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厌学与爱学     
经常听见学生抱怨,不想上某某课,听某某课激发不起兴趣来,或者说,某某课越听越没劲.这固然与学生的学习责任心不无关系.然而,躬身自问,我们教师确实把课教好了吗?知识就其本性来讲,应该是十分生动的.它是大千世界的真实反映.吸引着许多有志之士,终生孜孜不倦地探索,钻研.教师如果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也钻研知识——考察知识的内在逻辑,验证知识的外部应  相似文献   

2.
周绍深 《中国教师》2010,(17):43-45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这一切都使教师充满着激情,学生充满期待,化学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然而,经过了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仍然听到不少化学教师这样或那样地抱怨:教学内容太多,课时太紧;教材知识系统性不强,难把握教学的深浅度;经常给学生加菜加料,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3.
时代呼唤教育的创新和创新教育,然而,现行语文教育与创新教育却相去甚远。概而言之,主要存在以下三大弊端。一是语文教学的泛讲、滥讲,视学生为容器,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现在大多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热衷于自己讲,甚至一讲到底。从教师主讲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课文的内容,是知识,而不是语文能力的养成。当然,教师必要的讲解,对学生理解课文是有帮助的。但泛讲、滥讲,只能磨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常听到学生这样评价语文课:“老师不讲我还明白;老师越讲我越糊涂。”造成“越讲越…  相似文献   

4.
要重视人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接受的知识越多,越是限制了一个人能力的发展。我们几乎集中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去教育孩子,然而一些孩子却越学越累、越学越厌甚至越学越傻;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研究生捧着高等学历文凭却还要父母陪着找工作,这真是当前教育的悲哀。高分低能,知识化不成力量,反倒成了束缚学生发展的负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文章无定法,教学也无定法。阅读教学更是给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创造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和空间。然而,许多教师却把学生带入了阅读的怪圈,使他们迷失了自我。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就是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阅读是一面镜子,它不仅能让我们认识别人,更多的是让我们找到了自己;而找到了自己,学生就能自然而轻松地跨越学段的界限,就能顺理成章、积极主动地完成中学和小学的知识衔接。  相似文献   

6.
考试是教师检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改善教学、学生不断反思学习的重要依据,实施素质教育,走进新课程,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考试.现在考试的内容正在进行全面改革,考试次数正在减少,而考分的处理却过于简单.比如,教师逾越教育固有的权限,以无节制地宣扬考试成绩来督促学生,以及把考试成绩"守如瓶",使学生稀里糊涂的做法,都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促进自我发展.结合平时实践,笔者想谈谈对考分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的发展,教育活动也在进行着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改革创新的共同追求。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却发现,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的操  相似文献   

8.
李春燕 《教育》2014,(6):55-56
正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巩固和提升,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然而,我们却往往发现:教师一遍遍地详细讲解每一道题目,生怕学生没听懂,一边问学生"听懂了吗",一边还不顾学生的反应再讲一遍;当学生听累了讲话开小差,教师善意地提醒学生"管好你的嘴"。其实,有时候教师也要适当地管好自己的嘴,要清楚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多讲、什么不需要讲。  相似文献   

9.
<正>习题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深化所学知识.然而当前的习题教学状况却不容乐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习题教学效率低下.如何使习题教学成为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夯实基础、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无定法,教学也无定法。阅读教学更是给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创造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和空间。然而,许多教师却把学生带入了阅读的怪圈,使他们迷失了自我。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就是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阅读是一面镜子,它不仅能让我们认识别人,更多的是让我们找到了自己;而找到了自己,学生就能自然而轻松地跨越学段的界限,就能顺理成章、积极主动地完成中学和小学的知识衔接。所以,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发现自我,对中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一种必须的责任;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本也是其  相似文献   

11.
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影响学生对语言赖以生成的情景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的文化知识越丰富,理解篇章内容的能力也就越强,学习外语的信心也就越足.因此,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英汉之间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让学生重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强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以教材为纽带,死啃一本教科书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课堂上,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灌输,却无视师生之间是否有情感交流,是否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难以获得体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其实,这也正是我们一些初中英语教师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精力,却不能得到满意教学效果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3.
1.用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去"征服"学生常言道:"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多年的实践证明几乎所有的学生毫不例外地喜欢和敬佩那些师德高尚、有能力、有本事的老师,也无不被老师广博的知识,深入浅出的教学艺术所折服.教师留给学生的,首先是教师的学术形象--教师扎实的基础理论,深厚的文化素养,精湛的专业造诣,广泛的求知兴趣.学术形象越高大,越能博得学生的好感,越能感染学生,越能赢得学生崇敬、信赖和爱戴.反之,如果一位教师知识面狭窄、授课内容陈旧,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就难以受到学生的尊敬和拥护.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给我们的小学数学内容增添了很多活力,但同时对我们数学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很多一线的教师往往只会简单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很难准确把握教材,尤其是部分教师对低段的教材把握不准,给后面知识的学习制造了一些障碍,也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负面作用,因此教材的准确把握是数学教师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生物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传统生物学教学观念的反思1.把知识当成定论教给学生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既具有绝对性,也具有相对性。然而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大多数生物学教师却把课本知识当成了定论,看成是无需检验,只需理解和记忆的“绝对真理”,课本简直就是至高无上、毋庸置疑的圣经,好像只要理解了,记住了课本知识,就可以套用它去应付灵活多变的实际问题。然而,生物学界的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不可能套用一两个概念原理就能分析透彻,只有真正地用活知识,才能给人以力量。教师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已经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有了课前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的意识,实践着既重视知识的逻辑起点,也寻找学生的现实起点.但在探索宴践中,却还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真正的学习起点,而只是盲目地想当然,凭臆想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结果学生学习无兴趣,教师教得不顺畅,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只有找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寻找到教学的起点,从而预设出有效的教学.学习起点,是数学教学的起跳板、找得越准,踩得越响,跳得就越高.  相似文献   

17.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既是对课堂教学成果的巩固和加强,又是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还是学生形成技能的训练,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少学生不能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这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家庭方面的原因.我们应采取有效策略,改善学生作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教育改革也从教材教法的改革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浪高过一浪 ,向纵深发展。有人感慨 :“教材越编越有趣了 ,教师的作用越来越小了” ,有人欣慰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都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终于从呆板、枯燥的四十五分钟中解放出来了。笔者却不敢苟同 ,认为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所以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在教师 ,教师必须首先进行自身的创新。一、知识方面的创新———拓展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唐代大教育家、文学家韩愈在《师…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广大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时间比以前多了,教师放手让学生主动研究的机会也增多了。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教师个人教学习惯的干扰,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学误区。误区之一: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讲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而听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清晰透彻且带有启发性的讲解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先决条件。然而,教师讲得清,学生却未必听得懂,往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如坠云雾。如果教师只顾自己津津乐道,不顾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与学生的的…  相似文献   

20.
毋庸讳言,当前的课堂教学存在着无效和低效的问题,一方面在大张旗鼓地提倡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另一方面却又在课堂上进行着那种日复一日简单重复的低层次教学,我们应该走出课堂教学无效的三个误区,构建有效课堂. 误区一:"灌"得越多越有效 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喂"烂一点,就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果.即使学生没有学好,也自感问心无愧.这种教学,由于把学生当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尽管教师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学生越不愿动脑筋,学习积极性反而受到影响,结果也是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