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互动,但目前这种教育模式存在学校教育功利化、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教育缺失、自我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促进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四位一体”模式的有效构建,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素养,已成为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加快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传统思想把道德建设看作是一种个体行为,且有治国安邦的功效。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为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道德的规范作用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弱化趋势。“三观”、“诚信”、“三德”、“职工”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手拉手”作为深入开展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项目,认为,社会各界组织的公益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充分发挥“手拉手”活动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国少工委在新的一年提出——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但是,公民道德建设还是相对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得不尽人意。一是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相对落后,二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尽人意,两“难”碰撞的抉择,必须走“小孩子改造大社会,大社会培养接班人”,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双赢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终身学习”理论是当今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教育改革思潮,它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有重要启示:一、人人是公民道德建设之人;二、时时是公民道德建设之时;三、处处是公民道德建设之处。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哲学随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公民道德建设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公民道德教育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公民道德教育既不同于学校德育 ,也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当前 ,在我国公民道德教育中 ,不论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理论 ,还是方法和效果 ,都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从哲学上看 ,必须实现道德教育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有机贯通和结合。一方面 ,必须探求公民道德教育的终极理据、价值根基和价值旨归 ,即道德教育的形而上问题 ,这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理论前提 ;另一方面 ,应该避免社会的功利化取向和社会信用的缺失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影响 ,重视社会精英、公众人物、传媒和教育工作者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即解决道德教育的形而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我国诸多有识之士积极引进并传播西方公民教育思想,蔡元培是代表人物之一.蔡元培身处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在深刻反思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借鉴吸收西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五育并举”新教育方针.他主张公民道德教育为“五育”的核心,并对中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地位、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初步形成较系统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仍具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最近,山东省莒南县第一实验小学,开展了“小公民道德”系列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全体同学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利用红领巾广播、队报、墙报广泛开展“我们如何进行自主道德建设”、“如何争当合格小公民”大讨论,  相似文献   

9.
朱玉香 《中国德育》2004,(1):23-23,2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在学校进行相应的公民道德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道德规范的制定、宣传和教化工作,以促进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良心,由“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使他们在走上社会之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公民道德教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从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出发,阐述了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公民道德教育的原则和途径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公民道德建设创造了物质条件.也创造了精神条件。目前.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社会道德倒退的“代价论”属于认识上的偏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上需要兼顾“适应”与“超越”两个方面。区分公民道德建设内在机制的三个层次.亦即道德规范、伦理道德原则和信仰价值对于正确理解和实践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将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在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道德意识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思想政治教学是实践和渗透公民道德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德治国”最广泛的德育实践。公民道德教育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凝聚力,重视职业良心教育的感召力,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中的合作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20个字概括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中第一个要求就是“爱国”。在中央有关部门联合颁发的《小公民道德建设行动计划》中提出:“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守纪律的小标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贯彻了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是面向新世纪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行动纲领。《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学校必须发展对青少年学  相似文献   

16.
陕西的魏新同学来信问:设立全国第一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是怎么回事? 答: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两周年之际,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把今年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目的是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使公民  相似文献   

17.
徐波 《辽宁高职学报》2003,5(1):148-149
在高职高专德育课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是“两课”教师须全面准确掌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实质,二是要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寓于德育课教学之中,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两课”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终身学习”理论是当今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教育改革思潮,它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人人是公民道德建设之人,时时是公民道德建设之时,处处是公民道德建设之处。  相似文献   

19.
“终身学习”理论是当今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教育改革思潮,它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人人是公民道德建设之人,时时是公民道德建设之时,处处是公民道德建设之处。  相似文献   

20.
自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来,我国思想道德理论研究领域和宣传部门陆续推出各种学习读本和相关参考材料达数十种。新近由罗国杰任顾问并作序、李春秋等主编的《公民道德建设通论》(以下简称《通论》)(青岛出版社,2002)从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出发对公民道德建设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阐释,是一部有益的理论拓展之作。该书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方略为指导,借鉴唐朝贞观盛世“制律”与“修礼”相结合的历史经验,研究法治和德治的独特地位和功能,提出以公民道德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