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虚拟水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37  
虚拟水是在水资源商品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背景下,Tony Allan于1993年提出的新概念。自问世以来,虚拟水以其形象的表达以及丰富的内涵,已成为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虚拟水研究的基本概念及量化方法,并从资源流动、资源替代、比较优势3个方面对虚拟水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目前关于虚拟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探讨虚拟水与水资源安全的关系;研究国家或地区间虚拟水贸易及其导致的虚拟水流动;通过水足迹计算来揭示人类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和占用。作者认为,“虚拟水”概念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水资源观,将成为相关水问题研究的重要的创新领域,并就水足迹概念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启示和我国开展虚拟水相关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九龙江流域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文俊  曹文志  王飞飞  陈劲松  曹娣 《资源科学》2012,34(10):1905-1912
以虚拟水为基础的水足迹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水资源概念,本文运用该理论对福建省九龙江流域进行了水足迹计算,并应用了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水足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其他研究结论和水资源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水足迹计算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人均水足迹计算值为1440.695m3/(capy)。水资源利用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水自给率为96.26%,进口依赖度仅为3.74%,对内部水资源依赖度较高;内部效益均不大,万吨水足迹人口密度为6.94人/万t,水足迹经济效益23.81元/m3,水足迹土地密度为36.4万m3/km2;水资源净贸易输出量为3.53亿m3,贡献率为3.80%,呈现较高的外向型;水资源匮乏指数为54%,水资源压力指数为57.80%。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足迹计算值显著大于水资源公报数据,人均水足迹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水匮乏度极低,水自给率较高。总体而言,九龙江流域水资源状况较为理想,但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8)
面对日趋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将在本文中重点分析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在水污染及处理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并且分析水资源利用的未来趋势,同时,就如何治理污染提出自己的见解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空气中有一些水,这也许是一些人想像不到的。其实,从雨的形成和下降就可以理解。如果气雾分子含水量到达一定比例,就会凝结下降,形成雨。不过,在不下雨的时候,空气中也含有水,例如,人们在浓雾的时候出行就会感觉到。为此,一些科学家提出,捕捉空气中的水可以节约水资源和充分利用水。  相似文献   

5.
关伟  赵湘宁  许淑婷 《资源科学》2019,41(11):2008-2019
能源与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能源水足迹能够反映能源生产过程中真实的水资源占用情况。本文借助能源水足迹评价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化石能源和电力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研究2004—2016年中国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火电5类能源水足迹时间和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分析中国能源水足迹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关系。结果表明:①在研究期内,化石能源水足迹以2012年为界先增后减,水电水足迹快速增长助推电力水足迹持续增长。②在空间格局上,化石能源水足迹以胡焕庸线为界西向增加东向减少,以蒙晋陕地区为高值集聚区;而电力水足迹中水电水足迹与火电水足迹的空间分界显著,水电水足迹的快速增长使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逐渐形成电力水足迹高值集聚区。③能源水足迹与水资源的空间匹配程度以南高北低格局呈波动下降趋势,化石能源水足迹较电力水足迹与水资源的空间匹配度低,原煤生产与火力发电的能-水矛盾最突出,全国1/3的地区存在能-水不匹配问题,能源水足迹高的华北地区能-水匹配压力大。能源生产与水资源配置上的矛盾仍然存在。真实反映能源水足迹与水资源的匹配关系,有助于优化能源与水资源综合管理,为最大限度的发挥能-水协同作用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吴正  田贵良  胡雨灿 《资源科学》2021,43(11):2264-2276
水资源费改税是中国政府为促进水资源有效节约和可持续利用而实施的重要价格改革措施,政策实施的节水效应和经济影响是决定税改工作能否全国推广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以首个水资源税改试点——河北省为例,在对标准社会核算矩阵(SAM表)进行拓展的同时,构建了开放式水资源嵌入型一般均衡模型(CGE),并设置了3种情景来模拟实施的水资源税改政策对河北省的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征收水资源税在短期内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实施水资源税政策可以有效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提高企业对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②不同行业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差异化的水资源税改政策能更有效地达成节水目标,实现更理想的政策效果;③对水资源税进行转移支付可以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有效减轻征税所造成的福利损失,在实现理想的节水效果的同时减少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各省在实施水资源税改政策时要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税收使用3个方面统筹协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问题己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重大问题。我国的水问题主要有二个方面: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加剧:洪涝水患频繁,经济损失巨大。水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阐述水资源价值、价格理论等。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把视线移到宇宙中,会发现地球就好似散发着蔚蓝色的光芒,其原因在于地球上72%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但在这个名副其实的"水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却少之又少,加上人类毫无节制地索取,这个蔚蓝色的"水球"正渐渐变得不再明澈。由此可见,保护水资源任重而道远。在水资源研究中,不只存在缺水之难,水资源超负荷同样令研究人员心力  相似文献   

9.
开发煤炭带来效益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造成采煤沉陷区的水源条件恶化、土壤结构破坏等。而修复生态的关键因素是采煤沉陷区有无容水,可利用沉陷区水资源构建平原湖泊和湿地,创造沉陷区湿地景观,提升区域水资源保障能力,对于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韩雁  张士锋  吕爱锋 《资源科学》2018,40(11):2236-2247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京津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本文从水资源系统对经济、社会系统的支撑角度出发,选取11个主要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水量、水质、水域、水流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外调水对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都属超载,天津、北京尤为严重。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水资源系统,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超载的主要因素,人均水资源量是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因子。外调水对改善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贡献,尤其是对北京、天津的影响较为显著。在水资源短缺时期外调水的影响更为明显,在2000年特枯年,天津市引滦与引黄入津使得水资源承载力提高了13%。南水北调使得2015年北京、天津两地水资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5%。外调水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研究为京津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对于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水和谐思想是我国政府自1999年以来坚持的主要治水指导思想之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水利部2009年提出的一项重要水资源管理制度,并于2011年上升到国家管理层面。如何在人水和谐思想指导下研究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试图阐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人水和谐之间的联系,论述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坚持人水和谐理念的重要性,介绍人水和谐理论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应用。提出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框架,探讨在这一框架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体系和主要内容,包括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科技和管理上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2009年1月12日,世界银行针对中国三年以来面临的水资源缺失现状发布了《解决中国的水稀缺:关于水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建议》。无独有偶,2月2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提出,全球将在20年内陷入"水资源破产",因此水也许会比油更有投资价值。恰恰在这个时间,中国北方正面临着严重的旱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的影响,地表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状况日益恶化。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情况逐渐的紧张起来,当前阶段这样保护水资源,预防水资源污染成为了环境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我国的水环境监测工作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地表水环境监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足迹的中国水生态功能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力强  谢高地  陈龙  裴厦  范娜 《资源科学》2012,34(9):1622-1628
水资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问题,水资源危机将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面II占的“瓶颈”问题。随着30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洪涝灾害等水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资源管理上必须要有新的转变和大的突破。本研究在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引入水足迹等人类影响指标,结合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面状与线状结合,综合运用地理要素,初步对全国水流域进行水生态功能分区。试图为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维护国家水资源安全,揭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演变趋势,制定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策略,支撑国家水环境管理理念的转变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此背景下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水不仅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能够影响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与水资源有关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并且人们也未意识到水资源存在的重要性,依然会大量的浪费水资源,致使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论文针对水资源现在管理的情况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做了详细分析,明确了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浩  夏军 《资源科学》2007,29(5):137-142
水资源经济学是研究水资源利用中人类选择行为的经验科学,其目的是实现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但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将水价、水市场、水供需以及水管理等内容简单罗列的层次上,尚未形成贯穿始终的分析方法和框架,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科的长足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本文认为要做到如下3点:①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水资源生产力特征为主线,按水资源自然属性研究、人与水关系研究、水资源利用中人与人关系研究3个层次展开,并据此构建水资源经济学研究框架;②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需要融合不同的经济理论,运用GIS分析工具,并借助水文-经济耦合模型来描述水资源利用中的经济规律;③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核心应是人的用水行为,其可以分为人对水资源的影响行为和水资源利用中的利益分配行为。  相似文献   

17.
许菲  张彩萍  白军飞 《资源科学》2018,40(1):104-116
本文通过食物消费在收入增长、老龄化和水足迹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从收入增长与人口老龄化角度考察了中国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现状,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回答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是如何影响食物消费水资源需求的问题。基于10个城市2023个城市居民家庭7天记账式调研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随收入上升呈现递减式上升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由食物消费所带来的水资源供需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在2027年左右逐渐缓解并达到水资源需求的最高点。与收入增长作用相反,中国人口老龄化对食物消费水足迹有显著负影响,因此,认识并利用这一自然趋势,将十分有助于更加科学动态地应对水资源压力。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被忽视的居民在外饮食消费在城市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估计中占有显著地位,忽略在外消费量及其与在家食物消费结构上的差异都会造成对食物消费水需求的显著低估。  相似文献   

18.
邓晓军  翟禄新  李艺 《资源科学》2013,35(1):157-164
为了定量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态和程度,在阐述水资源足迹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实体水消费、产品水消耗和生态水需求等账户对2000年-2009年桂林市的水资源利用进行定量测度,并根据水资源匮乏度和万元GDP水资源足迹等评价指标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桂林市的水资源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接近不可持续的临界状态;实体水消费在水资源足迹中占的比重最大,而农业灌溉用水又占据了实体水消费的80%以上,今后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传统农业尤其是猪肉、牛肉等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旅游业;尽管万元GDP水资源足迹逐步下降,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还应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政府规制下的水权拍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润  王慧敏  王海燕 《资源科学》2011,33(10):1883-1889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必要通过水市场来提高水资源配置的效益。拍卖是确定水权市场交易价格的一种有效机制,但由于水资源自身的特性,必须要由政府对水权拍卖市场进行一定的规制。比较了政府规制下竞拍者为风险中性型时的水权第一价格拍卖和第二价格拍卖出价策略及卖方收益,同时分析了竞拍者为风险规避型条件下的水权第一价格拍卖和第二价格拍卖的出价策略及卖方收益。两种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水权拍卖者往往会在政府规制的前提下采用第一价格拍卖策略来提高自身的收益,同时会设定一个相对较高的拍卖保留价格,因此作为政府从提高整个水市场配置效率的角度还要对水权拍卖保留价格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制。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水资源管理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21世纪稀缺的基础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性经济资源。水问题作为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重大问题,正牵制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已经是当务之急。我国的水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加剧,洪涝水患频繁,经济损失巨大。水问题己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水问题中突出的又是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问题。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是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和城市对水资源的要求逐年大幅度增长,我国的水量耗用每年约以100亿立方的规模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