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众所周知,当今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体制、规章甚至风俗习惯,都是西风东渐的产物,其中就包括文理分科。20世纪50年代,受前苏联高教模式的影响,我国综合性院校被分成许多单科性院校,专业分得很细。相应地,我国中学也有了文理分科,并延续至今。说到底文理分科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改变,它适应了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个制度的合理性逐渐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2.
<正>文理分科是学习苏联教育制度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说,对于培养专业人才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文、理分科若干年来的实施状况看,文理分科带来的问题已经暴露无遗。首先,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由于理科的高难度,很多学生理科学不下去就去学文科,学习文科不是出于兴趣,而是无奈的选择。这样,选择文科似乎就成了一个失败者的象征。另一方面,理科难度进一步加大,又增加了更多的学习失败者。其次,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过早地文理分科,让理科学生不再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3.
邓凯 《教育科学论坛》2009,(7):32-32,33
提出“高中取消文理分科”这个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学生学什么更好,以及怎么学更好”等当前教育急需回答的问题。为了适应当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渴求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现实状况,我国教育就必须科学地论证并制定适应丁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教育教学体制,特别是解决好包括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以及取消文理分科之后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邓凯 《教育科学论坛》2009,(7):32-32,33
提出“高中取消文理分科”这个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学生学什么更好,以及怎么学更好”等当前教育急需回答的问题。为了适应当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渴求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现实状况,我国教育就必须科学地论证并制定适应丁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教育教学体制,特别是解决好包括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以及取消文理分科之后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理分科、文理合科,或专业分化的体制和观念,涉及高中课程、高考选考、高校招生三个环节。专业是高校的课程体系,可以是精深的,也可以是广博的。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具体做法上,专业分化能够培养各种类型的文理通才、文科通才和理科通才,由此,它兼容和超越了文理分合仅仅培养一类文理通才,或者一类文科通才和一类理科通才的体制。  相似文献   

6.
支持分科     
文理分科是近年来颇受学生、家长关注的一个话题。私下常听到这样的议论:“今年要文理分科了,又可以不学讨厌的历史、政治、物理、化学了!”“今年改文理综合了,题目总体难度会降低,太好了。”“文理综合,那岂不是要学很多东西,负担重啊……”究竟该怎样评价“文理分科”呢?有许多人认为它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原则,使学生偏向于文或者理,导致了学生的不全面发展。笔者对这种说法提出质疑,文理分科是否会限制素质教育的发展呢?素质教育,以寻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但最终目标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文理分科,是大学选拔的机制。一种制度的存在,必有其…  相似文献   

7.
文理分科不分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文理分科是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必然要求。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考试传统的大国,文理分科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科学研究的成果为施行文理分科奠定了自然基础:脑功能分区定位研究为文理分科做出了生理学的解释;多元智能理论为文理分科提供了心理学依据;二层次三因素理论为文理分科提供了教育学的参考。人类由工业社会向服务业社会过渡进程中,社会职业分类越来越细,专业要求越来越高,为文理分科开辟了时代的航程。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我国的普通中学文理分科经历了分分舍合、不断反复的过程,但是分科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不分科的时间,各国普通高中在文理分科方面的做法与经验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从学生自身发展、科学知识发展、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现状以及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宜实行文理分科。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我国的普通中学文理分科经历了分分合合、不断反复的过程,但是分科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不分科的时间,各国普通高中在文理分科方面的做法与经验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从学生自身发展、科学知识发展、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现状以及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宜实行文理分科.  相似文献   

10.
陈一慕 《教育》2008,(7):22-23
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朱永新严厉痛斥当前文理分科制度,呼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一定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高中文理分科,已经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这一番话犹如一颗炸雷,搅乱了本来就不平静的中国教育界,引发了“文理该不该分科”这个久争不下问题的新的社会大讨论,事实上也可以看作是“文理分科”制度在用一种近乎“最后申辩”的方式,为它在中国教育历史舞台上作最后告别。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的高中文理分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文理分科不是一个新问题,但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各方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来看,争论中的利益相关者都是基于自身利益评判高中文理分科。基础教育公共利益的私事化使得学生和家长反对取消文理分科;教师在教育理想和自身利益之间寻找平衡而谨慎赞同取消文理分科;教育专家学者高举理想大旗。主张坚决取消文理分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于对政绩和社会影响的考虑而观望,暂时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由此可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不是一纸政令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相关利益各方不断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文理分科改革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保留原有文、理分科的基础上增加文理综合科,文科、理科和文理综合科3种模式并存,才是最科学、合理、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最近,文理分科要不要取消的问题,成为了教育话题的一个热点。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各执一词。其实,这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从政策的层面从来就没有规定文理必须要分科,也就不需要用出台政策规定的办法来决定文理要不要分科的问题。但它  相似文献   

14.
从清末普通中学文理分科的提出,民国时期文理分合的反复,到新中国成立后文理分科模式的长期存在,我国中学(高中)文理分科的实践与争议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在历史视野下梳理文理分科的存废之争,于当前思索文理分科的发展这一问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高中文理分科既是“老问题”,又是“新热点”;既是理论问题,更是现实问题。实际上,现在谈论的高中文理分科有两个概念:一是高中一年级就进行文理分科;一是针对高考进行的文理分科。  相似文献   

16.
一、文理分科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当前,主张取消文理分科的人士认为,高中文理分科导致了知识结构的不全面,导致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和缺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张实行文理分科的人士则认为,取消文理分科会加重高中生的学习负担。粗略看起来,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其实未必。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中阶段不宜实行文理分科,从理论上讲是由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学科知识在人的整体素质提升中的作用以及教育权的法理所决定的;从实践上讲,是由实行文理分科后使高中生和大学生知识片面、素质欠缺,乃至学生之间形成新的不平等,从而加剧应试教育的延续,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等弊端所造成的;同时也是赞成高中文理分科理由之不足,以及我国高中文理分科出台的背景及当前的形势发展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18.
近来中国教育界最热门的讨论题目就属“取消文理分科”了。从媒体、网上反馈的信息看,基本上是“一边倒”,赞成“取消文理分科”的占大多数。其实我们讨论的题目“取消文理分科”是被简化了的、不完整的。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第6个问题原文是“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样问题分为两个分支:必要性和可行性。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细致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赞成派”还是“反对派”,  相似文献   

19.
张亚群 《成才之路》2009,(15):I0005-I0005
一、适当的文理分科有其必要性 高中文理分科由来已久,它与高校招生分科考试密切相关。自清末引入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后,我国开始接受西方知识分类系统,将其纳入系统化、学科化的教学之中,逐渐形成高校分科招生考试及中学文理分科制度。文理分科是高中课程分科教学的典型代表,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要求与客观需要。适当的文理分科,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权。这里的“适当”。一是指时间上分科不宜过早,二是指分科应以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与能力为依据。文理分科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相似文献   

20.
也论高中文理分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高中文理分科的争论沸沸扬扬,一部分人倾向于取消文理分科,以人大代表朱永新的意见为代表:文理分科削弱了文科水平;分科后文理分家,影响学生的素质;分科加剧了应试的竞争;分科有可能导致选错专业.反对意见则集中认为文理分科加剧了学生学业负担.作者认为,分不分科只是表面问题,实质上在于知识观和教学观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