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及其关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武春友  孙岩 《预测》2006,25(4):61-65
环境行为与环境态度的研究一直是环境社会学关注焦点。本文通过界定环境行为与环境态度的概念,从理论研究框架和实证研究结果两方面回顾了现有文献对二者的探讨,进一步分析了二者相互关系。针对二者并不清晰稳定的关系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并且据此探讨了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尤其是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价空间的计量经济分析——以昆明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洪  金杰 《资源科学》2007,29(4):25-32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和土地利用优化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为分析框架,构建了单一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分析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再运用昆明市2001年~2005年土地出让交易的实际地价案例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昆明市不同用途地价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影响地价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①不同用途的土地利用方式,地价空间变化各不相同;影响各类用途地价空间变化的因素不完全相同;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应该是离市中心距离; ②随着城镇土地有偿有限期制度的确立和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育,中国省会级单一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及其表现形式——地价空间分布,越来越接近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模式。但是,由于历史的沉淀和改革的不完善,中国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和土地利用仍有相当多的不完善之处,需要通过深化土地和房地产管理改革来加以改进。本研究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及房地产管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房价调控是关乎我国民生的政策之一,研究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经济学的供求理论,综合考虑了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和生活资料属性,对房地产这种商品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理论基础上,采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我国房价上涨起主要作用的是人们对房地产价格的预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c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遥近微观经济学理论的DUST价格函数,分析了物业税开征对于上海住房价格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流通环节的税收改革对房价产生的是持久的正向冲击,保有环节的税收改革对房价产生的是短期的负向冲击.在基于实验结论的基础土,给出了相应的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玲  朱道林  胡克林 《资源科学》2012,34(4):787-793
研究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可为政府制定合理的调控政策、平抑房价提供参考。在综合分析房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筛选了压力、状态和响应指标,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房价影响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对北京市房地产政策的调控效果进行了初步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房价随着政策调控周期的变化而呈现出有规律的升降变化,在政策鼓励期,房价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政策收缩期,房价呈下降趋势,说明房价对政策的调控反应敏感。并发现政策对房价的调控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滞后周期为3个月左右。为了平抑当前过高的房价,建议从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保障房政策等方面来加强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6.
创新政策研究是科技智库的重要职能,其政策研究需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面向政府的政策评估反馈和面向科技工作者的政策服务。结合创新链相关理论,提出以满足科技智库对创新政策研究为目标的政策内容分析框架。之后,提出该框架下开展政策内容分析的流程及方法。最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分析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框架可以把握政策内容结构特点、政策结构的合理性、政策内容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满足对政府的政策评估反馈;可以把握政策内容的侧重点,提供面向不同科技人员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7.
徐升艳  邬径纬 《资源科学》2020,42(11):2224-2236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工业土地出让的微观数据和地级市行政审批中心数据,研究行政审批改革对产能过剩行业工业土地出让的影响,对地方政府执行去产能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发现,①地级市设立行政审批中心后,促使地方政府显著减少了产能过剩行业的土地供应;②区分城市类型发现,行政审批中心设立对产能过剩行业土地供应的抑制作用在普通地级市比省会城市效果更大;③地区和行业间存在异质性。行政审批中心设立,显著减少中西部地区城市产能过剩行业工业用地出让,对东部地区城市影响较小;显著减少制造业产能过剩行业工业用地出让,对非制造业影响较小;在制造业内部,对制品业影响减少显著大于加工业。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规范行政审批有助于地方政府减少产能过剩行业的土地出让,从土地供应视角为地方政府落实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政策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根据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重点深化中西部地区的行政审批改革;采用专项政策推动国企主导的非制造业行业改革;注意制造业内部的产业差异,更多关注以中间品为主的加工品行业的去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主要方式,并进行了分析。在目前的政策、经济背景下,土地出让市场各种新现象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一些大中城市也对土地出让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王洁  张继良 《资源科学》2020,42(6):1135-1147
住房价格一直是政府与百姓都密切关注的问题,同时高房价下的高空置率也一直普遍存在,引发众多关注,但是当前空置率是否抑制了房价的上涨有待研究。为此,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35个重点城市的商品房销售均价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分析住房空置率及控制变量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置率是引起中国城市房价波动的主要因素,空置率的上升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房价的上涨;同时房价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土地出让价格上涨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人均收入对房价有一定影响,建成区人口密度对房价影响存在分化。不同规模城市的房价波动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受到空置率的影响,一线城市、二线发达城市、三线城市空置率对房价的负效应较大;三线城市土地出让价格对房价的作用不显著,一线城市人口过密对房价产生向上推力。总结而言,空置率是抑制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不同规模城市房价波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赵鹤芹 《科技广场》2013,(1):224-227
本文以现在广受热议的房地产“限购令”政策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二、三线城市限购措施实施情况,并针对南昌市房价在限购前后进行定性的图表分析与定量的两配对样本检验SPSS 13.0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是限购政策在南昌房价调控上起了一定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房价的涨势依旧狂热.为了南昌房市能更平稳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普通住宅房价与地价关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会广  刘忠原 《资源科学》2011,33(5):856-862
准确把握房价与地价关系是政府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基础。本文在归纳概括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房价与地价的市场属性、预期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土地市场与住房市场的价格信号传导机制假说,构建了一个解释房价与地价关系的机理模型,即开发商根据住房销售市场状况及未来的房地产开发价值的预期,调整其在土地出让市场上的竞价行为;当期土地市场上的变化又会引起该地块开发后房地产价格及该地块所在区域内房价的变动。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全国和部分城市2002年-2009年普通住宅销售指数与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进行房价与地价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全国层面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短期内,房价与地价有双向影响,房价对地价影响更为显著;长期内,房价是地价的Granger因,而不是相反。总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地价作为房价成本构成之一,是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但非决定性因素;而以土地为生产要素的引致需求决定着地价受预期房价的影响更大。这一研究结论得到部分大中城市数据检验结果的支持,这说明本文所揭示的房价与地价关系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武汉市8个城区29个季度的住宅增量、存量销售价格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研究了住宅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的价格关系。结果表明,在以住宅增量交易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中,增量住宅的价格对存量住宅的价格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增量住宅价格变量是存量住宅价格变量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增量住宅价格每上升1%会带动存量住宅价格上升1.06%,增量住宅销售价格的上升,促进了存量住宅销售价格的快速上升。政府在严控房地产投机行为的同时,需要从中介制度、金融、税收等方面完善住宅交易制度,促进住宅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李玲  朱道林  胡克林 《资源科学》2011,33(9):1684-1690
研究房价与地价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实地楼盘调查和收集得到了北京市城区2001年-2010年的地价和房价数据,采用统计回归及Granger因果分析法,对房价与楼面地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房价的增长拉动了地价的增长,地价又对房价产生推动作用。由于开发周期的影响,地价占房价的比例与从取得土地到售房经历的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研究地价与房价比例关系应以土地购买价格与销售房价来计算比较科学,地价占房价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地价在房价中所占的比例偏低,说明房价存在某种程度的"虚高"。开发商的高利润率、需求大于供给以及住房市场供给结构的不均衡均是房价"虚高"的主要原因。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房产税、地价与房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对住房和商业房屋构建一个购房者、开发商和政府的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说明了房产税、地价与房价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显示,提高房产税将降低房价,提高上期地价和房屋建造成本将提高房价。本文对中国33个大中城市1996-2008年的商业房产税数据检验发现,房产税和地价的回归系数较小。因此,不应对中国即将开征的住房房产税以及地价的作用进行过高估计。其次,东部城市房价主要由需求拉动,中心部城市房价主要由成本推动。因此,降低房价应因地制宜,不宜搞一刀切。最后,房产税与土地出让金不存在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研究2003~2010年中国各省区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并通过选择适当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各省区宏观因素对住房价格的影响,以及相邻地区的住房价格变动对本地区住房价格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间的住房价格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空间溢出效应是地区住房价格波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国际原油和汽油价格谐整和引导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懿  韦艳 《预测》2002,21(5):75-77
自2000年以来国内汽油价格与国际价格接轨,国际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国内市场的价格。本文对国际原油和国际汽油价格谐整关系和引导关系研究,证实了两组价格之间存在谐整关系,并且原油价格滞后引导汽油价格。由此,汽油经销企业和消费者可以通过国际原油的价格变化,预测汽油的价格变化。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建超  吴群 《资源科学》2008,30(1):64-71
城市地价时空演变是研究随时间的推进,反映城市土地收益能力的地价在城市内部空间如何分布的问题,实质是二维地理空间、时间维、地价水平等元素综合构成的四维空间问题。文章在分析地价时空演变内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国内外城市地价空间演变与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外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研究的技术方法、成果予以评论,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对城市地价的时空演变分析还局限于不同时期地价的静态对比,未将地价空间变迁与时序变化紧密融合起来,没有真正体现城市地价的时空一体化演变过程。最后提出,选择合适的时空统计分析工具与方法,运用TemporalGIS技术,把影响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的空间与非空间因素结合起来,探索城市地价在时空上的演变模型,进而监测城市地价时空变化动态。将是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王婵婵  丁和庚  吴群 《资源科学》2009,31(1):123-129
为确定容积率对土地市场住宅交易价格的影响程度和方式,以容积率和房屋成本的理论关系为切入点,利用南京市区2005年~2007年10月底以公开出让方式成交的132幅住宅用地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最小二乘法分别就成交住宅用地单位地价和楼面地价与容积率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另用江宁区33个交易案例作为比较样本对市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证实用两种方法的结合有利于选择更加有效的模型,并能克服最小二乘法在计量统计中的缺陷。为量化区位性对此次研究的作用,在做主要变量定量分析之前,对楼面地价和单位价的区位性特征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住宅用地到市中为距离每增加1km,单位地价和楼面地价随之下降235.29元/m2和120.45元/ m2。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①土地市场平稳运行过程中,控制区位因素后,容积率变化1%,住宅用地成交单位地价随之变化0.93%,且单位地价随容积率变动的弹性不因区位因素的变动而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出让地块容积率来影响住宅用地成交单位地价;②楼面地价受容积率的显著性影响很小、自身稳定性更高,能真实反映地价随年份的变化规律,更适宜作为地价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耕地征用区片补偿的综合价格量化——以驻马店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分析了耕地征用制度的两面性及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明确了耕地质量价格和征用区片补偿综合价格的内涵,拓展了征用补偿范围,界定了征用补偿标准及量化指标;运用综合因素法,将河南省驻马店市耕地征用区片划分了4个级别;运用收益还原法,评定了耕地的质量价格;讨论并确定补偿范围和标准后,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重点量化分析了耕地的三大保障价格:第一,维护失地农民最基本生存的保障底价——生活保障价格;第二,确保失地农民发展的最基本保障价格——医疗保障价格;第三,提高失地农民社会竞争力的动力支撑价格——再就业保障价格;运用以上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依托驻马店市周湾的征用案例计算出:在一级区片内征用0.067hm2旱地的综合补偿价格为87 291.21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