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适度规模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小学教师是我国教育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机制、拓宽路径是加快小学教育硕士培养的前提.现阶段,改革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机制,拓展农村师资教育硕士培养范围,创新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小学和用人单位对具有硕士学位的研究型、专家型、名师型小学骨干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的渴求.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对象是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经历了4次嬗变:从初级师范学堂到规范的中等师范教育;中等师范学校举办五年制专科教师教育;正式出现"小学教育"专业名称的本科教师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硕士的专业学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4次嬗变的内在发展逻辑在于国家对小学教师的需要从数量满足到质量追求,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从封闭到开放的变革,小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专业发展。提升小学教师质量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永恒动力。  相似文献   

3.
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巧文 《教育探索》2006,(9):111-113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创专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理念、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探讨的新课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须树立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小学教师;必须确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小学教师;必须树立合作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合作能力的小学教师;必须树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4.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是其学科建设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小学教育性质、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厘清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儿童学以及其他多学科的关系,以及对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本身的理解,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5.
农村小学教育改革之所以陷入困境,其重要原因在于小学教师培养出现了"去师范化"、"去农村化"和"去小学化"三重倾向,严重影响了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并逐步演变为拉大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一个重要诱因。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政策语境下,构建"本土化"取向的全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创新小学教师人才供给渠道可行的突破口。全科教师教育把小学教师视为小学教育的第一资源,可以优化小学教师专业结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缩小城乡师资差异,促进教育底线公平;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复兴小规模学校,弘扬乡土文明建设,因而成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师的培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学历标准的提升速度加快,先后经历了中师、专科、本科、硕士四个层次。2004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增设了小学教育方向,后又增设了二年全日制的教育硕士,现在一些获得科学学位的研究生也开始进入小学教育工作岗位。当下培养硕士层次小学教师的主要机构是国家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和省属师范大学,而这些大学绝大多数并没有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历史地看,也缺乏培养小学教师的经验。可那些有培养经验的师范学校或者消失,或者被合并后升格为本科或高职院校,培养本科层次或者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这些院  相似文献   

7.
"全科型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培养卓越小学教师的主要趋势。L学院小学教育专业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求,在培养卓越小学教师的背景下确立了"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立足师德为先、儿童为本、综合培养、学有专长、学会发展的具体目标与要求,采取"2+2"的培养模式,创建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践探索,为其他师范学院小学教师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我国山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基础上,以教育均衡发展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综合化"为目标,探索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路径,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中重构与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与综合化相结合、传统与提升相结合、高校与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以期培养"多科型"、"全科型"的山区农村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解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础之上,从完善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转变评价机制等方面推进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服务。  相似文献   

10.
明确新世纪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对于深化教师素质研究,特别是明确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结合时代发培养和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代教师教育》2013,(4):26-30
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与教师教育质量下降之间,继承教师教育成功经验与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之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与教师教育院校关注之间出现了矛盾。从小学课程改革的综合性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在要求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比较看,实行小学教师全科综合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小学教师教育中一个突出问题是高师与地方的合作关系弱化,高师专业教育与小学教育改革脱节,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脱钩。加强高校与地方的合作,构建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有利于小学教师的培养与专业发展,有利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实现。要从加强合作的角度对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模式进行改革与优化,实行"高校—小学为本"办学模式,坚持培养培训机构与模式的开放性、科学性,以推进教师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再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8年以来,全国培养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事业在蓬勃发展.当前不少举办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都存在着因培养模式陈旧而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因此,必须推动小教专业培养模式再造,以培养方案制定模式、授课模式、学习模式、教师专业化培训模式的再造为突破口,通过培养模式创新营造专业特色,大力推进小教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育学院有三个硕士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方案,即课程与教学专业硕士生方案、教育文科硕士方案和读写教学文科硕士方案。这三个培养方案都招收有教学经验的小学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培养方向具有多样选择性,课程体系的设置门数为10-11门,学分数为30-33学分,学习方式有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两种。培养方案的这些特点对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密歇根州立大学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方案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育学院有三个硕士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方案,即课程与教学专业硕士生方案、教育文科硕士方案和读写教学文科硕士方案.这三个培养方案都招收有教学经验的小学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培养方向具有多样选择性,课程体系的设置门数为10-1门,学分数为30-33学分,学习方式有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两种.培养方案的这些特点对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也是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路径.小学教育实践取向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应关注小学教师的专业特质,其构架可概括为综合培养、分向发展、全程实践、注重反思.实践取向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保障包括四个方面:建立多学科和谐共生的教师团队、建构大学和小学协作育人的共同体、建设教师教育实验实训设施和实践基地、营造小学教师教育的特殊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7.
培养适应小学教育教学需求的优秀小学全科教师,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工作重点,坚持实践导向是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对目前小学教师人才培养在实践层面存在问题的研究,可以给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就实践导向的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用高等教育的视野进行研究 ;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新专业 ,其专业特征一是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 ,二是具有很大的学科综合性 ;相比较而言 ,使用“初等教育”代替“小学教育”作为其专业名称 ,更加科学规范 ,也有利于与国际教育接轨 ;这一专业的培养模式可设计为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和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四个课程平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专门职责,而小学教师从事的是小学教育实践。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小学教育实践,从小学教育实践出发确定课程目标,以小学教育实践为支撑点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参照小学教育实践要求对课程设置进行评价。唯如此,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28):11-12
本文立足小学教育专业,提出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共同参与,三方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推行G-U-S培养模式,形成高校、地方政府和小学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重视小学教师能力培养,促进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