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想要合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冲破已有的不甚科学的课程意识的樊篱,形成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意识。本在分析目前我国广大教师已有的课程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课程意识,以及教师应如何构建这样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当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面临众多问题和不足,因此,必须克服现存困难,不断提高课程开发的水平和能力,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4.
长久以来,课程理论怀着普罗米修斯的救世情怀竭力引领和规范纷繁芜杂的实践图景,但在课程改革广泛推广的今天,人们依然对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的疏离怨声载道。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何以可能?植根于火热的课程实践园地的课程故事异军突起,力图以其所拥有的丰富意义超越理论与  相似文献   

5.
论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模式已经确定。地方课程作为沟通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桥梁和纽带,它所独具的民族性、地域性、本土性、主体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对优化课程结构、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根据本地实际,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策略,努力开发和建设好地方课程,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作贡献。  相似文献   

6.
从不加解释的引用课程实施的概念,到认识课程实施研究的意义,再到对课程实施进行多侧面的理论思考与探询,二十年来课程实施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却表现出研究热情不高,研究范畴不清,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未来课程实施研究应该以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出发点,将课程实施研究纳入课程改革的整体研究之中,使之成为课程改革研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黄志强  郑瑞琴 《高教论坛》2002,(6):17-18,35
当前我国已开始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亟须对新增设的校本课程进行研究。本文就当前校本课程开发所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并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的选择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在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中,既设置了综合科学课程,又设置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课程。那么,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是选择综合课程,还是选择分科课程,以及选择后如何实施就成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综合科学课程和分科科学课程的各自特点及课程实施的条件出发,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及浙江省近10年来的综合科学教改实践,较全面地论证了新一轮科学课程选择的主要依据及课程实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校在认识、理解、实施课程及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树立整合课程现至关重要。这既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又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我们的具体策略是:优化课程结构;创新四类校本课程;广泛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加大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技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两种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的课程形态,是为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而重建新课程结构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艺的概念和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特征入手,阐述了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必要性,最后对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进一步促进我国文艺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政治哲学从总体上不是空虚的概念,必须与时代的方式、存在方式。与思想文化相关联。而现代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的时代,不能回避科学技术对人的政治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这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形势的变化,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面对现代化、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系列冲击,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针对教育内容上时代性不强、教育效果不佳和教育手段上相对滞后等问题,采取综合创新举措,强化高校政治工作的有用性和实效性,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经典中国、创新中国、法制中国、形象中国、市场中国等具有时代特色的系列中国教育,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为全面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智力支持和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现代性构成要素的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与民族和民主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这一特征的现代公民教育伴随全球化的进展遇到诸多深层次的挑战。迎接这一挑战构成了20世纪末以来公民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复兴和加强的一个重要背景,而对这一挑战进行恰当的理论与实践回应也正是各国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界正在积极探索的课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如何寻求全球认同与本土认同之间的平衡将是这一恰当回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ed the perspectives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in the US with regard to the meaning and implications of dis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schoolling, and of raising a child with a disability. The findings revealed broad conceptual differences in the perspectives of these two groups. Teachers’ beliefs we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medical model perspectives on disability as biologically defined. Parents’ interpretations, more aligned with a sociocultural paradigm, were situated in the cultural meanings ascribed to disability and linked with issues of stigma, marginalisation and access. The findings also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master narratives on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entrenched in assumptions of pathological functioning and negative outcomes among these families.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family partnerships in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ermin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foundation tertiary units in Statistics and Accounting, using an online dictionary-style resource (TermFinder) with customised termbanks for each discipline. Designed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the termbanks support inquiring students from non-English-speaking backgrounds –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concepts of their discipline. Two quasi-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he use of these termbanks are reported here, showing the difference that they made in the performances of first-year students studying Statistics and Accounting,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 previous year before the termbanks were available. In both units, the exam results for the experimental cohor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horts in the preceding year. Higher success rates and raised levels of engagement with terminological questions were registered for all students, Australia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dividual study patterns emerged in the trial of the accounting termbank, with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aking early use of the termbank with its translation equivalents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Australian students more inclined to use it close to the final exam. The testing of the customised termbanks, developed collaboratively by lexicographers and academic staff, vindicates their use in large, diverse classes and their value to students as resources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That apart, the research affirms the value of focusing on terminology and the nexus with disciplinary concepts in introductory courses.  相似文献   

17.
乐美儿 《培训与研究》2009,26(11):51-55
以乌篷船与贡多拉为代表的东西方水乡舟文化影响了绍兴与威尼斯城市文化风格的形成,并与乡土文学、艺术相互融合,既丰富了舟文化的内容也加强了城市的影响力。通过分析比较东西方舟文化的成长土壤及对当地音乐、绘画、诗歌、小说、散文等艺术形式的渗透,追溯了水城的地域文化风格与舟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轨迹,并关照了绍兴与威尼斯舟文化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与后现代主义之"巧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即《道德经》作为道家最重要的和最古老的经典,在重视和谐、重视生态、推崇女性等方面与后现代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谋而合之美.两者这种"巧合"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彻底的反思精神,也体现了老子特有的时空超越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以来,政治经济关系有了快速发展.中国与有共同边界的三个中亚国家顺利解决了边界划分问题,签订了睦邻友好条约,与中亚五国建立了密切的政治互信关系.可以说,中国与中亚国家已经不存在阻碍政治关系发展的任何障碍.在经济方面,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关系也是日益密切.双方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互通有无,贸易额不断增加,经济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高,双方已经成为重要合作伙伴.中国与中亚国家发展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对维护地区稳定,促进中亚国家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展望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会更加稳固,前景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20.
在硅锗合金衬底上采用氧化等制膜方式生成零维和二维的纳米结构样品,用高精度椭偏仪(HPE)、卢瑟福背散射谱仪(RBS)和高分辩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R—STEM)测量样品的纳米结构.并采用美国威思康新州立大学开发的Rump模拟软件进行精细结构模拟.并测量出样品横断面锗纳米团簇和纳米层的PL谱。在硅锗合金的氧化层表面中首次发现纳米锗量子点组成的几个纳米厚的盖帽膜结构.首次提出的生成硅锗纳米结构的优化加工条件的氧化时问和氧化温度匹配公式的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拟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