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和谐个性关系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的和谐个性关系是贯彻和谐理念、创造和谐运动队和取得优良成绩的基础和保证。为探讨影响教练员-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队之间关系的因素,采用尤.尔.哈宁及阿.伏.斯塔姆布洛夫研制的"教练员-运动员TC-1标度表"对5支马术运动队的6名教练员和31名运动员之间的个性关系进行了评定分析和跟踪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和谐的个性关系可以直接在运动队参加重大比赛的结束阶段形成,实际关系与所期望关系的符合程度以及这些关系促进训练和比赛活动的奏效程度,是评定教练员与运动员和谐个性关系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国际通用的身体成分分析仪为检测手段,在1991年全国速度滑冰冠军赛期间,通过对44名优秀速滑运动员(男18名、女26名)身体成分的评定,探讨了身体成分与成绩之间的关系。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身体成分的主要特征是体脂率明显高于世界速滑强国的优秀运动员。这导致了我国优秀述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做功效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身体成分应做为训练效果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综合可以利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3.
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评价的心理认知干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燕 《体育科学》2005,25(12):43-45,52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对101名现役一级以上运动员大负荷训练的心理认知干预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在经过心理认知干预后,“情绪性自我评定”的句子比例显著下降,“意义性评定社会取向”和积极性评定的句子比例均显著升高,消极性评定句子比例显著下降,男、女运动员之间差距减少。对优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评价的心理认知干预可能会使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亦可能会提高女运动员对大负荷训练的积极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与调研、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24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1)建立了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该体系由专项速度、专项力量和专项跳跃3个层面、5个要素、15项具体指标(评价元)构成;(2)建立了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预测模型及评价标准;(3)制定了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综合发展水平评定方法、各项素质发展均衡程度的评定方法及技术水平与专项素质综合发展发展水平之间适应程度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目的在于评定武术运动员完成自选拳成套动作时,心率、血乳酸和血色素的变化。实验方法测试对象为9名高水平和4名低水平运动员,共13名武术运动员。年龄15~22岁,训练时间5~12年,根据是否在全国比赛中取得名次而定其水平,进入前6名者为高水平运动员,未进入前6名者为低水平运动员。测试时,由运动员演练全套自选拳,各套路之间运动量接近,平均完成时间77  相似文献   

6.
最大吸氧量是评定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和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该指标不仅可用于评定训练水平,还可作为选拔运动员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国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我们对不同等级、不同项目的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了最大吸氧量的测定。对象与方法测定对象:参加第三届全运会的男子公路  相似文献   

7.
男子三级跳远的相关因素与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国内、外十名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有关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与有关专项身体素质的相关关系,并建立男子三级跳远主要专项身体素质的评价和运动成绩的预测模型,为检查和评定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制订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了解运动员等级与其年龄和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对选材、训练和预测成绩有重要参考作用.一九八○年我们对我省533名青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的五项身体素质进行了测试调查,其中有276人(男169人,女107人)达到了等级运动员标准(表一).根据测试数据,以国家规定的运动等级分组,按性别统计各等级中的年龄分布频数,计算各  相似文献   

9.
有关人员对345名女子竞技游泳运动员和549名对照组受试者进行一次调查,以明确初潮年龄与游泳训练、运动成绩(游泳)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运动员组的初潮年龄明显大于非运动员组,前者为13.4岁,后者为13.0岁。从运动员各年龄组对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采用生理生化指标为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测和机能评定对确保运动员以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参加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意义。在备战奥运会集训期间,我们曾采用一些血、尿生化指标为国家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较系统地训练监测和机能评定工作。本文将不同阶段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目的是探讨女子举重运动员某些生化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以便为体育科技工作者年奥运会科技攻关与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1.对象:以国家举重队8名重点队员(其中4名参加奥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长、短距离运动员的陆地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分析,评定现行陆地训练的效果。其方法是,把25名优秀运动员按长、短项目分组。把15名擅长长距离和10名擅长短距离的运动员各分为一组,然后将不同的陆地训练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比  相似文献   

12.
运用“动作神经过程计算机”对81名不同专项的男性运动员和24名对照组运动员进行简单反应时、被动反应时及综合反应时的实验测定。结果显示,单纯应用简单反应时难以客观地评定运动员的反应能力,而被动反应时和综合反应时能较实际、准确地反映运动员的反应能力。被动反应时与综合反应时可以作为运动员选材与评定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心电图各导联中T波与R波之和,对51名摔跤运动员赛前机能水平进行评定。反映运动员赛前机能水平高低和运动成绩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运动员赛前∑T/R指标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指出∑T/R值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应用∑T/R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5名山西省男子柔道运动员冬训大负荷训练期的训练观察及血红蛋白(Hb)和血球压积(HCT)的测试分析表明:大负荷训练使5名男子柔道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疲劳,但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Hb、HCT与其基础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Hb、HCT是男子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机能评定的有效指标,对防止运动员过度疲劳和预防运动员潜在性贫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表明冬训的运动负荷安排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优秀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认为:个性化训练有利于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有利于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可以节约"时间成本",提高训练效益。个性化训练方法体现在训练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及评定之中。教练员的数量和质量、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良好的关系以及运动员较高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是对优秀运动员进行个性化训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跟队观察和测试的基础上,对30名优秀速滑运动员(男15名,王22.5岁,女15名,ˉx19.11岁,其中运动健将27名,占90%)全年的基础体温及其它条件下的体温,心率和血乳酸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证明:我国速滑运动员的基础体温低于我国正常成人和其他项目运动员的均值,并表现出波动性,阶段性和专项性特点。在比赛中速滑运动员体温急剧下降,下降的幅度与滑跑速度和气温有密切的关系。速滑运动员体温的测试与评定,对评价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和训练水平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通过对我国传统竞技运动员管理体制下专业运动员的调查,分别从二人层次、三人层次以及整体网络多层次关系,从整体社会网络视角,分析了中国专业运动员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的网络特征。研究发现,从二方关系来看,不管人口统计学变量如何,运动员之间的社会支持关系比较少,而针对收入、专业和婚恋的社会讨论关系则更少。通过研究三方关系发现,专业运动员三人关系结构稀少,且即便是有关系也多是两人间有支持关系,两两之间都分别有支持关系的情况极少,这样的结果说明运动员群体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较难形成。而我国专业运动员的社会讨论关系主要发生在已有社会支持关系的小群体间,同时,可以看到我国运动员社会讨论网间的三人关系结构相比社会支持网更少,说明专业运动员的有关收入、专业和婚恋的观点和沟通不太容易在三人结构中进行传播,相应的观念和态度很难在群体中交流和传播,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1前言跳高成绩除了取决于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还与其副项成绩有着明显的群带关系。迁移理论是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原理,深入研究跳跃项目之间的迁移规律,对提高训练理论水平、改进方法是大有裨益的。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世界18名优秀跳跃运动员及武汉体院跳跃运动员6人。2.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功率自行车渐增负荷的运动方式测定了81名不同项目耐力运动员的无氧阈,结果表明:用最大负荷百分比表示的无氧阈值,马拉松与自行车项目运动员显著高于竞走及中长跑运动员,并且各专项组男女运动员之间均无显著性别差异。本文报告的不同项目耐力运动员的无氧阈值,可为训练中评定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和安排训练强度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辽宁229名青少年运动员血清睾酮值。160名12—25岁男运动员平均值703ng/dl,69名12—19岁女运动员平均值79ng/dl。男女运动员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的一般青少年,而且达到并明显高于一般成人水平。提示血清睾酮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可做为运动员的医务监督、机能评定和选材的指标之一。血清睾酮作为一种雄性激素的代表,在现代医学中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它不仅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关,而且与人体的运动、肌肉力量的增长、疲劳的消除及抗衰老等也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关于雄性激素与运动能力相关的研究较多,但对青少年运动员,特别是青春期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对229名青少年运动员血清睾酮值进行放射免疫法测定并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