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因素是牧区发展的新支撑要素,牧区有可以开发利用的丰富的人力资源,新牧区建设应该重视解决人口发展问题。内蒙古牧区人口问题是多元、复杂的,牧区人口质量较低,其消极影响日益显著,牧民家庭致贫过程复杂化,人口结构不合理阻碍牧区人地关系协调,牧区人口流动缺乏积极的、多样化的政策支持。牧区人口发展应实施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控制人口增长为辅的质、量兼顾发展战略,以促进人口非农化为主、人口适度迁移为辅的人地关系调整战略,人口脱困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并重兼顾、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建设呼伦贝尔新牧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经济二元结构矛盾、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重大举措.在新牧区建设过程中,金融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血脉,应在解决资金有效配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就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中金融支持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新牧区建设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牧区经济工作是乌兰夫牧区工作中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乌兰夫领导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建设和发展内蒙古牧区经济工作。乌兰夫牧区经济工作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创造性的发展的。乌兰夫的牧区经济建设思想是非常全面系统、精辟的。探究了乌兰夫同志的牧区经济工作思想及其对内蒙古新牧区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内蒙古牧区政策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牧区政策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路径:一是牧区产业政策的演变,二是牧区产权制度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包含着一定的规律性,即由重视家畜第二性生产向重视草第一性生产转变,由注重经济目标向保护生态目标转变。在未来牧区政策的实施中,应进一步增加政策的稳定性、牧区群众对政策的参与性、牧区政策的民族文化个性及牧区政策与农村政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牧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4大功能,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牧业和牧区发展所需资金未能与经济增长同步增加。这与牧区所具有的诸多功能不相匹配。文章在中央、地方、牧民和金融机构等从不同层面实证分析了内蒙古牧区和牧业资金投入现状,从二元经济结构、畜牧业脆弱性和牧民自我积累等方面探究了资金短缺的原因,并提出增加牧区资金投入除了必须做到加大国家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以外,还要通过大中城镇对牧区的辐射带动、充分利用外资、组建牧民合作金融组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为广大农牧区贫困儿童的上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然而目前牧区教育仍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青海省黄南州西卜沙乡小学教育情况及师资、教育环境等的调查,旨在探讨在新的教育政策、尤其在"两基"攻坚背景下青海牧区基础教育的思路和对策,从而使牧区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和自治区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发展新疆牧区教育的政策。其中,牧区寄宿制学校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牧区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使牧区基础教育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草原牧区新型合作经济研究,是事关缓解三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研究命题。作为新生事物的牧区新型合作经济,在类型上包括畜产品专业协会、牧民联户经营、牧民生产合作社、牧民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形式。牧区新型合作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合作覆盖面较小、合作程度较低、合作效益不显著等问题,并从制度、政策和内部机制的角度,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应改善合作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草原产权流转通畅,典型培育,加强政策倾斜;新型合作经济应明晰内部产权,完善内部制衡机制,加强成员培训,提高畜产品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牧区社区是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并列的一种新型社区,是以家庭为小区、以嘎查为卫星区、以苏木为中心区的层级结构。牧区社区生活中,家庭小区是基础层次和主体层次,是牧区社区生活的重心所在和社区服务的主要对象;苏木中心区是高级层次,处于中心地位,是社区服务的主要源泉;嘎查卫星区是中间层次,起着连接家庭小区和苏木中心区的桥梁作用。牧区社区的形成依靠多种因素的结合,散居是走向牧区社区的捷径和人口,草原畜牧经济和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开启牧区社区之门的两把钥匙。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加快农民增收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具体研究呼伦贝尔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将对加快本地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及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和自治政府在牧业区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有利于发展畜牧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为出发点,规定了积极发展包括牧主经济在内的牧区合作化方针,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具体包括:"积极领导、慎重稳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自愿互利"原则下稳步推进的一系列实事求是、稳妥的方针政策。文章对这些方针政策的历史经验及其对内蒙古新牧区建设的启示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牧区教育是阿坝州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阿坝州牧区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如何推进阿坝州牧区“普九”进程、改革双语教育模式、加强师资培训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推进牧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过程中,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将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农村信用社应壮大资金实力,提高人员素质,控制风险等,积极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牧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还有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们牧区的一些剩余劳动力都进城务工,并且人数越来越多,这样就导致很多的未成年孩子留在家里,成了留守儿童。这样的群体在我们牧区越来越多,因此要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未成年孩子的思想道德修养,这部分特殊的社会群体,不可小视。牧区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关乎民族的未来,关乎国家的未来,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领域,尤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农村牧区幼儿教育有了较大的改善。然而,如果把农村牧区幼儿教育和城镇幼儿教育相比,无论是政策的落实还是资金的投入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差距,造成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劣,最终导致生源与师资外流的恶性循环。作为一名农村牧区幼儿教师,我对这种现状感到非常焦虑,更对农村牧区孩子的未来感到无比担忧。接下来,我将就几个突出的问题进行论述,希望与广大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6.
由潘建伟、张丰兰教授等著《中国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一书,将我国牧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自然和人、气候和地理、历史和现实辩证关系之中进行研究,深刻地揭示了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对我国牧区发展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细读全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桂花 《成才之路》2014,(21):69-69
如今,我国农村牧区小学的教育教学存在有些问题,尤其是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获得的课堂效率甚微。因此,农村牧区小学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每一门课程都要进行多元化和准确化的定位,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农村牧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取得更大的效果,逐步迈向成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渠道的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体系;提高在农牧区工作的人才的待遇;调整农牧区的教育结构,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多途径加强农牧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政策措施解决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就业问题等五个层面论述了内蒙古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人力资源的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牧区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内蒙古自治区以切实加强党对农村牧区工作的领导为新视角,积极探索农村牧区基层党建新模式,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基层党建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开拓内蒙古农村牧区基层党建模式创新路径是推进内蒙古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青海教育》2005,(7):1-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青海省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就学难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但是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的就学困难日益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