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先探讨“声训”的内涵及性质问题,然后将《释名》的训释条例归纳为六个方面.认为《释名》是一部以声训为主而兼用了义训、形训的语源学专著.本文还对“声训”和“因声求义”的关系进行了辨析,认为“声训”是一种训释条例,其表现形式多为判断式,而“因声求义”则是一种训诂理论和方法,其实质是“就古音以求古义”,其运用主要是破假借以求本字,探寻连绵字的流变,确认字词的同源、同族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训诂学中对训诂的条例分为三种,分别是形训,声训,义训。它们对于分析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训诂的条例中的形训可谓以形说义,声训可谓因声求义,义训可谓连类明义,这三种训诂条例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汉字的含义的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义训是传统的三大训诂方法之一。它在传统训诂学中虽和形训、音训并列,却无疑占据着中心地位,因为训诂的目的就是要探索和解释语词的意义、探究其因果渊源、说明其孳生流变,训诂始终都是以语义为中心进行的。意义是语词的内容,文字和声音是语义的形式。运用形训,是从分析文字形体(或云语言的书面形式)入手探究词义,所以称作“因形索义”;运用声训,是从探究语音关系(或云语言的口头形式)入手探究词义,所以又称作“因声索义”,两者的最终落足点都是弄清语义。可见义训作为直接从词义本身的运动规律来探究词义的方法就更是训诂的主体方法了。黄季刚先生把传统训诂归为四类:一曰“本有之训诂”,即探究词的本义;一曰“后起之训诂”,即探究词的引申义和转化义;一曰“独立之训诂”或“说字之训诂”,即探究一个个语词的各种义项之间的关系;一曰“隶属之训诂”,即探究置身于语文之中的具体语词的具体意义。其中包括了形训、声训、义训三大方法,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殊途同归的意思。这也表明:三大方法事实上是不能绝对割裂开的。  相似文献   

4.
李金秋 《文教资料》2013,(14):19-20
汉字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由此产生了三种传统的训诂方法:形训、声训、义训。孙雍长先生以清代学者王念孙先生的观点为立论根据提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由于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因声求义"的方法又有一定的时代的局限性,声音是依附于形体的。所以孙先生的这一观点过于绝对。  相似文献   

5.
声训,仅仅是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某一词语所代表的客观事物最初的命名立意之义的一种训诂方式或训诂条例。声训产生与初步发展于周,秦时代,大盛于两汉,魏晋,唐代以后渐微而趋于消失。声训在《说文》中的运用不乏其例,但远未达到“什九”或“十居七八”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近人黄侃述说:“只以其观念相同,可以相训,而非完全之训诂也。完全之训诂必义与声相应。而古书说解不能完全为声训者,或从其便,或不知得声之由来耳。若《说文》义训只居十分之一二,而声训则居十分之七八。……惟声训乃真正之训诂”。又说:“《说文》列字九干,以声训者十居七八,而义训不过二三,故文字之训诂必以声音为纲须,然则声训乃训诂之真源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笔者以为黄氏之说是有问题的,一是不审声训产生根源;二是,依据《说文》声训之多作为根据,不察《说文》声训的谬误;三是,本末到置,把声训和义训讲混了。为确正声调不妥,愿借此文,陈述鄙见,以求教同人。  相似文献   

7.
因声求义,从语音来训释词义,是训诂学上常用的方法之一。戴震认为“故训声音,相为表里。”阮元也认为“义以音生,字从音造。”王念孙强调指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际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絜其纲。”黄侃先生也说:“文字之训诂,必以声音为之纲领。”这些反映了清代和近代学者对声音问题的极为重视,说明因声求义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形训异议     
形训和声训、义训平列,它是一种说明被训释字结构理据的训诂方式,有提示该字所代表语词本义的作用。把形训这种训诂方式和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混为一谈,以致训诂学界对形训的理解各执一端。  相似文献   

9.
肖莉 《现代语文》2006,(7):89-89
我国传统的古文训释方法有形训、音训、义训.形训即"以形求义",指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探求其意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其代表.音训即"以音求义",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被释词的意义,东汉刘熙的<释名>是运用音训的专著.  相似文献   

10.
训诂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形训,一是声训。形训就是所谓“据形求义”,即根据古汉字的形体构造来寻求字义。形训的依据是汉字的表意性,即之所以能够运用形训是由汉字的形义统一的造字规律决定的。形训也有其局限性:字形只是文字的外在形式,声音才是文字的内在形式。所以,训治不能总拘泥于字形,而应从内在形式——语音方面下功夫。声训就是所谓“因声求义”,即是通过寻求词语的语音联系来探求和解释词义。声训的理论前提是“音近义遗”,但是音近义通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种音近义通的原则是不是适合于语言的整个范围呢?因此,本文试…  相似文献   

11.
对于现代汉语里的"谷"和"穀"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谷"只是一个读音和"穀"相同的"穀"的简化字,在词义上它们毫不相关。然而事实上它们在词义上是关联的。"谷"和"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简化字和被简化字的关系,"谷"除了读音和"穀"相同外,还具有"穀"的一系列词义和用法,在"穀"的词义和用法上它们是同义词。  相似文献   

12.
汉字中的指事字数量较少。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列出了125个指事字,并将这些指事字分为纯指事字、象形兼指事字、会意兼指事字、形声兼指事字四类。但其目录所列的一部分指事字与正文所释有相悖之处,我们将把这些指事字分别罗列,加以整理,并对其进行辨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在日本影响最大的“竹内鲁迅”为中心,讨论日本在传播和研究鲁迅的过程中,是如何对鲁迅进行多重解读,从而不仅将鲁迅定位为中国近代文学的起点,同时也将“鲁迅的问题”,即中国面对世界化和近代化的问题,转化为日本自身“同构”而“异质”的问题进入讨论。  相似文献   

14.
“假借”和“通假”是有关汉字用字现象的常见术语。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同音字或音近字相替代。然而其替代的性质并不相同。“假借”相对“本字”而言、“通假”相对“正字”而言。它们分别是从文字学和训诂学两个学科的不同视角看问题的结果。从具体实例看,两者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逻辑关系上部分属不同的层面,不应把它们视为同一现象的具有互补关系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士”的结构是十和一。性情是生命的两个方面。申和神同义。“王”的结构是一和三,一象征王权,三是天地人。“言”字从口从辛,辛是罪的意思。“德”与得同义。“义”是指礼。巫是向神致问的人。  相似文献   

16.
《广雅疏证》以类比手法说明的被释词与解释词之间音义关系的情况,包括:被释词与解释词之间存在词义引申关系、一声之转关系、两个被释词音近则共用一个解释词的义同关系,以及类比词前后的被释词相同或属于同一义类则其解释词相同或义同义近、被释词音同音近则其解释词义同义近关系。  相似文献   

17.
清代钱绎《方言笺疏》中的“古同声”是用来沟通两个或两个以上被训词意义关系的声训法。“古同声”具体表述形式大同小异,但其涵义基本一致。大多数“古同声”具有比较近的语音关系。这说明钱氏运用“因声求义”这一理论武器进行训诂实践,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从“X儿”产生理据上分析“儿”的性质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分析“X儿”里“儿”(指词缀)的语音、语法、语义等情况。还是从“X儿”产生的理据上分析,都证明“儿”是一个语素。从“X儿”中“X”的词性情况和“儿”在“X儿”中的语法作用以及“X儿”的整体功能等方面分析,“儿”具有如下作用:即语音标记作用、语法标记作用、语用标记作用和语义标记作用。上述作用往往交叉使用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孟子》"天下之言性"章,历来存在不同的解释,这也成为后人理解孟子"性善论"的一大难题.理解这段文字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文中"故"和"利"的确切含义.近来出土的文献,不但没有使该问题得到解决,反而加剧了这场争论.本文主张,只有兼顾训诂与思想史两个视角,把此问题放到孟子性善论的整体框架下讨论,才能发现解决该问题的新思路.当时,对"性"的一般界定是"生之为性",这也应该成为准确解读这段话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本指出朱骏声《说通训定声》以“右说”为起点,针对汉字形声字声符兼义的现象,创造字根排列法,用以探求词和词义之间的语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