并选取技术创新和收入水平作为中介变量,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来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技术创新和收入水平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中均存在显著的负向部分中介效应;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中存在双门槛效应,且作用方向为负。因此,要积极发挥双向FDI协调发展的技术溢出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且合理改善收入水平,增强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利用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完善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力度,有效推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测算模型,估计了基于货物贸易、FDI和服务贸易渠道从OECD成员国有效外溢到中国的环境技术知识存量,并建立1999—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并测度国际性环境技术知识的局域溢出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从当期溢出效应来看,货物贸易、FDI外溢环境知识存量对中国整体环境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服务贸易外溢渠道在局域内和跨区域间表现出强烈的溢出反差且总体上具有不确定性;从滞后溢出效应来看,估计结果与当期溢出效应结果类似,但滞后跨区域溢出效应显著度有所降低;从不同环境技术领域下的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来看,气候变化减缓技术与“三废”治理技术领域的估计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外资渠道对中国“三废”减排技术进步没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FDI技术溢出的渠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业务关联、人才流动、示范与竞争;分析了影响FDI技术溢出的一般因素,及影响我国技术溢出的特殊因素.最后,针对特殊影响因素,提出有效提高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前瞻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构建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的整合框架,探析基于吸收能力门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溢出机制;收集中国高技术产业2000-2016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测度产业集聚与FDI溢出效应大小,检验并测算其各自的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1)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大于FDI的溢出效应;(2)追赶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跨越特定门槛,才能有效利用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溢出;(3)研发经费与研发人员引致的吸收能力门槛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吸收能力、促进并利用技术溢出的有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