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在2011年有重要转折。按照最新的《布拉德利法案》要求,联邦政府在大学质量保障机构及保障框架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澳大利亚新时期的质量保障变革启示我们:应加强质量保障的立法工作,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稳定性;应加强风险管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底线;我国新一轮本科教育评估可以采用主题质量审核的方式,以促进高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必须明确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评估机构责权,才能构建多元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第八届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论坛(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Forum,AUQF)于2009年7月1-3日在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具有浓郁原住民文化色彩的沙漠小城爱丽丝泉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内、外部质量保障:紧张与合作.论坛联合主办单位有: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及工作关系部、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AUQA)、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非自我认证高等教育机构、新西兰大学校长委员会、澳大利亚大学生协会、高等教育管理协会、大学研究协会及专业委员会等.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大学跨国教育项目质量监管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澳大利亚大学在跨国教育领域异常活跃,成绩斐然.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澳大利亚政府的重视和相关组织机构的努力,不断完善跨国高等教育的相关法规制度,另一方面在于大学自身对其输出的海外教育项目质量监控方面的努力.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大学海外教育质量报告的梳理与总结,探析澳大利亚大学在跨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质量监管策略,以期能为中国的海外办学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监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2000年,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成立独立的AUQR大学质量审核组织——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署(The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Agency,AUQA)。虽然澳大利亚的全国性外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属于英国的审核(audit)模式,但是却借鉴了其他国家的成熟经验,因而在国际上的教育质量保障领域有着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跨国高等教育将逐渐成为各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也不例外。澳大利亚的跨国高等教育发展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渐成规模。澳跨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促进了其跨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国家的跨国质量保证策略框架的初步探析,试图总结其利弊,以期为中国跨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受“需求驱动”市场机制的影响,高等教育质量风险评估成为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方式。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作为风险评估的行为主体,基于“变触”和“循证”两大评估理念,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教师、财务、监管历史与现状等4个关键领域开展周期性的质量风险评估。借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风险评估经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要树立“风险”为特征的评估理念,奠定评估共识基础;采取“变触”的评估机制,分类监管高校风险;遵循“证据”特性的评估路径与方法,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APQN)理事会于2008年10月决定,自2009年3月起,秘书处工作由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署(AUQA)转交给上海市教育评估院承担.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国际间高等教育交流的规模急剧扩大,跨国的高等教育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其质量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国际组织和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输出国澳大利亚、英国和输入国马来西亚保障其跨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经验,对完善我国相关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审核(Audit)主要是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组织与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周期性检查的外部质量保障活动。英国和澳大利亚是采用审核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国家。英国的高等教育传统发端于中世纪,形成了英国特色的"大学自治"和教育管理机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采取审核模式,是政府监管和大学争取自主权博弈的结果。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其教育体制基本仿效英国,但其以审核为主的质量保障模式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0.
新西兰政府在历经20多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后,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维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措施,完善了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本文拟就新西兰大学外部质量保障模式作一介绍和分析,以期对我国构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芬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顺应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之势,不断推动面向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改革,创建双轨并行的高等教育体系,构筑多层面互动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采取市场化的高等教育经营战略等,从而使其迅速占领了世界高等教育的高地。芬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为仍在国际化上缓慢行进的中国提供了借鉴,我国应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创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国际化的质量评估体系,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理顺市场与政府关系,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有效性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策评估问题。从宏观层面看,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主要指外部质量评估体系,它包括政府评估、质量认证和大学排名等。根据政府介入程度的不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可分为认可型评估和认证型评估。从问责制的视角看,中国实施的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实质上是一种政府对高校的问责制度安排,属于行政问责。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有效性被认为"一般",基本上被认可,但改进空间巨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必须建立社会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政策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体系现状与英美等发达国家比较,存在以下问题:指向远程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政策文本缺失,保证多元主体利益实现的政策层次单一,制定政策的前瞻性、全面性和合法性的工作有待加强。借鉴国外政策建设经验,可以将我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体系框架划分为核心政策、支撑政策和环境政策,重点构建核心政策中的人才标准政策、课程管理政策、组织机构政策、质量控制政策和学习与公共服务政策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undertaken by the United Kingdom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QAA), with suppor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QAAHE),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challenges and limits to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in the quality assurance of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The study builds on the outcomes of the recently concluded Erasmus Mundus project Quality Assurance of Cross-Border Higher Education (QACHE) and in particular the QACHE Toolkit developed as part of the project to foster cooperation between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in quality assuring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responses to a survey sent to QAA’s partner agencies in key sending and receiving countries of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the study extract recommendations to agencies to help them developing viable strategies for inter-agency cooperation, identifying concrete ways in which they might or might not cooperate across borders.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高校为迎接目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采取了质量保证框架,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有所裨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一定要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育教学评估.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发展,然后总括了澳大利亚目前多层面质量保证体制,论及了两个联合政府机构:澳大利亚学历资格评定框架署和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证总暑,联邦、州和地区政府以及高等教育部门的各种职能。  相似文献   

17.
跨国教育的质量保障、认证和资格认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教育快速发展.各种形式的跨国教育对现行的质量保障、认证和资格认可机制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跨国教育今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和国际层面上质量保障、认证和资格认可方面的制度安排.本文对跨国教育的现行质量保障、认证和资格认可机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高效、专业的组织机构是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活动的执行主体。美英等国在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下,建立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证机构和专业人员队伍,成为保证本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当前宏观质量保证政策体系和组织机构框架已经形成,但是院校内部的质量保证活动分割到管理职能部门中,专门化的质量保证机构缺失。对比国内外机构建设情况,我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活动应当纳入多元利益主体,围绕核心质量因素设置内外质量保证机构,明确其职责和工作规范,加大质量保证所需的人员队伍建设,以提升我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工作执行的绩效。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评估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已经开展20年,经验值得总结,有必要在下列几个问题上从理论上进行反思:高等教育评估的目的和功能问题;高等教育评估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问题;高等教育评估与人文精神问题;高等教育评估的再评估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对提高交通运输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分析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国外成熟经验,从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保障、建立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制定研究生教育法规和政策等方面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