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一、有氧运动对物质能量代谢的影响分析有氧运动的代谢主要依靠有氧代谢,即在有氧情况,糖、脂肪、蛋白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代谢过程释放能量合成ATP,  相似文献   

2.
<正> 发展运动员的无氧和有氧工作能力,是提高身体专项素质的重要手段。要在运动训练中发展运动员的无氧和有氧工作能力,首先应了解肌肉连续工作能量的供应,同时还要懂得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的生理机制,以及掌握运动员无氧和有氧工作能力的评定方法。为此,本文拟就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3.
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供能方式为有氧与无氧混合供能,其中各种身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中74.5%由有氧代谢供给,糖和脂肪是最重要的氧化代谢底物,足球运动员在赛前、赛中、赛后进行合理补糖,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延缓疲劳的出现和加速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人体的运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内能源物质提供能量的能力。这些能源物质有高能磷化物(如ATP、CP)、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根据它们代谢产生能量的特点,可分为无氧及有氧代谢两大过程。其中可分为三大能源系统:即非乳酸系统(ATP—CP系统)、乳酸能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系统)。前两大系统属于无氧代谢过程的两个环节;后一系统属于有氧代谢过程。它们均可在不同条件下,根据肌肉活动的性质进行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活动需要。但这三大能源系统的供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具有偶联反应的特点。同时,由于人体内的能源物质受细胞内代谢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借有氧和无氧两种代谢方式提供,其中供能最多的是有氧代谢,其次是无氧代谢,它们所提供的能量成为合成ATP的动力。在有氧代谢过程中氧化一克分子葡萄糖可合成38克分子的ATP,是无氧代谢所提供能量的近20倍。但是,随着运动强度的提高,即使在吸氧量同时增加的情况下,体内也还会出现相对地缺氧状态,缺氧越深,无氧酵解过程也就越发挥作用,从而无氧酵解的最终产物——乳酸  相似文献   

6.
耐力运动主要靠有氧氧化供能.在三大供能物质(糖、蛋白质、脂肪)中,由于糖具有动员速度快、耗氧少、在有氧、无氧的情况下都能分解供能的特点,因此,在运动中,就显得比脂肪、蛋白质更为重要了。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氧供应充足,能量主要靠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但体内贮糖充足,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延缓疲劳出现,提高运动能力。大量研究证明,一个食用良好质量的高糖类食物  相似文献   

7.
羽毛球比赛时运动员的能量代谢方式是无氧、有氧混合型供能,因此,在比赛中应合理调动磷酸原、糖酵解和有氧氧化三大供能体系,掌握主动,才能赢得比赛。1.人体运动的能量代谢的供能特点骨骼肌活动时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ATP),ATP水解成ADP和磷酸,同时释放出能量(ATP H2O─→ADP Pi 能量),该能量就是骨骼肌收缩所需的能量来源。而骨骼肌中ATP的储备量很少,供能时间仅仅为6~8秒钟。肌细胞中ATP的储备少,而肌细胞又不能从血液或其它组织中直接获取ATP,因此从能量的观点来看,运动中ATP消耗后的恢复速度是影响运动能力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8.
1.中跑运动的能量来源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有氧供能(aerobic ficenergy)和无氧供能(anaerobic energy)的百分比协),可以确定它们在能量连续统一体中相应的位置。在能量连续统一体的一端,如100m跑,能量主要来源于ATP—CP系统;在另一端,如马拉松跑,能量主要来源于有氧氧化系统;存它们之间的运动,除乳酸系统供能外,至少有另一系统以一定的比例为运动提供能量。这种不同运动项日的能量供应特异性就决定了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特点。中跑是周期性运动中的亚极量运动,它包括800m和1500m跑等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 疲劳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人体工作或运动到一定的时候,能量耗尽就会出现疲劳。这时肌肉不能再继续工作了。测试证实,高能磷酸化合物和糖元无氧酵解释放出的能量,只能供肌肉进行30秒左右的强度工作,以后就得进行有氧氧化供能。在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中,有氧供能率可达到80%,贝格斯特洛姆(Bergstrom)通过赛前、半场以及比赛结束时对运动员所作的肌肉活体组织检查表明,一切要取决于肌肉中糖元的最初储备情况。  相似文献   

10.
长距离赛跑是一项对人体各系统和器官功能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在机体能量释放的氧化过程中,呼吸,循环机能最大限度的动员以保证高水平的有氧代谢能力,对于长距离赛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定最大吸氧量可以了解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体内能源物质有氧代谢的最大能力。许多研究(1、2、4、5)表明耐力性项目运动成绩与最大吸氧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我国长跑运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这可能与我国长跑运动员有氧  相似文献   

11.
长跑和马拉松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能量主要来自运员机体的有氧氧化。因此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对于长跑马拉松运动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高原训练在发展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提高运动员成绩进行了探索和试验,试图摸索什么训练量和强度的安排有利于高原训练的效果和更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1987年1月我们为了使中国水电体协长跑队8名队员在短期内运动成绩有一个较大提高进行了高原训练,这8名队员分别来自沈阳、江苏、山东、北京等海拔不超过41米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1 能量供应系统的训练 在以前的有关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关于无氧阈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越野滑雪运动员在第二个训练周期中的能量供应训练,并指明在本周期要发展快氧化型糖酵解肌纤维的氧化能力,以便适当地提高运动员的无氧阈水平。同时提出在第二周期的训练中应将训练的心率提高到稍高于无氧阈水平,以便募集快速氧化型肌纤维使肌肉能以有氧供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美国著名运动生理学家爱德华·福克斯在其所著《运动生理学》一书的序言中曾指出:“在科学应用于体育,其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要算是人体的能量供应了。”众所周知,ATP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人体供应ATP的途径有三种,即无氧非乳酸(ATP—CP)能量系统、无氧糖酵解或乳酸能能量系统和有氧氧化能量系统。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的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运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阐述运动中的能量代谢系统及有氧能力在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中的作用。对有氧能力在能量供应、能量物质恢复、乳酸清除、疲劳恢复等方面的作用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有氧能力是运动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一定要重视青少年和以无氧代谢为主项目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一、人体运动时的能源系统理论(一)三磷酸腺苷(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人体的能量来自食入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营养品,但这些食物不能立即使肌肉收缩,能量必须先在体内转化,其中能直接供能使肌肉收缩的仅有一种物质——三磷酸腺苷。然而三磷酸腺苷在肌细胞中含量不多,如不及时补充,只能维持肌肉收缩不足0.5秒。(二)三磷酸腺苷再合成的途径肌肉收缩时三磷酸腺苷的再合成按照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同,有以下三种不同的供能途径:①有氧氧化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是指糖元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CO2和H2O,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供二…  相似文献   

16.
糖是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是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2%。在体内的能源物质中,糖是肌肉运动时的主要能源物质。糖能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进行氧化释放能量,为肌肉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提供能量。运动前有计划地合理补糖,增加糖元储备可以提高运动能力,尤其是对耐力水平的提高有明显效  相似文献   

17.
张炜 《中华武术》2021,(2):83-83,84
一、110米栏的体能特征110米栏属于田径项目中的体能类速度型项目,同时又对运动员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特别是栏间跑的连续性、节奏性和协调性,对成绩至关重要。110米栏的日常训练主要包括速度训练(平跑和过栏速度)、专项速度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从供能特征来看,110米栏运动时间短,功率输出高,主要依靠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提供能量,在训练和比赛间歇以及运动后的恢复阶段,主要靠有氧代谢补充磷酸原系统(ATP-CP)储备并清除乳酸和代谢产物。因此,从人体的能量供应角度来看,110米栏属于磷酸原系统直接供能,有氧氧化补充能量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8.
马拉松跑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的中等强度周期性运动,运动时间长,能量消耗多,运动过程中主要靠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供能,但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骨骼肌和肝脏中糖储备大量消耗而脂肪氧化增加不足,导致ATP的生成减少。  相似文献   

19.
肌肉活动时,提供能量的高效途径是有氧氧化方式。这种方式在氧化一克分子葡萄糖时可合成38克分子的ATP,是酵解同样数量葡萄糖所提供能量的19倍。随着运动强度的不断提高和吸氧量相应增长的同时,体内也还会出现相对缺氧状态。缺氧越深,糖酵解途径也就越发挥作用,其结果,乳酸的堆积也就越多。本文研究是在实验室和运动场条件下分别进行的,用以探讨不同运动强度与血乳酸、吸氧量等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期在中长跑的训练中对如何选择适宜的训练强度提供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葛杭君 《武当》2009,(10):37-38
太极拳能强身健体,这早已被人们所认可。太极拳之所以能强身健体,是因为它是一项有氧代谢运动。所谓的有氧代谢运动,是指运动所需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有氧能量系统,即有赖氧的新陈代谢。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心肺的运动,加快呼吸与心跳,以满足肢体肌肉对氧气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