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意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意识教育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隐蔽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方法。无意识教育可以淡化教育的痕迹,有利于调动被教育者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避免和消除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陶冶,最终达到转化被教育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一所谓无意识教育艺术,一般可以理解为教育者根据被教育者的潜在认识意向,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在被教育者周围设置或造成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他们去感受、体味所面临的教育内容,并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被这种环境和氛围所熏陶、感化,进而实现教育的目的,比较理想地完成教育的任务。无意识教育虽然对被教育者来说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的,但是对于教育者来说则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自觉的。无意识教育艺术既有其现代心理科学的依据,同时又有着深厚的教育实践的基础。无意识是现当代才被真正纳入心理学研究对象之中的,…  相似文献   

3.
齐秀珍 《教书育人》2011,(33):68-69
一环境育人的教育心理学效应从人的心理状态看,无意识的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环境设置教育是一种无意识教育,即是不被受教育者察觉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受教育者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无意识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已被社会认同.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内在要求和无意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及其优势看,无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通过教育而形成的,包括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无意识教育有着有意识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特点和优势,它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无意识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秀艳  章悬  朱磊 《教育科学》2005,21(6):27-29
思想教育的难题是生硬说教容易使被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内隐学习的研究成果启示“润物无声”的无意识习得模式可能可以解决思想教育的这一难题。因此,为了考察思想教育的“润物无声”模式是否有效,本研究采用文学作品作为学习材料,探究在无意识状态下,被试对文学作品中的积极行为模式和处事态度的习得情况。结果显示被试的确可以无意识而泛化地习得文学作品中积极处事态度和行为模式,即思想教育的“润物无声”模式的确有效。这一结论将为教育实践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罗海英 《池州师专学报》2003,17(6):98-99,102
无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育方式,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无意识教育具有渗透性、隐蔽性、愉悦性、民主性等有意识教育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发挥无意识教育的独特优势。就必须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增强教育主体的人格感召力。发挥大众传媒的牵引作用。加强群体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试论图书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无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意识教育是指通过设置特定的环境和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等,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高校图书馆要通过改善环境、营造氛围和提高服务质量等形式积极开展无意识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无意识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具有目的隐蔽、方法间接、主体参与的平等性和愉悦性强四个突出特点。其具体形式主要包括:榜样教育、环境教育、先进校园文化教育、健康有益活动教育。充分发挥无意识教育的育人功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宝宝向十七大开幕式敬礼完全是一种无意识的爱国主义行为的表现,这完全得益于幼儿园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经常采取无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无意识教育往往比有意识教育更容易取得明显的效果。无意识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是无意识的,但对教育者来说则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我们提倡把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互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形势下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可以总括为人与物两方面,即教育与受教育,教育内容与亏教育物资两方面。哒些要素不但是开展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而且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备条件。它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于全纳教育来说,教育要素也是实现全纳教育的基础,决定全纳教育发展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青年教师》2006,(3):31-31
大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家长、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严重障碍,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特别要处理好思想教育工作中“堵”与“导“的辩证关系,适当地采取无意识教育的方法,对克服大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或许有独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实施方法。两者各有优劣:相比无意识教育,有意识教育系统性强、理论性强、逻辑性强、信息对称;相比有意识教育,无意识教育能妥善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全面覆盖学生的生活空间。因此,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采取理论教学与有益活动、单向传授与双向交流、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学校教育与传媒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的互补与融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实施方法。两者各有优劣:相比无意识教育,有意识教育系统性强、理论性强、逻辑性强、信息对称;相比有意识教育,无意识教育能妥善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全面覆盖学生的生活空间。因此,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采取理论教学与有益活动、单向传授与双向交流、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学校教育与传媒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的互补与融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无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将教育目的、教育意向、教育内容等寓于一定的生活环境、组织活动与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学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那么,如何在信息  相似文献   

16.
教育暗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具有特殊的心理机制及功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恰当地运用教育暗示规律,能够促使教育对象的无意识心理倾向与有意识心理倾向有机结合,发挥教育活动的最优效应。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无意识教育作为对有意识教育的有益补充,具有依附性、愉悦性、潜隐性、平等性、易逝性等特点,它能有效消除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激发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覆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应充分发挥无意识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利用教师主体人格感召的非权力性影响,以健康有益的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进一步强化无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无意识教育艺术的运用尹保华(一)所谓无意识教育艺术,一般可理解为教育者根据被教育者的潜在认识意向,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在被教育者周围设置或造成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他们去感受、体味所面临的教育内容,并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被这种环境和氛围所熏...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与人的生活同构的活动。教育学术研究直接指向并服务于人生,具有鲜明的实践智慧色彩。而专门化的教育研究则具有强烈的功利性。西部农村的教育中,始终蕴含着教育学术研究的要素。然而,受西方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以往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个别化理论被宏伟叙事的话语所掩盖并被学科化。在实施国际项目的过程中,文化的交融使西部农村教育本有的学术传统得到了萌发,找到了自己的生长点。它启示要恢复教育研究的学术传统、关注教育活动中的"草根"理论,这是教育科学创新和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1.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提倡在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并不是中小学缺少“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需要中小学教师再去发现和构建,其存在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应该是为了解决在中小学的常规教育中,教师大多仍是处在一种经验式的或“非理性”和“无意识”状态下进行教学的问题。尽管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大都集中在试图找到或发现一般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