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学校体育》一九八九年第一期、第二期相继刊出了陈钢同志“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提法不妥”和“再谈怎样认识体育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两文。读后颇受教益,现就两文的一些观点谈淡我个人的不同看法,以求教于陈钢同志。体育教学的本质与学为主体陈文认为“教师和学生同样是‘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括动的人’,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认识主体。”并进一步指出“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发挥主体积极性作用。”一句话,就是认为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两个相互依存的认识主体。我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从本质上讲,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从一般认识过程来讲就是  相似文献   

2.
对体育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在研究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构成的体育教学空间结构中 ,发表过许多很有价值的研究文章 ,但也存在一种夸大主体作用、忽视客体作用、遗忘中介作用的倾向。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学校体育理论工作者重视的一个问题 ,否则将对基层体育教师产生一种误导。(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 ,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是一个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要素 ,中介系统要由主体来运用和掌握。认识客体、改造客体、占有客体也通过主体的活动来完成。因此 ,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程度的深浅 ,参与体育教学能力的强弱 ,常常决定体育教学发展的深…  相似文献   

3.
体育消费质量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笔者注意到在评价体育消费水平时,忽略体育消费质量这一重要内容,单以个人占有体育实物消费品的数量或用支付体育消费货币的多少作为标准,这显然是不准确的。所谓体育消费质量,就是体育消费主体、体育消费客体和体育消费环境三者结合所产生的体育消费的质的规定性。消费质量问题既反映人与人的关系,也反映人与物的关系,反映消费主体、客体和环境三者的关系。 主体质量   体育消费主体即消费者,在我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体育管理职能部门的消费,指体育机关、体育场馆和运动所、俱乐部等单位的日常开支以及训练和科研…  相似文献   

4.
论竞技体育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天民 《体育科学》2004,24(10):17-20
竞技体育的价值主体是对竞技体育产生需要、并且与竞技体育发生价值关系的人,是在竞技体育的价值活动中主动地作用于对象的人。在竞技体育活动中主要有训练主体、竞技主体、欣赏主体和管理主体;影响竞技体育的价值产生的主体因素主要有主体的需要与利益、主体的生理素质、主体的心理素质和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组成;竞技体育的价值客体由物质客体层面、人自身的活动客体层面组成;竞技体育的价值主体和竞技体育的价值客体分别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中,主客体之间表现出特有的主客体一致性、主客体对应性等关系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试析体育美学本质及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宪刚 《体育科学》2002,22(2):55-55
体育是人类认识自身、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体育实践本身既表现为一种主体的创造.又表现为一种客体的运动,体育选择了主体与客体、自然与文化在一个不可分割的同一体中来展开这种冲突。碰撞与决战、冲突与创造、成功与失败都在这一个胴体中完成、体现,这就是体育的本体精神。体育以最集中、最强烈、最壮观的形成凸现出了人自身既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也是一种对象化活动,当这种对象化的结果阻碍了主体自身的发展时,异化现象就出现了。竞技体育是主体(人)从事竞技运动(对象化活动)的一种活动,而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过度的竞争、商业操纵和政治追求形成了一种足以扭曲竞技体育本质的异己力量,这一异己力量越来越远离原本参加竞技体育的本质目的,而更多的搀杂了其他的、非竞技的目的,使竞技体育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造成了竞技体育的异化。针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首先,我们要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其次,就是针对竞技体育异化产生的社会根源采取相应措施。最后,大力倡导人文精神,改善竞技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7.
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当前的一些采用实质定义方法定义的体育概念的种、属关系进行批判,指出部分学者在定义过程中将属于人的身体或心灵的部分抬高到属概念的层次,如此导致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错误,论证并提出体育活动的属概念只可能是"人的生活活动"、"身体活动"与"心灵活动"的质和量的差异,是辨别"体育活动"与"非体育活动"种差的方式.借助马丁·海德格尔对旧形而上学的批判,指出当前体育理论学者们在定义体育总概念时,从不同的视角将"体育活动"这一"存在"的社会现象向各自定义中不同的价值主体,如体育人、社会、民族和国家等"存在者"进行转化,导致"体育活动"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单一化为某一价值主体的价值,从而导致对"体育活动"作为人类共同拥有的"存在"的社会现象的多重精神和价值的"忘在".论文最后提出了体育总概念的认识框架:体育作为总概念实际上是一个概念家族,包括体育活动、以体育活动为中心的现实世界、体育人和观赏者四个基本范畴,体育活动处于这一总概念的中心位置,因为其他三个要素都必须通过体育活动而关联起来.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的主体。在“教”这一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的客体。但在学生“学”这一从感知、分析、综合到概括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认识的对象,是作用的客体。教师与学生这种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的双重关系,不是绝对不变的,他们的地位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笔者认为,把握体育教学特点,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指增进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更有精神,具有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和体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指教学过程是随学习内部矛盾展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活动的过程。尽管历来的教学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强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但一般强调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把学生当成教学的客体,而非自我活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人。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9.
对体育教学中主客体关系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主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应从体育教学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整体结构和教学的发展进程来认识和把握。教学中的主体支配着教学客体,但教学中的客体也制约着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又会随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推进而以主体与客体两个端点进行往返运动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体育的起源以及体育与文化的融合过程,认识到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在主体与客体、自然与文化、这样一个不可分割的同一体中形成的。体育是人类认识自身、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体育以最集中、最强烈、最壮观的形式,体现着主体与客体这样一对哲学范畴,同时也反映着既是自然、又是文化这样一对哲学范畴。揭示出在当代,体育必将成为完善人类健全的体格、高尚的道德、博大的情怀、坚强的意志的最佳途径,从而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生物体育观到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休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体育科学则是研究和揭示这种现象发展规律的活动和知识体系。体育科学的发展始终是受体育的发展状况和研究者的认识方法所制约的。前者是研究的客体(对象),后者是研究主体的认识能力。体育科学就是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集中反映是体育发展史上出现的各种体育观,即人们当时对体育的总的认识。体育观一方面是人们在研究中获得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它又强烈地反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进而影响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因此,研究和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对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对18世纪中叶以来,在近代和现代体育发展中影响最大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观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 体育教学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辨证关系,是随着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而被逐渐认识和理解的。过去,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上,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又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的研究。因此,对体育教学中主客体的关系缺乏辨证统一的认识,既影响了教师主  相似文献   

13.
体育运行是体育社会学的基本范畴与对象模型。作为体育活动参与者“地位一角色”之间的稳定的制度化关系,体育运行的主体结构、客体结构和过程结构,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确定在一定的关系中,就构成了体育运行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竞技体育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竞技体育是通过竞技来追求利益的一种活动过程。竞技体育的利益结构由利益主体结构、利益客体结构和利益空间结构组成。经济体制直接影响着竞技体育利益格局的形成,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竞技体育利益主体单一,国家成了竞技体育利益的总代表;利益层次呈明显的纵向利益关系;利益刚性化。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利益格局具有利益主体多元性和过渡性等特征,利益层次逐渐向横向利益关系的方向发展,整体利益开始向个体利益过渡,但纵向利益关系仍然明显。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目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哲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4):99-101
研究教学训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研究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方法.从另一角度看待体育教学训练,产生其方法,研究其理论及机制原理.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产生新的理论与认识,再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美,象征着现实社会的进步;美,激励着人们奋发追求。体育运动闪耀着美的火花,燃点起心灵的星光。为表示对体育美的追求,下面谈点关于体育的美感特征的认识。审美对象在我们头脑里的一种能动的反映,就是通常说的审美意识。美感,是指审美意识中带有明显的情感体验的反映,换言之,美感指的是人们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感受。体育运动作为文化形态的社会现象,无论它以自我锻炼、教学训练,或以公开表演、对抗竞赛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都是极多的美感现象,都存在着人们对体育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双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教学的双主体性规律,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个主体,即教的主体———教师和学的主体———学生。体育教学的主体具有双重性,即教师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的客体;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师教的客体。体育教学主体的活动具有双向性,师生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着体育教学过程的发展,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主体与客体体育教学中所谓的“主体”和“客体”,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的“主动者”和“对象”。体育教学过程是由体育教师、学生和教学影响(指置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  相似文献   

18.
1.从学生的选课说起   要实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需要寻求多样化的教育思路。只有当体育课成为一种知识、技能、技术全面的教授时,学生才能够了解体育与自己的关系,才能使他们可以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具体兴趣和不同的情况进行锻炼,所以说只有将体育变成他们的需要时,健康教育的设想才有可能实现。   体育观念的认识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它是指向一定客体的——健美操、太极拳、足球等等。一切对象性活动所指向的客体都需要与学生兴趣相关联,或为了掌握它得到其特定的目的,或健康的需要使之变为人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才能使之和…  相似文献   

19.
1 体育与人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 ,体育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与每一个社会生活主体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体育在人对自身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 ,充分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体育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 ,是因为体育促使人体健康发展 ,有利于人体结构的改善 ,这就是强身健体的过程 ;体育反映了人的社会属性 ,是因为体育是对人的一种特殊教育过程 ,体育使人得以全面发展 ,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加深了彼此的友谊 ,有利于社会整合。  体育反映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追求和创造。人生活在社会中 ,既要与自然发生联系 ,又要处理社…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面对建国近50年体育思想发展,去探求“既往”历史启示时,不得不注意到一个重要问题,即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它不仅反映了对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体现了体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建国后体育工作中的问题,近几年,它也是体育界着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