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学”为重心就是要使教师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教师把“研究教法”转移到“研究学法”,通过重点研究优化英语教学模式,使教法和学法统一起来形成最佳的结合,以达到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学了能用。  相似文献   

2.
思考一:进行学法指导,要注意摆正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在学法指导中,教法与学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教法制约和影响学法,科学的教法会促进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反过来,教法也会受学法的制约,教法的选择必须以学法为基础,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从教学本身来看,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不但要重视教,而且要重视学。教和学是同一事物中的两个不同方面,“教”是为了“学”,“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学是我们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学的得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法,又要研究学法。教师…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传统教学专注于知识的传授,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的容器.历史教师的教研活动,一般也只研究教师如何教,很少谈及学生如何学.教学实践证明,要真正搞好历史教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研究教法,更要重视研究学法,而且要把教法立足于学法研究的基础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传授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学生学好历史,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活动的过程,它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活动行为。"学"是"教"的目的与归宿,"学"制约着"教"的目标和进程,促进着"教"的提高,衡量着"教"的效果,"教"必须以"学"为基础和前提。中学语文教学应从片面研究教法转向以研究学法促研究教法,今天,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更应该重视学法研究。一、中学语文教与学的现状促使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5.
教学方法具有双边性,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这种教学方法观渗透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学的“以人为本”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既关注了如何教,更关注如何学,是教和学的统一。学习和推广先进的教法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指导,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其内涵。1.要凸现学法的研究;2.要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相结合;3.一线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并且将教法的研究自觉地纳入学法研究的范畴,努力实现最佳学法与最佳教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示     
《中学英语之友》教研版《外语学法教法研究是由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中学英语之友杂志社编辑出版。以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介绍教学经验、进行学法理论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双月刊。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学法研讨、教法研讨、教师论坛、教材分析、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中学英语之友》教研版《外语学法教法研究》是由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中学英语之友杂志社编辑出版。以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介绍教学经验、进行学法理论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双月刊。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学法研讨、教法研讨、教师论坛、教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教学方法理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法与学法的融合比单纯提出研究教法或研究学法更为准确和科学本文探讨如何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将学法融于教法之中.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形成是多渠道、多层次的,是受多种因素所影响的。因此必须从整体着手进行研究。下面从影响小学生学习方法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来探索语文教学的改进。一、教法因素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受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的限制,学法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受到教师的教法的影响。教风和学风,教法和学法都是密切关联着的,必须正确理解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把改进教法和改进学法一致起来。1.教师要正视教法对学法的影响,以自己的教为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0.
吴景寅 《教书育人》2011,(11):35-36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体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核心是围绕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去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重点要放在学法、教法和管法的研究上。研究学法,变"苦读"为"巧学"当前,"满堂灌""注入式"仍然是中小学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究其原  相似文献   

11.
"教学方法"理论体系需要改革.改革的具体做法,首先要区分"教学方法"和"教学法"两个概念,还要区分教育学层次研究的教学方法和学科教学法层次研究的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要在各个教学方法的名称表述上直接体现教的操作和学的操作的辨证统一,各个教学方法的具体理论阐述,要重点揭示学的操作,体现"教"为"学"服务,而又对"学"进行引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12.
评价量表--"研究性学习"的保障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英语教学法》“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成果为基础,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设计实施了“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表,试图探索出能够保障和完善“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并与自主学习相适应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推动和发展试点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课堂中"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又是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释了"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纯然联系,凝练了民族地区高校课堂中"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在主体性、地域性和时代性三方面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行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教学相长的价值实现路径,即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均衡优化配置;加强校际协同,构建高校教育文化交流生态链;形成和完善教育培训与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渗透“研究性学习”指导 促进学科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的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我们将“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和现代教育理念有机地渗透、扩展至学科课堂之中,从新的层面和高度促进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更好地落后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评价了动物繁殖学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然后从PBL法的教学设计、实践过程及教学效果评估对"以学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思考,为创建"以学为中心"的动物繁殖学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其中行动研究是最有效的研究方式之一。笔者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初一新生展开旨在改进英语教学的行动研究。以语音教学为基础 ,以单词记忆为突破口 ,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改进策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拼读记忆方法 ,从而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高教应探索多种信息技术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学习强国"自学平台具有强大的教学干预功能,普遍作为高教规定自学内容,限定在线学习时长,因此,采取混合教学并将"学习强国"自学机制纳入教学干预体系,通过在线学习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将学习强国学习纳入学生学业测评、学习动机自评研究中,教师个性化教学设计评价,形成"学习强国"的特有教学干预机制,充分发挥特殊的教学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效果,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特定学习环境下的自我调节能力上,形成教学干预的"变速箱"机制与"加速器"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互联网+”视域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文章分析了目前的教学现状,构建了信息化、高效率的新型高职《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更从教学设计、学习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尽管如此,“互联网+”视域下高职《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市场营销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前沿性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专业兴趣不足和知识结构难以建构等问题。为此基于"课前师师互学-课堂师生研学-课后生生互学-课外创新创业实践"4个基础,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3种途径,最终实现学生"情感重现、知识变现、能力呈现"3大目标的模式,建立了"433整合型"教学模式(简称"433"教学模式)。"433"教学模式的内核是研究性教学,其目标在于"创造与运用"。相比传统的讲授性教学,市场营销专业的研究性教学重在强调以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新型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电机检修与控制》教学实践案例,说明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做法和体会。文章从任务设计、任务实施、交流评价等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如何使任务成为知识和能力的载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培养能力,通过交流评价进行自我提升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