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竞技体育难美项群技术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研究从“项群理论”角度探索,认识和把握技术训练的规律,可以促进同项群中各个项目之间的交流与提高。文中归纳和探讨了:技术对难美项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作用;难美项群运动员技术技能的主要特征;难美项群技术训练的发展趋向及根据基本动作和难新动作的特点去安排技术训练的内容、方法和训练负荷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难美性项群协调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协调能力的表现形式,根据难美性项群协调能力的表现形式制定了十种测量方法及三类评定方法,旨在对对难美性项群协调能力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竞速、竞距和技能表现难、美类项群运动员的“高原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布瑞安和赫特的观点,指出研究对象在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竞速项群运动员在专项训练的第4—6年出现,竞距、技能类难美项群运动员在第5—7年出现;运动素质是竞速、竞距体能类项群运动员产生“高原现象”的主要因素,难美性技能类项群运动员产生“高原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代运动训练学的观点分析,疲劳的诊断与恢复已成为运动训练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训练和比赛成绩的两个基本要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结合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项目的特点,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诊断及恢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称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称为"项群训练理论"。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类,继而以各项目体能和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及耐力性三个亚类,把技能主导类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和建立,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概括了同一项群体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本文仅就体能主导类项群训练的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项群训练理论和作品理论为基础,从体育学和法学两个学科视角出发展开研究。研究认为:身体动作、创新性和艺术性构成了项群训练理论和作品理论的逻辑连接点;难美项群竞技体育项目符合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构成要件,具有可作品性,其中,舞蹈型难美项群竞技体育项目和杂技型难美项群竞技体育项目可分别归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中的舞蹈作品和杂技作品。  相似文献   

7.
浅析力量素质对难美项群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健民  陈敏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495-496,499
根据难美项群各竞技运动项目的特点,分析力量素质在完成难美项群动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因为力量不足而导致难美项群运动损伤的表现,提出相应对策,为在教学训练中提高力量素质更好地表现难美项群的艺术魅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难美项群后备人才培养的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省难美项群后备人才现状调查,发现难美项群后备人才严重缺乏,后备人才培养出现断层等诸多问题,提出建立后备人才信息库和层级训练体系等方面来寻求我省难美项群后备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实现后备人才资源的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会议研讨法,整理归纳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在难美性项群研究中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在难美性项群中的应用已取得一定成绩,如:跳水、体操等,主要体现在高水平运动队科技服务与科技攻关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论难美技能类项群的美学特征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难美技能类项群的主要美学特征,即独创美、力量美、人体美、节奏美、衬托美和音乐舞蹈美,在进行难美技能类项群的技术创新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美学方面的特征,即情感愉悦性和客观社会性。  相似文献   

11.
薛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4):36+42-36,42
项群训练理论是我国著名训练学教授田麦久先生的经典论述,这一理论对训练学乃至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都起着指导性的影响。而武术且不分什么套路和散打之分,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探索武术是否适合于这一理论,将武术(套路)定位于项群训练理论中的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是否合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项群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健身气功.五禽戏"的项群归属,即隶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多元动作结构类固定组合项群和评分类项群,及其"难"和"美"的项群表现特征,并具有针对性提出想象训练方法,为提高其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体操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在一定规则约束下的竞技性身体形态表现状况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主要标志。本文对体操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旨为体操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静  刘贺  何萍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4):93-96,113
目的:研究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特点和项群差异情况,为训练实践提供科学的心理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特质运动心理坚韧性量表对121名男子优秀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被试TMTIS问卷总均分为4.13±0.42,积极奋斗4.47±0.29,抗压性3.58±0.62,忍受伤痛4.32±0.35;技能类项群运动员在抗压性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体能类项群运动员(t=2.819,P〈0.01),其余各项群比较,心理坚韧性的3个维度均存在不同的差异特征。结论:我国男子优秀运动员心理坚韧性总体情况比较理想,其中积极奋斗与忍受伤痛较好,抗压性一般;心理坚韧性存在明显的项群差异特征,其中技能类项群运动员抗压能力显著好于体能类项群运动员,同场对抗性项群运动员抗压能力显著低于其他项群运动员,格斗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积极奋斗显著好于其他项群运动员,表现准确性项群运动员忍受伤痛显著弱于其他项群运动员,耐力性项群运动员的抗压能力显著高于速度性和力量性项群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根据项群训练理论,武术套路属于其中的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文章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及其训练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伦敦奥运会中国队冠军的年龄、性别、民族、籍贯、学历、家庭背景、训练经历、地域分析及项目分布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26名男运动员和30名女运动员获得了金牌;1名瑶族运动员和55名汉族运动员获得了金牌;在体能快速力量类、体能耐力类、技能准确类、技能难美类、隔网对抗类和格斗对抗类项群获得金牌;奥运冠军的平均年龄为23.21岁;金牌主要来自于技能难美类和隔网对抗类项群。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文献分析研究,发现有关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研究多集中于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竞技年龄和身体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尽管以往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关于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竞技年龄、运动寿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资料,但多数研究是分散的、零碎的,只是从一个项目进行研究一个或几个竞技特征,或者研究几个项目的一个竞技特征,而对一个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一些竞技成长与状态规律的研究就很少,没有总结为一个项群的内在竞技特征规律。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出世界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性训练竞技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以项群理论为指导分析高校武术、舞龙、舞狮三项以表现难美性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能、技战术、心理等特征。最后,从教练员建设、追求"难新美稳"、音乐、服饰与礼仪为高校武术、舞龙、舞狮运动的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水平运动员年度周期时间结构的项群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个案法及调查法对体能主导类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和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等5大类8个项群高水平运动员年度周期中的参赛次数、竞赛日程分布、周期划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各项群高水平运动员(队)年度周期的时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李东仁 《精武》2014,(4):96-9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的研究方法以在校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项群的大学生运动员的归因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找出其存在的内部规律性,为大学生的运动训练提出科学心理调控依据,通过研究发现,内在堆度差距最大的是技能格斗对抗类,与之相反的是技能主导表现难美、准确以及体能主导类。持久性堆度方面,技能类格同对抗类项目运动员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类似的还有技能通常对抗类,与之相反的是技能主导表现难美、准确以及体能主导类。整体性维度方面,体能主导类耐力项目的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对其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类似的还有技能主导类格斗项群大学生运动员,与之相反的是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和准确的大学生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