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育机制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的层次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和教育的功能机制三种基本类型。三类机制以及每类机制中的三种机制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又有着必然的联系。教育的层次机制主要包括宏观教育机制、中观教育机制和微观教育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主要包括行政—计划式机制、指导—服务式机制和监督—服务式机制;教育的功能机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制约机制。教育机制与教育体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之间又是紧密相关的。探讨教育机制理论,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机制改革的内容,把握教育机制改革的规律,厘清教育机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教育机制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的层次机制、形式机制和功能机制三种基本类型。我国当前在层次机制上,要建立一种以中观和微观机制为主,以宏观机制为辅的层次机制的动态结构;在形式机制上,应建立一种以指导——服务式的机制为主,以行政——计划式的机制为辅的服务——监督式的机制;在功能机制上,要建立一种以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为主,以制约机制为辅的功能机制的动态结构。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机制是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建立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机制是新时代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机制由动力、传动、工作三个部分组成.政府及人民群众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构成了该机制的动力部分,其产生的动力经由教育行政和教育资源向下传递,最终由学校的培养工作来完成.据此,新时代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改革教育行政方式,加强资源供给;深化人才培养改革.  相似文献   

4.
从“层次教育”转向“类型教育”,我国职业教育需逐步探索形成高社会认同的可行路径。社会认同理论指明,职业教育社会认同需经历分类界定“我是谁”,科学比较把握“我有何不同”,积极区分指向“我如何成为更好的我”三段发展历程,内蕴着从职业教育内群体深化认知、到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内外群比较中厚植情感、再到职业教育独有特征外显为社会共知后群体心理归属形成的发展脉络,形成了“内群特色凝聚为核的认知认同形成,内外群交互互促为轴的情感认同深化,外部文化符号形成为引的行为认同呈现”的内生发展逻辑,具有“主动‘知己’—开放‘知彼’—优化‘整合’”的行动隐喻。遵循内生逻辑,建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支持机制,在层次机制上要重点关注微观层次的职业教育特色形塑,从内部寻找发展动力;在形式机制上要重点选用综合式的监督—服务式,加强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建设;在功能机制上要重点运用激励机制,推进职业教育社会文化符号形成。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迫切需要构建心理压力化解机制,心理压力化解机制由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功能系统,包括认知化解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压力化解机制运转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心理现状与学生追求心理健康、开发自己潜能之间的矛盾关系。外部动力是社会竞争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渊源于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时,常借指其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生物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由于职业教育具有教育与经济双重属性生特征,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环节构成.而这些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因此职业教育学也引进了机制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7.
精神动力机制本质上是指精神动力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所具有的全部活动方式及其运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反映了各种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传统特色的精神因素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行方式。"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过程中精神动力机制的良性运行,有助于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有助于解决"为谁建设,为什么建设"的问题,有助于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同时,该精神动力机制的运行,必须正确处理黑龙江人的发展需要与利益满足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公民个人三大主体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初步探讨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指出金融市场机制是金融市场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并与外部其他经济变量相互作用、连锁反应所发生的经济过程及其结果.起码包括如下几层含义:(一)构成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主要由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供求机制和利率机制所组成,其中利率机制是金融市场的主导机制;(二)系统内部诸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同其他外部经济环境之间的联系;(三)机制运行的现实过程及其产生的功能;(四)金融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主客观条件.文章对上述问题逐一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社会语言学通过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语言及其运用规律,它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迪。本文基于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体、言语交际、语言文化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具有三大基本功能,即调节政治关系的功能、保证经济发展方向的功能、控制精神生产的功能。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功能有自发实现和自觉实现两种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地处淮河水系的平顸山地区的愿书活动进行考察,从观念、行为和音声入手进行社会机制分析,认为艺人与事主之间的观念互动是愿书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以目标为指向的动力机制;二者的行为互动着眼于仪式过程,属于约束控制范畴;二者的音声互动则立足于仪式效应,构成了监督机制的主要内容。三个层次之间相互影响,产生各种不同向度的制约结构关系和作用方式,形成了愿书活动的激励机制,维持着愿书活动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维度看,“公民社会”只是一种处理国家、组织与个人三者关系的机制,一种社会运作体制,一种社会管理(治理)模式,一种社会建设目标。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是其核心价值观。无论从概念上,或是从价值观上,还是从社会实践上,都不宜把“公民社会”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适用于全部哲学 ,但同时应看到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具体的哲学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只有考察了具体哲学中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特殊表现方式 ,才能具体地把握具体的哲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时 ,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有特殊的表现方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具体表现方式是人们的意识和人们的存在或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基本问题 ,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指导现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控制的转型是一项浩大而又庞杂的工程,具有高度的总体性和系统性等特征,因而在实际的操作中难免会出现疏漏,产生控制盲区。本着重从社会哲学的角度,揭示社会控制转型过程中控制盲区的成因,指出控制盲区存在的三种方式,分析了控制盲区的层次和影响,并结合现实的社会转型,分析了不同转型方式中控制盲区的特点和影响,指出其留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在快速、平稳、有序中将我国的改革逐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政府作为社会契约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其效能高低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影响。文章首先对政府、政府雇员和公众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政府效能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均衡科层结构通过多重委托——代理机制形成过程中,政府雇员理性与政府理性的不一致,政府运作效能提高的根本出路在于行政体制改革。然而行政体制改革的漫长性迫使我们思考如何在现有体制下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文章认为可以从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补救机制建设出发.尽可能提高政府雇员与政府理性的一致性,进而提高政府效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工商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当前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主流,但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特殊性,使这一外力无法触及大部分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行政职能的改革只能从其内在的运行机制上寻找路径,针对管理运行的不同程序和层面,拟制可操作的有效制度措施,对各个层面加以约束、控制,以提升公共行政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从主体思维生产的角度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借鉴和检讨西方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马克思研究物质生产发展内在机理的独特方法论和黑格尔“逻辑与应用”相统一的思想,从“思想生产”的角度,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思维工具,思维方式,研究范式等的变革和转换及其相互作用是社会科学进化发展的主要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不同角度对曾经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机械主义的强化论”、“心灵主义的内在论”和“认知论”进行深刻地比较、分析 ,全面认识和探讨外语教学的规律 ,提出外语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依据"养老服务供给来源"可将福建现行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划分为集中居住服务、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和互助养老服务三种模式。每种模式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和建立及普及的适应性条件。处于起步阶段的福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不可避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服务供需不匹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和专业服务人员缺乏等共性问题,须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开办形式,规范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运行,转变养老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格局,加强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以构建福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