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颜元一样,梁启超把矛头指向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认为八股取士制度已然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成为禁锢中国人智慧的一大枷锁,但不同的是,梁启超不仅撰文“炮轰”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更是明确提出了他的改革设想。教育其实是一种“收效纯在将来”的长远事业,是不可急功近利的,而教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制造国民”,通过“制造国民”来改造国家。梁启超不仅具有高超的教学、演讲才能,也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他也因此在当时的青年学子中极具影响力,他的学说也深深影响了一代人。  相似文献   

2.
2005年,对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有着特殊的意义。100年前.中国“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彻底废除了。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中国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代表人物。综观他一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维新教育是他维新变法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教育制度、教育行政管理、义务教育、女子教育、教育经费保障、师范教育、教育科学化等方面的一些思想 ,对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他在这一历程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一、近代教育制度化的先驱者变科举、兴学校。梁启超对科举制度的腐朽性作了深刻的揭露。他说 :“八股取士 ,为中国锢蔽文明之一大根源 ,行之千年 ,使学者坠聪塞明 ,不识古今 ,不知五洲 ,其弊皆由于此。”“科举…  相似文献   

4.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达到了中国文学史上讽刺艺术的高峰。所谓“儒林”,读书人也(士人)。所谓“外史”,“原不居于正史之列也”。《儒林外史》中,通过对八股取士和举业至上的反思,揭开了科举制度的溃疡面,对科举制度统治下的儒林群像和儒林心态作了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5.
这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第100个年头。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令人颇感苦涩的问题:“中国古代科举尚且能大致体现社会公平,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做不到吗?”  相似文献   

6.
石焕霞 《考试研究》2009,(3):104-117
1900年庚子之乱,清政府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清末新政”,从政治、经济到教育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变革,科举制度的改革也在其中。1901年清政府下达了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以及停止武科考试的上谕。因此,1902年的乡试成为科举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次实战。顺天乡试系全国之观瞻,却因为庚子之乱贡院被毁,不得不借助于河南省的乡闱。所以,此次乡试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面相,成为探究科举制度废除前夕世人真实心态的一个绝佳的风标。  相似文献   

7.
明清以降,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科举制度愈益显示出它的腐朽性,逐渐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大祸害。至清末,改科举、兴学校,成为思想文化领域内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和西学的不断传播,由于戊戌维新运动的冲击和以孙中山为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日益高涨,终于迫使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度。现将清末改革和废除科举制度的斗争简述如下。 (一) 沿袭明朝的清代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的方法,名为“代圣人立言”,实则束缚人心,使广大士子的视野囿于四书、五经等几部儒家  相似文献   

8.
高三《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提到的关于“科举制度”方面的内容有:第一,“唐进一步完善了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科最为重要。”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茫然的感觉,隋为何开创科举制,唐发现有那些弊端需要加以完善?第二,“王安石变法时,对科举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课本只提到学校改革,没有提到科举改革,师生都无所适从。第三,“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实行八股取士制度。”八股是一种什么格式,师生看似明白却不明白。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很有必要对这方面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用考试选拔…  相似文献   

9.
科举制度为儒生们提供了步入上层的机遇,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界限,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然明清以降,以八股取士,内容限于《四书》、《五经》,程式拘于八股,科举的落后性已暴露无遗。《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都对之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揭露和鞭挞。从此切入,  相似文献   

10.
民族危机孕育了梁启超自觉的历史教育意识,推动他开拓了近代历史教育的道路。梁启超以“新民”和提供“国民资治通鉴”为目的,以近代报刊为推行历史教育的主要手段,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近代观念传达给国人,以期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这种历史教育思想孕育着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雏形,顺应了中国社会与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要求。虽然它还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显示了很高的社会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1.
皮锡瑞较早认识到国家富强的根本,不在选拔任用人才,而在大兴教育、培植人才,因此对八股取士制度十分不满, 对兴办新式教育生出浓厚兴趣。戌戊变法期间,他极力推动湘赣两省废除八股,改革书院;在清末新政中,他更积极参加湘中兴办新学,为湖南教育的近化代做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只要世界上有假的、恶的、丑的事物,就必然会有讽刺和讽刺文学与之俱存。在中国文学史上,《儒林外史》以其讽刺艺术的卓绝成就而独树一帜,鲁迅对之评价很高,说“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①它所以成为中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是与作者吴敬梓的进步思想,他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腐朽反动的切齿憎恶,对官场黑暗窳败和官吏的昏庸卑劣的十分厌弃,对封建礼教的虚伪和世风浇漓、江河日下的强烈不满分不开的。他的讽刺,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他所  相似文献   

13.
黄炎培(1878-1965)是近现代史中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从前清举人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中担任第一任人民政府的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九一八”东北沦陷后他看到教育一时难以挽救中国,于是“投笔从政”,参加了国民党的国民参政会,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同盟和以后的中国民主建国会,希望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建立第三种政治力量来调解国共间的矛盾。但在八年抗战期间,他在抗战后方也从未停止过他的教育事业。1917年,他和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以及政界蔡元培、张謇、梁启超、伍廷芳、宋汉章等在上海创建了中华…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张謇对中国近代教育的突出贡献,既体现在他们相似的教育活动上,也体现于他们不同的教育实践中。梁启超对“新民”教育观的打造,彰显出理性的光芒;张謇对近代南通教育体系的创立,凸现出实践的魅力。梁启超启蒙教育的全面开展,为国民性改造打开了一条通途;张謇实业教育的全面实施,为实业人才的培育树立了典范;梁启超转战全国,四处办学,显示出他兴学活动的广博特征;张謇立足南通,辐射东南.体现了他有序发展的办学思路。梁启超于理论上的引导和宣传,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启蒙家;张謇在实践中的创新和贡献,同样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实绩最显著的教育实践家。  相似文献   

15.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以前所未有的火力猛轰明清的科举制度(即八股取士制度),深刻揭露这种制度对文人学子心灵的扭曲和毒害。小说家吴敬梓在开篇第一回“敷陈大义,隐括全文”中便借王冕之口发出了“一代文人有厄”的呐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对中国现代教育事业有开创性和全面性的贡献。在时间上,正处于新旧社会转换时期,梁启超为了变法,大力抨击科举制度,为创办新式教育不遗余力。在范围上,他所关注的不是仅一两个学校或某些地区,而是全国乃至包括海外华人。在教育的层次上,他关注的不是仅限于学校教育,而是集专门政治教育及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为一体。在活动的方式上,他既办学,又授课,既从事教育实践,又在教育学上有着可贵的理论建树。  相似文献   

17.
宁都“易堂九子”领袖魏禧,既是饮誉海内外的清初散文巨擘,又是一位有名的教育家,他主持的易堂与南丰程山、星子髻山,被称为“江西三山学派”。他在家乡翠微峰顶结庐讲学,从事教育实践近三十年,在教育思想上有独特的见解,在教育实践上有丰富的经验,现概述如下: 一魏禧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青年时代写的《制科策》中。在这篇文章里,他在抨击八股取士的弊端之后,指出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有身登甲第年期耄,不识古今传国之世次,不知当时  相似文献   

18.
自从有了科举,便有了“八股”,至今也没有人否认“八股取士”对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谓破题、承题、起讲、入手等已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在清朝末年废除了“八股”,但随后出现了“洋八股”、“党八股”,而后又出现了“帮八股”、“学生八股”、“教八股”等所谓的“现代八股”。  相似文献   

19.
一、典型误区1.价值认知误区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诗文教育的传统,孔子曾有“不学诗,无以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训示,后来甚至形成了延续一千多年“以诗文取士”的科举制度,“诗书继世长”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价值确认,语文教育的价值在农耕文明时期可谓达到了极致。中国在步人工业文明、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理性主义思潮泛滥,其最有力的表现是科学和技术。  相似文献   

20.
我国隋唐以后,废除了以推荐为主的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打破士族垄断,改行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这种制度从较大范围内选拔官吏,使得处于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得以晋身,在其前期未始没有一些进步意义。但宋代以后,科举考试都用儒学经义;渐渐显出它禁锢思想的弊端,明清两代规定考试题目必须是《四书》的文句,文章的格式必须是八股文,于是科举制度成为知识分子的牢笼。明清两代虽然也有不少有才学的知识份子,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但是,长达六百多年的时间,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没有留下一篇有价值有影响的八股文章。因此,揭露八股取士的科举制的弊端,抨击其罪恶,都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