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氏县志》云卢氏县得名于汉代卢敖的说法不确,文献及考古资料证明卢氏之名早在先秦已经存在,并非到秦代之后才出现。综合各种文献线索,卢氏在先秦秦汉时期的发展轨迹应为:卢氏地名首先得之于远古时代的尊卢氏氏族之名,应为尊卢氏迁徙过程中留下的历史信息;尊卢氏西迁之后,卢氏地区形成卢氏方国并一直持续到商末;春秋战国之世,卢氏经历了由独立国—附庸国—属地—郡县这一系列的过程;秦伐韩,设卢氏县;汉因秦制,继续保留卢氏县。  相似文献   

2.
韩愈是中国历史上“开启新时代的伟人之一”。而潮州是研究韩愈的特殊地域。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唐宪宗而贬放潮州任刺史。虽然他在潮州仅停留七、八个月,几乎可以说是个匆匆过客,但韩愈从此与潮州结下不解之缘。及至宋代,“潮州山水皆姓韩”,韩愈登临的小亭改称韩亭,就连亭前据传为韩愈手植的橡树也被特别尊为“韩木”。杨万里有感于此,曾赋诗《韩木》: 笑为先生一问天,身前身后两般看。 亭前树子关何事,亦得天公赐姓韩? 当然,赐木姓韩的不是天公,而是宋代的潮人。杨万里的疑问其实也是历史学长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潮州广播电视大学石中坚副教授长期以来潜心于潮文化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前不久由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的《畲族与潮州文化研究》,是他近来有关潮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畲族与潮州文化研究》介绍了潮州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并从潮州文化中,寻找它属于畲族文化的残留部分。认为潮州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畲族文化,而已经形成了的潮州文化,又反过来对畲族文化生巨大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4.
晚晴潮州商人和商人团体的慈善活动除了社会救济,还有兴办新式学堂和捐助医院等公益事业。以商人为主导的潮州慈善事业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汕头开埠后,西方事物和西式慈善理念的传入极大地影响了商人的慈善活动,陈雨亭是晚清潮州巨商,他的慈善活动展现了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嬗变。  相似文献   

5.
论欧阳修对韩愈诗歌的接受与宋诗的奠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北宋欧阳修对韩愈诗歌的接受历程,梳理韩诗与欧诗的艺术关系,揭示出欧诗承韩有学韩、似韩与变韩三个时期,其关键在于对“以文为诗”的标举与承传创变。欧阳修的尊韩、学韩确立了韩愈诗歌在北宋的诗学典范地位,他在模仿研习韩诗基础上的“变韩”为自家诗的独创新意奠定了基础,学韩而不觉其为韩的创新精神是他接受韩诗、领导诗歌革新的真精神所在。比较韩、欧诗歌的不同可见,欧诗“变韩”之处主要表现在诗歌题材的日常生活化与文人化、议论说理的凝练精警与理性色彩、谋篇布局的疏荡章法与铺叙笔法等方面。此外,欧阳修还以平易细密扬弃了韩诗的过分奇险拗峭。欧诗承韩这一接受现象对创立有宋一代新诗风具有深远的诗学意义。欧阳修承上启下,是杜、韩与苏、黄之间的重要艺术中介,其接受韩诗之意义就在于对宋诗风格的形成起奠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韩愈晚年遭贬来潮州当刺使仅八个月,则江山易姓为韩,为潮汕人民千古怀念,可见在潮州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无人可以比拟。故所以“韩愈与潮州”则成为千多年以来“潮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海内外研究韩愈与潮州多在于哲学、文学、教育、民俗等方面,研究韩愈与潮州生产力发展的尚无发现,也找不到文献资料。研究的人员多为历史、文学、哲学、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及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及理论工作者居少。研究一个在一个地区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历史人物,固然可以也应该从他对该地区哲学、文学、教育、民俗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去研究、去考察。但仅此是不够的,不完全、不完整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具有重大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韩愈在潮州虽仅有七、八个月,竟然使潮州的山水皆姓韩,足见其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本文对教育文化方面作些探讨以就正于识者。 一 韩愈的时代:科举选贤体制 我们之所以首先要研究他所处的时代,目的在于有一个大的背景有助于理解一些局部问题,从大系统掌握子系统比之单纯认识一个子系统要容易得多。因此,我们先看大唐帝国,而后再细究潮州教育。  相似文献   

8.
清代康乾时期诗人金甡诗歌与唐代韩愈诗歌在意象上有共同的特点,他多选择奇特的意象,来表现山水诗歌恢宏的特点,从其诗歌意象特征可以看出他在创作中学韩的倾向。但金甡在学韩时,并不一味模仿,而是学习了韩愈诗歌意象奇特一面,摒弃其险怪的一面,并在创作中形成自已诗风奇特的一面。从金甡学韩可以看出清代前中期诗坛对韩愈的学习已经较为全面,研究视角也从韩愈的文章转向他的诗歌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9.
韩愈任潮州刺史8个月,以"居其位则思死其官"的从政态度,奉行"以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的治潮方针,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赢得了潮人的尊崇并成为潮州吏治的一面旗帜.从宋代以后,"以韩为师"在历代治潮官员中蔚为风气,从而推动了潮州社会之繁荣发展,特别是由于兴学育才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使潮州成为"文物不殊于上国"的"广左甲郡".  相似文献   

10.
明代海禁政策对明代潮州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元以来,潮州的海上贸易活动已经十分发达,并在整个社会的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初,朱元璋因张士诚、陈友谅余党勾结倭寇,行锁海政策,严禁人民私自进行海外贸易。后此诸帝继续实行这一政策,时常重申禁令。因而,自宋元以来潮州人民努力建立的与海外通商的传统,陷于停顿状态,未能再进一步发展。这一政策,对明代潮州的社会状况、经济结构,乃至文化风俗等等方面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潮州人民诸多事业与海洋息息相关。明朝,潮州府海盗活动猖獗,其原因是政府的海禁政策。请求朝廷调整政策是潮州府从平民百姓到地方士绅的共同愿望,而这一重任就落在有机会进入权力中枢的潮籍进士的肩上。明代的潮州进士登科表现良好,反映了面对海禁,潮州各利益团体,大力培植人才,向朝廷反映诉求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潮州人与泰国人有较为密切的交往,从开始做生意到后来移居泰国成为泰籍华人。因此,泰语借用了很多潮汕方言词语,尤其是潮州商业用语。本文拟介绍泰国潮州华裔的概况、潮语词汇借用状况及借词的变化和流向、潮州本地逐步形成泰式潮语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一一九二五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方各省农民运动,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展开的“反奉倒段”运动,使得北洋军阀政府摇摇欲坠。反动政府一面用武力镇压革命群众。一面抬出孔丘的亡灵,提倡“尊孔读经”。“五四”运动以来,一直进行着的反“尊孔读经”与“尊孔读经”的斗争,实质上是改革者与反改革者之间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建立现代潮州学是国际汉学巨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提出来的。饶先生是一个热心于乡土文化的大师,早年在编纂《潮州艺文志》时,对潮汕地方文献、历史人物、人文思想颇感兴趣,尔后在他整个学术生涯中一往深情地耕耘在乡邦文化的园地之中。1989年至1993年,他相继发表了《潮人文化的传统和发扬》、《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及潮汕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摘要》、《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等文,正式倡导要发扬潮人文化传统,建立潮州学。并提出研究潮州学不应限于潮州一隅,要着眼于大潮汕文化,“研究雍正以前的潮州历史,梅州、大埔都应该包括在内,这说明客家学根本是潮州学内涵的一部  相似文献   

15.
黄少姜 《师道》2006,(1):26-26
潮州音乐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潮州音乐是潮州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唐宋时期,历经明清时期的继承和演变,到解放后蓬勃发展,并形成了典雅、古朴、清新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潮州音乐品种多,主要包括锣鼓乐、弦诗乐、庙堂音乐和细乐等。各个音乐品种在乐器组合及演奏形式、演奏风格上各不相同。锣鼓乐多是高亢、激昂、雄伟、粗犷,弦诗乐、细乐则是绮丽、典雅、清新、悠扬。潮州音乐内容丰富,保留下来的曲目有上千首之多。《抛网捕鱼》《双咬鹅》《掷钗》《昭君怨》《柳青娘》《粉红莲》《浪…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对潮州传统文化保护的角度,通过对宋代笔架山窑的解读,力图揭示潮州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以探索"动漫化"在保护与传承潮州传统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潮州民间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潮州市大部分中、小学正在开展潮州民间音乐的传承活动.但现行从音乐课堂、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这三种传统途径的传承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珍视现在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西方哲学家无意间在古罗马城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双面”神像。哲学家问他为何两副面孔。他回答说: “因为这样才能一面察看过去,以记取教训;一面瞻望未  相似文献   

19.
把握现在     
一位哲学家无意间在古罗马的一片废墟中发现了一尊双面神像。这位哲学家虽然学贯中西,但对这尊神像却很陌生。于是便问:"请问尊神,您为什么一个头而两副面孔呢?"双面神回答:"只有这样,才能一面查看过去,以吸取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以憧憬。"  相似文献   

20.
李蓉 《宁夏教育》2000,(5):41-42
阅读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 ,是在一般能力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阅读实践而形成的。阅读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决定着阅读能力形成的水平。阅读活动 ,一般包括围绕阅读材料进行的观察、表达、实践等活动。对此 ,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弗·鲍良克曾作过精辟的论述 :“围绕阅读材料进行活动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与围绕阅读材料进行活动 ,既有统一的一面 ,又有区别的一面。阅读是围绕阅读材料进行活动的前提 ,但围绕阅读材料进行活动并不等于阅读本身。只有当围绕阅读材料进行尽量广泛的多种活动时 ,这类活动才是有效的。”(弗·鲍良克著 ,叶南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