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拳击预赛和决赛山东和国内优秀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的部分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山东省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与国内优秀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组合拳技术的运用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对山东省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组合拳运用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山东省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在组合拳运用上的特点和差距所在,为今后山东男子拳击小级别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拳击属于典型的智能类速度性项目.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邹市明在北京奥运会上荣获冠军,成为站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的首位中国男子拳击运动员.当前,中国选手与世界顶级拳击运动员比赛的机会越来越多,比赛中表现出的竞技水平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小级别.通过国际比赛发现,我国优秀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此外,就技战术的运用而言,我国只有个别运动员比较突出.运动员是训练主体,其运动水平和竞技水平直接反映训练效果.本文通过对邹市明的日常训练进行研究,旨为广大拳击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拳击比赛中合理安排每一回合的技战术在比赛中极其重要,它贯穿于拳击比赛的全过程,是双方运动员的斗志和计谋的体现,决定着比赛最终胜负结果。本文通过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1年世界拳击锦标赛49kg决赛中邹市明与对手申钟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方运动员每回合的拳法、技术运用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其技战术的变化。研究表明,邹市明的技战术运用是当今拳台少有的一种打法称其为海盗打法。在海盗打法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游击战中结合攻防转换,“海盗式”打法的技术关键是在遵循拳击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依据拳击运动本质特性在各项技术环节上创新了技战术结构。  相似文献   

4.
1986年下半年,国家体委宣布恢复拳击运动以后,已举办过几次较大规模的全国性比赛。在比赛中,我们发现我国拳击运动员的技术、体质水平与亚洲强队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尽快缩短这一差距,必须注重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本文拟探讨研究我国拳击运动员的体脂比例,  相似文献   

5.
在拳击比赛这样竞争激烈的项目中 ,要想取得好成绩 ,取决于运动员的动机、信心和能力 ,可见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 ,技术水平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虽然对拳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国内外有一些报道 ,但对赛前心理训练的研究甚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拳击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进行研究 ,为拳击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参考。1 自我认识训练在准备比赛阶段提高自信心的训练方法。训练中要求运动员经常想到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参加比赛 ,自己的身体、技战术水平可以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干扰。2 调节呼吸节奏法人在紧张情况下往往会有一种胸闷气短…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拳击比赛迎击拳功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专家访谈法、观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北京奥运会拳击比赛中的迎击拳技术.拳击运动要求运动员运用灵活的步法快速移动,迅速地出拳反击和适时地进行迎击.主要结论:要充分认识迎击拳在拳击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和拳法技术;加强左右手摆拳迎击拳的训练;与拳击强国的交流是提高拳击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建议我国拳击运动员进一步增强迎击拳和其他拳的综合运用效果.进一步提高中国拳击运动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拳击的高速发展,对拳击运动员的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加的完善比赛选手技战术水平,熟练掌握正反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拳击冠军邹市明比赛中正反架灵活转换时进攻、防守、游击、反击、迎击技战术实效性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在比赛中在进攻端,灵活的转换正反架能更好地取得进攻的先机,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在防守端,更加灵活脚下的步法,第一时间做好撤步、躲避对方进攻;正反架灵活转换能迷惑对手乘机找到空隙,更有效地进行防守反击和迎击得分.因此拳击运动员熟练掌握和灵活转换正反架丰富比赛技战术运用多样化值得广大教练员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2012年参加全国少年拳击比赛的部分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家问卷调查法选定42项指标。对测量结果进行因子分析,确定了能有效反映中国少年拳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2个项目,给出了评定少年拳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国内拳击运动员与国外优秀拳击运动员在基本技术、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进而对我国中小级别拳击运动技战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中小级别拳击运动员落后于国外拳击运动员的原因。结果表明:国内中级别拳击运动员基本技术中各拳法在比赛每回合出拳的数量较少,小级别出拳数量相对较多,中小级别运动员出拳的成功率(得分点)偏低。击打的技术动作小规范合理,多余的动作较多。建议今后在这些方面要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据统计法、访谈法、录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男子拳击64KG级运动员李泉龙在2012年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半决赛和决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为李泉龙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格斗技能一直是中西方体育发展史上的一种共同现象。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中西方格斗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方的格斗理念、格斗体系、技术特点和训练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对未来中西方格斗文化的发展趋向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蒋刚强 《体育科技》2001,22(2):12-13
结合多年率队训练与比赛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技术训练的四点基本思路,并对六大基本技术训练中应遵循要点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钱建龙 《体育学刊》2007,14(1):82-84
对我国动作教育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对动作教育的认识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动作教育的起源有争议,概念定义不明确;动作教育的实施出现一些负性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毽球是一项新颖的竞赛项目,传球是组织进攻的桥梁。传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战术配合和进攻技术的效果,在比赛中一个队的进攻能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与传球技术有直接的关系。正脚背传球技术是毽球运动中常见的一种技术,它的技术比较难掌握,在组织进攻中比脚内侧传球更具有个人攻击优势。文章通过正脚背传球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并阐述此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和练习方法,提出应加大对正脚背传球技术及相关战术的研究力度,并形成一套相关的理论及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国内男子铅球运动员使用旋转技术的现状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转技术能延长铅球预先加速阶段的工作路程,使铅球获得较高的预先速度和提供更有利的肌肉用力等。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国内男子铅球运动员使用旋转技术的还很少、旋转技术对运动员身高、体重要求不高,它更适合身材矮小,协调、灵活、平衡能力较强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6.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空间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两大组成内容,即平面技术和立体技术。前者包含物质层面技术和意识层面技术,后者包含衔接腾空技术和技巧难度技术。指出武术套路平面技术的价值取向:“精、气、神”,技击性和艺术性;立体技术的价值取向:“高、难、美、新”;平面技术与立体技术应为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第8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8强比赛若干技术指标的统计与分析。揭示了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在本届比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各参赛队的攻防能力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装置对CO_2重复呼吸法施行了改进(MCRT),其目的是能够在不间断的运动中连续地间插测定心输出量(Q)。为了检验它的实效性,我们用MCRT和超声心动图法(ECGT)进行了运动中Q的同步测定,结果二者呈高度相关(r=0.92,P<0.01)。  相似文献   

19.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教学实验等方法对乒乓球专修学生、非乒乓球专修学生及普通大学生同时学习网球技术的技能形成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熟练掌握的乒乓球技术对学习网球新技术有明显的负迁移影响,但随着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的增加,负迁移影响可被逐渐克服;身体素质好和较多的技能基础能有效促进新技能的学习,但不宜将动作形式相似但技术实质不同的二项技能安排在同时或先后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20.
闫升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93-695
采用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以中锋队员的位置技术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中锋队员运用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从攻防两方面指出决定中锋位置技术的关键因素,希望为提高中锋队员的技术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