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训练水平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磷酸原、糖酵解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方法:对27名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进行10 s、30 s和60 s无氧功测试,记录相关功率指标及运动后血乳酸.结果:磷酸原和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有明显性别差异,男子10 s、30 s和60 s的最大功率、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均明显高于女子,但男、女运动员的血乳酸无明显差异;男子优秀组运动员10 s、30 s和60 s的最大功率和平均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但优秀组和普通组间相对最大功率和相对平均功率无明显差异.女子优秀组10 s、30 s和60 s的最大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但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与散打相比,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表现出较强的无氧代谢能力,但与自行车、举重和体操项目相比其无氧代谢能力较差.结论: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具有较强的无氧代谢能力,且男子明显高于女子;不同水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具有明显差异,男、女优秀组分别明显高于普通组;结合中国跤运动员10 s、30 s和60 s无氧功相关指标,测定运动前、后的血乳酸变化,能更客观全面地反映优秀中国跤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2.
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和训练水平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差异,探讨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高能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方法:对16名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进行10s(女)、15s(男)、30s和60s的无氧功测定,测定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min恢复心率和血乳酸。结果:1)磷酸原代谢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运动员最大功率、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最大圈数都明显高于女运动员;2)30s和60s两种测试中,运动员爆发力表现出相同水平,但糖酵解代谢持续供能能力随运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3)男子优秀运动员组15s无氧功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男、女最大圈数大于普通组,达到最大圈数时间小于或等于普通组;4)男子优秀组运动员30s、60s平均功率高于普通运动员组。女子优秀运动员组30s、60s平均功率、最大圈数明显高于普通运动员组,60s最大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运动员组(P<0.05)。结论:1)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具有较强的磷酸原代谢能力,男运动员明显强于女运动员;2)较强的糖酵解代谢能力是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特征;3)评定磷酸原系统能力时,男、女运动员都使用10s无氧功测试为好;4)不同水平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优秀运动员组强于普通运动员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全国中国式摔跤冠军赛30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褶厚度法和围度法进行身体成分测试,采用30 s Wingate功率自行车运动进行无氧代谢能力测试.结果: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与瘦体重/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瘦体重/体重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男、女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负相关,与疲劳指数呈正相关;体重、瘦体重、瘦体重/体重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正相关,与疲劳指数呈负相关.结论: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中国跤男、女运动员机体的做功和运动能力与体脂百分比、瘦体重、瘦体重/体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我国优秀青年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特征,为地方队教练和基层教练的训练和选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2名我国优秀青年短道速滑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利用Monark 839E功率自行车和metamex 3b最大摄氧量测试仪,分别测定队员的10 s,30 s,60s无氧功和最大摄氧量.结果:青年男子运动员10 s,30 s,60s无氧功分别为9.84±0.72 w/kg,9.02±0.43 w/kg,7.20±0.57 w/kg,最大摄氧量为68.73±4.78 ml/min·kg;青年女子运动员10s,30s,60s无氧功分别为8.67±0.69w/kg,8.12±0.41w/kg,6.67±0.42 w/kg,最大摄氧量为56.76±3.91 ml/min·kg.结论:青年男子、女子的10 s无氧功明显低于速滑运动员,但是30 s和60s无氧功明显高于速滑运动员,该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37名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功率自行车分别对其进行10s、30s、60s最大持续运动能力测试与分析,旨在探讨散打运动员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为合理制定发展专项所需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服务。研究显示,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表现出明显的项目特征,即具有较强的磷酸原、糖酵解代谢能力和较强的最大做功能力;性别差异明显;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差异明显,男子之间的差异程度大于女子运动员。提示,武术散打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与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18,(11):988-991
目的研究男子柔道运动员的间歇性运动无氧能力及耐乳酸能力特征,为教练员准确把握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及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男子柔道队6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功率自行车间歇性运动进行无氧能力测试,测试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以及运动后2min、3min、5min、7min、9min血乳酸水平。结果 6名运动员的相对最大功率均值为(10.25±0.84)w/kg,相对平均功率均值为(8.1±0.44) w/kg,达到功率峰值时间均小于6s,血乳酸峰值均值为(19.7±3.45) mmol/L。5号、6号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最好;1号运动员应在提高肌肉无氧耐力能力基础上,重点加强短时间爆发力训练; 3号运动员应保持爆发力,重点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2号、4号运动员应全面发展无氧代谢能力。结论柔道运动员的间歇性运动无氧能力及耐乳酸特征,可为教练员准确把握运动员的机能水平提供依据,帮助教练员实现科学化训练。  相似文献   

7.
优秀男子花剑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准确测定与评价个体优秀花剑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为其合理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提供帮助。方法:以叶冲等4名优秀花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MONAK839E功率自行车,分别进行15s和30s最大用力持续运动的测试。测定最大功率(Pmax)、平均功率(AP)、功率下降速率(PD)、最大圈数(Cmax)、达到最大功率的时间(Pmax-time)、达到最大圈数的时间(Cmax-time)、心率(HR)、血乳酸(BLa)等指标。结论:男子花剑运动员需要较强的磷酸原代谢能力和迅速调动无氧糖酵解代谢供能的能力;而应用MONAK839E功率自行车,根据需要设计不同测试方式测定优秀花剑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可清楚诊断和分析花剑运动员的磷酸原代谢能力和糖酵解代谢能力,为运动员机能状态诊断和制定不同阶段的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中国式摔跤女子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征,对20名中国式摔跤女子运动员Wingate无氧功率、尿肌酐排放总量、专项训练后血乳酸进行了测定,运用SPSS13.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子中国式摔跤运动中专项供能特征为磷酸原-糖酵解系统混合供能;中国式摔跤运动能提高人体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力量素质越好,则其竞技能力越强;中国式摔跤女子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较低,不利于代谢产物的清除,不利于运动后的恢复;运动员训练水平越高,则无氧代谢能力及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9.
以26名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MONARK 894E无氧功率自行车分别进行10s、30s、60s无氧功率测试,并对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和安静状态、运动中、运动后心率进行测定分析。旨在研究100m、200m、400m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磷酸原、糖酵解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为合理制定发展专项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计划、科学进行运动监控提供服务。研究结果显示:100m、200m、400m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具有显著的项目特征;100m运动员的磷酸原代谢能力最强,200m和400m运动员次之;400m运动员的糖酵乳酸能供能能力强于200m运动员,200m运动员强于100m运动员;100m、200m、400m运动员各自在接近于自己项目所需时间的10s、30s、60s无氧功率测试中均表现出显著的专项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参加全国女子大学生排球联赛的32名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利用功率自行车等仪器,对受试者进行30 s最大极限负荷运动,在测试过程中分别记录运动员无氧能力相关功率和血乳酸指标等,并对运动员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整体无氧能力与其它爆发性运动项目的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竞技能力、竞技水平、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排球运动员无氧能力表现出较高的水平;通过最大极限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PP、AP、PD、BLA等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优秀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无氧能力存在位置特征,大致表现为:1)无氧磷酸原供能特征为:副攻自由人主攻接应二传运动员;2)无氧乳酸供能特征为:主攻接应二传副攻自由人。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优秀青年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纵向变化特点,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女子摔跤队13名优秀青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Wingate834E功率自行车对其无氧代谢能力进行为期3年的测试和分析。测试共进行了三次,测试时间分别安排在2008、2009和2010年全国青年女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的准备期第二阶段(专门准备期),测试对象为同一组运动员。结果发现:1)随着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增长,反映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PP(最大无氧功率)、AP(平均功率)和T-SP(维持最大功率的时间)这三项指标得到显著提高(P<0.05、P<0.01);2)T-AP和T-SP(达到和维持最大功率时间)这两项指标的变异系数(CV%)较高,表明无论优秀青年女子摔跤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其无氧代谢能力都具备较高的储备和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2.
高行军  孙强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2):50-52,64
对13名优秀中国式摔跤女子运动员的月经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专家和教练进行座谈,了解受试者的月经情况。结果显示:1)月经周期规律者占38.5%,不规律者占61.5%;2)经期正常参加训练和比赛者分别为76.9%和84.6%,训练或比赛后身体有不适反应的分别达90%和90.9%,而比赛成绩正常的只有9.1%,且痛经发生率高达92.3%;3)经期训练和比赛、精神和情绪因素、膳食营养、体脂率低及经期卫生知识缺乏等是月经失调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象为国家队、省市一线队主力队员35人。经过专家访谈和教练员经验筛选,得到优秀垒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的框架,再经过对组成中各项指标的测试和统计学处理,最终确定了中国优秀垒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此模型将为优秀垒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发展提供训练的目标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前摔跤运动员常用的战术主要有:体力分配战术、时间战术、边线战术、心理战术、隐瞒战术。在比赛中要想合理地运用战术,应当了解对手,周密计划;根据对手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对策;取己之长,攻彼之短;灵活机动,发挥身体素质优势。摔跤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运动员要由易到难掌握战术;经常进行教学比赛,进行实战训练;要求运动员用比赛实例分析战术;培养运用战术的应变能力;贯彻协同培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古巴男排运动员双人拦网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毅钧  赵歌 《体育学刊》2003,10(5):121-123
通过三维高速录像对中国和古巴两国男排运动员双人拦网技术动作的分析表明:当对方4号位强攻扣球时,2号位队员面对球网并步移动起跳拦网,3号位队员左肩斜对网跑步移动起跳空中转体拦网。古巴运动员拦网时重心腾空高,手臂与网垂直面夹角小,两臂主动用力前伸下压两手压腕罩球,躯干收腹呈"<"型,拦网攻击性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20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启蒙训练年龄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外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转为职业选手的年龄较早,所以其成为职业选手的年限也较长。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之间的现役年龄的分布较为离散,中国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大于国外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并且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比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晚。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优秀男排选手后排扣球技术的三维运动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三维高速录像研究表明 ,中外优秀男排选手后排扣球均以两脚不同步前后依次着地蹬地的踏跳方式起跳 ,这是后排扣球的重要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利用CYBEX-NormT等速测试系统对我国46名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向心收缩测试与分析,结果提示:(1)提高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伸肌的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关键;(2)为防止腘绳肌的拉伤,应适当提高女足队员的膝关节屈肌的力量;(3)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比率不均衡是导致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力量训练中应加强屈、伸肌力量,尤其是伸肌的力量,以改善屈伸比率的不平衡,防止损伤的发生;(4)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存在两腿屈、伸肌力量不平衡现象,在力量训练中,应加强对弱势腿的力量训练,以保证两腿的肌力平衡,防止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from the Yo-Yo IR1 (distance and heart rate responses), and the ability of the Yo-Yo IR1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elite and non-elite youth soccer players. A total of 228 youth soccer players (11–17 years) participated: 78 non-elite players to examine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within 1 week, added with 150 elite players to investigate the construct validity. The main finding was that the distance covered was adequately reproducible in the youngest age groups (U13 and U15) and highly reproducible in the oldest age group (U17). Also,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were highly reproducible in all age groups. Moreover, the Yo-Yo IR1 test had a high-discriminativ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elite and non-elite young soccer players. Furthermore, age-related standards for the Yo-Yo IR1 established for elite and non-elite groups in this study may be used for comparison of other young soccer players.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实际出发,试图探讨建立符合实际的专项速度耐力综合测试模型。文章认为传统的测试方法因为大多是在无球状态下进行,存在一定的缺陷,特指出必须结合有球的速度耐力测试才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