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场地自行车不同传动比下大强度骑行过程中功率、频率变化进行测评,分析传统疲劳指数、频率指数和净疲劳指数在疲劳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名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分别使用50:12和50:13两种传动比进行两次200m俯冲骑行测试,使用SRM自行车专用功率记录仪采集骑行全程的功率和踏蹬频率,分别计算传统疲劳指数、频率指数和净疲劳指数。结果:运动员完成200m俯冲骑行到达终点前30s过程中,功率、频率前7s同时逐渐增加,8-11s功率增加但频率维持原来水平,功率在12-15s左右达到最大,此时频率约为130rpm左右,随后可见频率仍在增加,但功率逐步降低。场地自行车大坡俯冲骑行过程中,传统疲劳指数明显高于净疲劳指数,两者计算结果的差异来自与是否将频率变化包括在内。结论:净疲劳指数较传统疲劳指数更好地反映了场地自行车骑行中的功率-频率关系,并能描述不同速度下的疲劳程度。运动员可以通过适度增加传动比,降低频率来提高200m计时赛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
韦恩·戈德史密斯是澳大利亚游泳队的科研人员,他编制这份疲劳指数测试表,通过提出许多与疲劳有关的因素,每项都赋予相应的分值,最后将以下8项的分数相加,可以较好的反映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完成下面的测试,看看你的疲劳指数。记分单从1-5分中选择相应的级别,在适合的分值上打“√”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师范大学男学生为研究对象,测定30sWingate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观察壮族大学生无氧工作能力的变化,结果发现:最大功率并没有变化,平均功率从一至三年级下降,四年级上升,且在三年级时达到低值,疲劳指数在三年级上升到峰值,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运动训练或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必然有疲劳的产生,疲劳的积累会对运动员或健身者的体质健康到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危及到生命的安全.教练员、社会体育工作者必须了解疲劳产生的机制与危害,提高对疲劳问题的重视,掌握通过外部观察、肌力评价、呼吸肌耐力测试、反应时测试、血压体位反射测试、皮肤空间阈测试、闪光融合频率测试、心电图测试、肌电图测试、脑电图测试等方法科学疲劳诊断的方法,判断疲劳的程度,针对不同的疲劳情况,选择营养补充、训练恢复、医学生物学恢复、心理恢复等不同的方法配合,促进疲劳的恢复,从而达到尽快提高运动能力与科学健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27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肘关节进行等速向心测试,探讨肘关节屈、伸肌群在不同运动速度下的峰力矩(PT)、峰力矩比(F/E)、疲劳指数(WF)及其变化情况和性别差异,为今后运动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的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速度增加,肘关节屈、伸肌群的PT值皆明显下降,F/E值显著提高;男性在不同测试速度下,肘关节屈伸肌群PT值指标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性别的肘关节F/E值,在慢速测试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快速测试中,差异却极显著;男女肘关节屈伸肌群的WF值皆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探讨肌酸的补充对受试者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以国际通行的标准无氧运动能力测试的方法,求出其最高无氧动力、无氧能力、平均无氧动力和疲劳指数,以了解肌酸的补充对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处于生长高峰期的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变化迅速,由于缺少有效的测试评价手段,教练员往往难以制定个性化体能发展计划。方法:选取山西体育职业学院U13组(42人)和U15组(23人)女子足球运动员,确保无疲劳情况下进行下肢功能力量(单脚跳、跨步跳和侧向跨步跳)特征和运动表现(反应力量指数、下肢刚度、20 m冲刺和T测试)测试。结果: U13和U15组在单脚跳、跨步跳、侧向跨步跳、反应力量指数(RSI)、下肢刚度、20 m冲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T测试(12.53±0.72)、(12.45±1.06)未见统计学差异。U13和U15组在单脚跳相对值(0.91±0.10)、(0.89±0.10),跨步跳相对值(0.99±0.08)、(0.98±0.08),侧向跨步跳相对值(1.01±0.09)、(0.98±0.07),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单脚跳相对值均达到89%,而相对跨步跳成绩两组均未达到109%。结论:U13和U15组女足运动员加速能力(单脚跳/身高值)普遍超过89%,而减速能力(跨步跳/对侧单脚跳)均未达到109%;U15组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下肢功能、20 m冲刺和RSI成绩均有显著提高,但T测试成绩改善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本培育法,通过对大学生的渐进式突破疲劳墙实验得出:身体疲劳与心理疲劳阈值直接关联,负重后以极限状态完成12 min跑,所产生的身体疲劳与心理疲劳,经过自我设计和激励,在身体逐步适应后心理耐受力逐步提高;经过连续测试,负重12 min跑测试成绩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心理"疲劳墙"得到不断超越,从而提高了受试者的心理耐受力阈;进行负重12 min跑与"自设目标距离"测试方法,不仅可作为心肺耐力测试方法,同时也是心理耐受力与疲劳感知测量与生理机能综合评定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训练冲量(TRIMP)和运动训练监控仪对手球运动员的训练负荷进行监控研究,旨在为赛后评价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和机能状态提供合理有效的方法。研究方法:广东省女子手球运动员7名(22.6±1.4岁),健将级别,在全运会备赛期间的教学赛和冲刺阶段的一次对抗赛中和赛后,对不同位置运动员进行跟踪测试,测试指标包括心率、乳酸、熵值、中枢疲劳、应激水平等。研究结果:(1)在教学赛中,指标变化的平均值为:心率169.4±8.16次/min,上场时间44.3±6.0min,TRIMP114.8±18.9,赛后乳酸4.43±1.53mmol/L;(2)对抗赛中运动员平均上场时间47.26±5.41min,TRIMP123.75±9.30,均高于教学赛平均值,个体TRIMP值最高的是右边锋,最低的是左边锋;(3)对抗赛中,A为正常状态,C为中度疲劳,其余均为轻度中枢疲劳,E的应激水平偏低,其余应激水平偏高;运动员熵值水平略低于教学赛平均值;(4)对抗赛中TRIMP值低的运动员,熵值稳定,应激水平(焦虑指数)、脑中枢疲劳状态处于正常范围;TRIMP值高的运动员,熵值会略高于教学赛平均水平,应激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全国中国式摔跤冠军赛30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褶厚度法和围度法进行身体成分测试,采用30 s Wingate功率自行车运动进行无氧代谢能力测试.结果: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与瘦体重/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瘦体重/体重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男、女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负相关,与疲劳指数呈正相关;体重、瘦体重、瘦体重/体重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正相关,与疲劳指数呈负相关.结论: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中国跤男、女运动员机体的做功和运动能力与体脂百分比、瘦体重、瘦体重/体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Wingate测试法测试8名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快速减体重后无氧工作能力变化,来进一步研究快速减体重对无氧工作能力的影响状况。结果发现:最大功率减后较减前无明显变化,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减后明显降低,表明快速减体重对无氧工作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肌电疲劳阈与通气无氧阈和肌肉疲劳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珂  吴飞 《浙江体育科学》2008,30(1):125-128
对12名被试的肌电疲劳阈(EMGFT)与通气无氧阈(VAT)和肌肉疲劳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肌电疲劳阈的检出率非常低,且与通气无氧阈和肌肉疲劳指数之间并无相关。此外股内侧肌(VM)、股直肌(RF)、股外侧肌(VL)的肌电疲劳阈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希望通过对肌电疲劳阈低检出率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为以后改进肌电疲劳阈的检测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大鼠苍白球外侧部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探讨苍白球在运动疲劳中枢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疲劳组;采用跑台递增负荷运动方式建立运动疲劳动物模型。随后结合在体玻璃微电极单细胞记录技术,采集安静和运动疲劳状态下大鼠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信号,分析神经元放电形式、放电频率、爆发式放电峰峰间隔、爆发指数等指标变化。结果苍白球外侧部神经元主要表现高频间隔放电(HFP)和低频爆发放电(LFB)两种放电形式;运动疲劳后,HFP神经元比例显著降低(P<0.05),LFB神经元比例显著增多(P<0.05),其中LFB神经元放电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77%,峰峰间隔显著降低41%(P<0.01),爆发串频率、平均峰电位个数及爆发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疲劳后苍白球LFB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增加,比例显著增高,神经元爆发活动得到增强,提示苍白球LFB神经元在运动疲劳中枢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功疲劳状态下,GPe与基底神经节其它核团网络连接更加紧密,神经元放电趋于规则同步化。  相似文献   

14.
在竞技体育中,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消除运动训练所引起的疲劳,迅速恢复体能之重要性已日益显露出来。鉴于游泳、田径均属于体能类运动项目,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及肌肉系统的疲劳易于产生。我们对本省这两个项目的12名准备参加“七运会”的运动员进行了有关方面的医务监督,以求尽早对运动员的疲劳程度作出诊断并加以消除。医务监督方法选择心电图,心血管功能以及肌肉硬度测试。对心血管系统及肌肉系统的机能进行评定。以体外反搏消除运动性疲劳。结果表明,体外反搏后运动员的心血管功能有明显改善。运动训练后升高的肌肉硬度明显下降。运动员周身感觉轻松,疲劳感减少或消失。且凡经体外反搏肌肉适时得到放松者,完成技术动作时肌肉感觉良好。无一人肌肉损伤。该阶段运动成绩大多数较为理想。为此,我们认为以心电图,心血管功能及肌肉硬度测试作为对体能类项目运动员的主要医务监督方法,并通过体外反搏来消除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对10名学生进行了临界负荷、肌电图疲劳阈值与无氧阈值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皆有显著性差异存在,临界负荷与无氧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91(P<0.05);临界负荷与肌电图疲劳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44(P>0.05);肌电图疲劳阈值与无氧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41(P>0.005)。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临界负荷可以作为有效评估无氧阈值的测试方法,而肌电图疲劳阈值却不适宜。  相似文献   

16.
采用心理测量方法,对运动员在安静、中度疲劳、重度疲劳三种状态时的上肢多关节联动动觉准确性、腕关节敏感度、肤觉两点阈、肌肉用力感、投篮命中率5项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四项感觉指标和投篮准确性在中度疲劳状态时较安静状态和重度疲劳状态有所提高;不同指标的变化差异不同,投篮准确性、肤觉两点阈、腕关节敏感度的变化达到显著或非常显著水平;而肌肉用力感和上肢多关节联动动觉准确性的变化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三个不同疲劳状况下肤觉两点阈、腕关节敏感度与投篮准确性的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疲劳训练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氨基酸含量及海马 CA1、CA3 区 c-fos 表达的影响,探讨疲劳训练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 30 只 SD 大鼠(3 月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有氧训练组及疲劳训练组,有氧训练组采用中等负荷跑台运动,疲劳训练组采用递增负荷疲劳训练,连续 8 周。8 周训练结束后,第 2 天利用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行为测试结束后,即刻检测大鼠海马氨基酸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海马 CA1、CA3 区 c-fos 神经元表达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有氧训练组及疲劳训练组大鼠海马谷氨酸含量均增高(P<0.05,P<0.01),有氧训练组大鼠 GABA 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u/GABA 比值显著增高(P<0.05),疲劳训练组大鼠 GABA 含量显著增多(P<0.01),Glu/GABA 比值降低(P<0.05);(2)与对照组比较,有氧训练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而疲劳训练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3)8 周跑台运动后,有氧训练组及疲劳训练组大鼠 CA1、CA3 区 c-fos 神经元的数量及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海马谷氨酸过度分泌导致 CA1、CA3 区 c-fos 神经元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运动疲劳导致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慢性疲劳的具体分布特征,掌握高职学生慢性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高职学生慢性疲劳程度与体测成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疲劳量表(FS-14)对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412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测试法进行健康测试,对所获得的资料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调查的学生中,慢性疲劳综合征学生占3.64%,轻度慢性疲劳学生占15.29%,且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高年级患病率高于低年级。患病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显示,慢性疲劳与学生的学业压力、睡眠质量、体育锻炼程度、心理压力、饮食喜好、学习环境满意程度等相关,P<0.05。慢性疲劳程度与学生体测成绩显著相关,慢性疲劳学生的成绩达标率显著低于正常学生,P<0.05。结论:高职学生的慢性疲劳检出率在性别、年级等方面存在差异,影响高职学生慢性疲劳的主要原因包括睡眠质量与心理压力等,慢性疲劳程度与体测达标成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王晨  林志桦  孙琦敏 《体育科研》2008,29(4):72-73,66
通过实验室、场地速度耐力相关指标的测试和相关因素的分析,检验场地测试速度耐力方法的可靠性,为上海女运动员的体能测试组中速度耐力测试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结果显示:30m疲劳测试方法可以作为上海女足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测试方法,平均速度这一指标可以有效地反映上海女足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该方法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强,可以为上海女足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训练效果的评定提供科学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训练水平的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糖酵解代谢能力,探讨其无氧耐力的特征。方法:对27名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进行30s和60s的无氧功测试,记录相关功率指标及运动后的血乳酸。结果:(1)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有明显性别差异,男子30s和60s的最大功率、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均明显高于女子,但男、女运动员的血乳酸无明显差异;(2)男子优秀组运动员30s和60s的最大功率和平均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但优秀组和普通组间相对最大功率和相对平均功率无明显差异。女子优秀组30s和60s的最大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但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无显著性差异;(3)与散打相比,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表现出较强的无氧耐力,但与自行车、举重和体操项目相比其无氧耐力较差。结论:(1)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具有较强的无氧耐力,且男子明显高于女子;(2)不同水平男、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具有明显差异,优秀组明显高于普通组;(3)结合血乳酸指标可以更客观地评价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4)30s和60s无氧功测试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