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庆发 《职教论坛》2007,(10S):20-24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分布密度最大、地域范围最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连绵区域.随着国家将区域经济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国际成功经验表明.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长三角”现有高等学历教育院校296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141所(不包括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长三角”包含16个城市,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5强.财政收入占全国1/4.出口占全国的1/3,全国百强县半数以上都在这里,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长三角”就占了10个,而长三角城市群仅以全国1.1%的面积(10.96万平方公里)、6.5%的人口(8212.12万人),创造的GDP产出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随着“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Megalopolis)概念的提出和认识,“长三角”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是由附着于空间上的知识要素、人才要素和制度要素三个组成部分.它们分别对应了城市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制度资本的发育程度。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更能直接、及时体现“三大资本”程度。探索和研究“长三角”高等职业院校一体化发展模式,旨在适应和促进城市群发展和产业集聚与集群的趋势。使区域要素资源。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效能和能量得以“最大程度的释放”.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长江三角洲 ,简称“长三角”。“长三角”的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 1% ,人口占全国的 5 8%。目前被列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共有 15座城市 ,包括上海 ,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 ,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古往今来 ,“长三角”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 ,构成我国“外通大洋 ,内联腹地”两个辐射扇面的战略枢纽点。 2 0 0 1年 ,我国政府在“十五”计划中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 ,并提出要“进一步发挥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在全…  相似文献   

3.
随着外资的大量进入,我国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不少外商直接投资(FDI)驱动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却跟不上集群中内外资企业发展的要求.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必须以长三角集群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核心,发展"依附教育",即依附于长三角地方经济的特点和人才需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这个区域以占全国1%的土地创造了全国将近20%的GDP,吸引了超过50%的外商直接投资。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长三角的区域物流随之迅速发展,本文就苏州物流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地位和功能进行探讨和研究,苏州物流的优势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实力雄厚,高等教育程度发达,考察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2004—2008年动态时间序列数据对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城市群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文章以长三角区域性特大城市南京和合肥2012-2018年与旅游业相关的经济数据为基础,研究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探索城市发展的趋势,得出区域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旅游消费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城市以及城市群由核心区域向外围区域延伸可以视为在梯度力的作用下城市发展要素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扩展过程,区域之间的浓度差距即梯度力由大到小的递变过程就是城市的中心性影响强度由强变弱的过程,这个方向就是城市群的发展路径,扩展过程可以分解为城市扩展要素水平流、密度流和垂直流三个层面。殊三角与沪宁杭城市群的圈层方式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城市梯级发展的证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以广州为核心的多个等级不同的城市在城市梯级发展规则下逐渐向外围扩展形成的。沪宁杭城市群以上海为核心的包括苏锡常、杭嘉湖、甬绍地区和宁镇扬等4个城市集聚带沿长江发展轴构成了中国最大城市群区域,其发展过程也遵循了城市梯级发展规则。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截至2003年底,全国高职院校招生200万人,在校学生480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2.3%和在校学生数的42.3%.目前,全国已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908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8.5%.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快的原因,是它适应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求,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望子成龙"的迫切要求.一个充满活力、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之友》2012,(Z3):97
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重点示范专业学校2012年大专招生简章江西报考代码:8635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国标代码13424),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地处赣西重镇—江西省宜春市。宜春环境优美,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有"亚洲锂都、宜居城市、森林宜春、月亮之都"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与城市/区域的互动与共生发展由来已久。相较于奈特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叙事中的高等教育枢纽,我国在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国际化发展方面的实践始终伴随着宏观战略、地方政策以及现实需求间的耦合与张力。就长三角等区域/城市群而言,其庞大的地理空间尺度和域内各城市间发展模式的差异性,致使在形成高等教育枢纽的过程中呈现出“双层嵌套”样态,即若干各具特点的城市级枢纽共同构成区域/城市群级枢纽。有鉴于此,或有必要在关注长三角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态势的同时,对其内部市域高等教育枢纽的建设模式加以分析,从而加深对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形态的认知,继而生发出对既有国际化理论之于本土实践适切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认为区域城市化是区域产业集聚和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区域人力资本提升,从而推动区域城市产业集聚与升级。由于我国城市化所面临的特殊国情,城市群发展战略将是区域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在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中,可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进来,加大政府的投入与支持,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界的沟通,赋予其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以灵活面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合肥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但合肥仍是一个后发城市,实力还不够雄厚,需要明确面对新标杆的差距,不断跨越追赶。因此,基于区域一体化视域,以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切入点,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内22个主要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合肥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并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为合肥创新追赶路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五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施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的重要举措,将会产生五大效应.促进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更好地满足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引领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加快发展,并提供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集中财力和优质资源,调动各级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的积极性,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在国际上形成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4.
于海云  王芙蓉 《陕西教育》2010,(3):34-34,37
长三角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潜能无疑得益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更能直接提升制造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基于长三角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本文积极探索“长三角”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可持续发展,以期待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能够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专业群建设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内涵式发展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以长三角城市群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设置情况为案例,从全新视角探索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与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的匹配性并提出建议。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把握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结合专业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红利,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是“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简称 ,是指镇江以东 ,包括上海、无锡、苏州、常州、扬州、泰州、镇江、南京、南通、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等15个城市 (包括台州 16个城市 ) ,以约占全国面积的1%,人口的 6%,生产出约占全国 19 5 %的生产总值 ,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 ,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一、发展现状据统计 ,2 0 0 3年“长三角”地区 15市GDP总值达2 2 775亿元 ,比 2 0 0 2年增加了 3 65 0亿元 ,由占全国的 18 7%上升至 19 5 %。 15城…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开展江苏省83所高职院校区域、层次、专业3个维度的绩效评价研究,得出:高职教育综合绩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苏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声誉、人力资本质量产出相对不足;高职院校层次与综合绩效无显著相关性,"双高"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强化;教育与体育等专业大类综合绩效较高,装备制造等专业大类相对较低。以期为"十四五"期间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优化投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长三角"高等教育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提出该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即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激励;坚持以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大学对产业的支持度,并从对产业的支持中获得自身发展的经济基础;实施区域内外协调,从合作竞争中获取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资本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城市之间发展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以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3个指标构建经济活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探寻影响经济活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经济活力受城市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等的影响.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投资力度、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联动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做强高等职业院校,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是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是引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历史性选择。一方面要求政府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理念转变上升为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把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升级发展;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立交桥",大力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四年制高职教育探索;另一方面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将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转变为院校的科学办学行为,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科技协同创新联合体,提升大学文化育人水平,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