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决条件。水利部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黄河流域下游为例,在构建黄河水资源高效管理体系、水工程坚实保障体系、水生态统筹开发体系、水管理法制透明体系、水文化教化育人体系等方面开展探索研究,以期更好推进黄河流域下游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水是人类赖以的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一切生态环境所必须的重要因素,但水的危机已逐渐威胁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保护水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实际要求出发,着力解决好与人身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资源问题,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妥善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防止人类活动对水的侵害。面对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浩  王建华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3):352-358,331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特别是《里约宣言》发布以来,中国在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完善城乡供水系统能力,推行公众参与式管理,以占全球6%的水资源量,支撑了22%的人口和近10%的经济增长速率。受水资源自然条件、经济社会规模与发展阶段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以及极端与突发事件频繁等突出问题。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科学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基础设施体系,改革水资源管理公共政策与管理系统,切实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国家智能水网工程系统、建立水资源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强化水资源的科技支撑等。  相似文献   

4.
尔宁 《中国科技纵横》2010,(16):140-140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水生态环境成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之一。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小城镇战略的需要。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稳定农村社会秩序。本文通过阐述现状条件下藁城市水生态背景及分析现状条件下水环境问题。从加强城市水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以此切实保护水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和重要性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21世纪的水文水资源问题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主要是如何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防治水旱灾害,维持生态需水和控制因发展而带来的水污染,不断改善水环境.陆地系统中的水功能可以分解为资源水、灾害水、生态水与环境水.四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变的关系,是一种新的"四水转化"关系.作为资源、生态和环境要素的水,其利用是水系统的正面效益;其过剩和不足的变化引起水旱灾害、其质量演变造成的污染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或破坏则是负面效应.把握水资源、水灾害、水生态与水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生态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云南科技管理》2010,(4):97-97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正面临着水资源日益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严重局面。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供求状况的变化和水污染加剧,水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近数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文章分析讨论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显示:长江正面临着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四大水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延边州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形势,为推进延边州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延边州和谐、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浅谈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荣  魏磊  陈涛 《今日科苑》2010,(10):30-30
保护水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实际要求出发,着力解决好与人身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资源问题,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妥善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防止人类活动对水的侵害。  相似文献   

11.
虚拟水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37  
虚拟水是在水资源商品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背景下,Tony Allan于1993年提出的新概念。自问世以来,虚拟水以其形象的表达以及丰富的内涵,已成为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虚拟水研究的基本概念及量化方法,并从资源流动、资源替代、比较优势3个方面对虚拟水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目前关于虚拟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探讨虚拟水与水资源安全的关系;研究国家或地区间虚拟水贸易及其导致的虚拟水流动;通过水足迹计算来揭示人类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和占用。作者认为,“虚拟水”概念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水资源观,将成为相关水问题研究的重要的创新领域,并就水足迹概念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启示和我国开展虚拟水相关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子刚  郑瑜 《资源科学》2011,33(6):1083-1088
本文初步界定了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将水生态足迹分为水产品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污染生态足迹,并建立了水生态足迹模型。其中,采用了Wackemagel的水产品生态足迹模型;水资源生态足迹采用了基于水资源消耗量的计算模型;采用零维模型计算污染稀释净化需水量,构建水污染生态足迹模型。最后,以扣除60%生态需水为前提建立了水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模型计算了湖州市2000年-2007年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湖州市2000年-2007年水生态承载力超过水生态足迹,呈现生态盈余,但是水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水生态足迹在不断增大;由于水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大,水产品生态足迹在水生态足迹中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九龙江流域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文俊  曹文志  王飞飞  陈劲松  曹娣 《资源科学》2012,34(10):1905-1912
以虚拟水为基础的水足迹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水资源概念,本文运用该理论对福建省九龙江流域进行了水足迹计算,并应用了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水足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其他研究结论和水资源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水足迹计算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人均水足迹计算值为1440.695m3/(capy)。水资源利用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水自给率为96.26%,进口依赖度仅为3.74%,对内部水资源依赖度较高;内部效益均不大,万吨水足迹人口密度为6.94人/万t,水足迹经济效益23.81元/m3,水足迹土地密度为36.4万m3/km2;水资源净贸易输出量为3.53亿m3,贡献率为3.80%,呈现较高的外向型;水资源匮乏指数为54%,水资源压力指数为57.80%。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足迹计算值显著大于水资源公报数据,人均水足迹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水匮乏度极低,水自给率较高。总体而言,九龙江流域水资源状况较为理想,但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作物生产水足迹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盖力强  谢高地  李士美  张彩霞  陈龙 《资源科学》2010,32(11):2066-2071
水足迹概念将水问题拓展到了社会经济领域,是当前测度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影响的理想指标。本文借助水足迹的概念,计算了华北平原地区(河北、北京、天津)小麦、玉米的虚拟水含量及其生长生产水足迹,并就绿水的重要性和灰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华北平原主要地区小麦虚拟水含量为1.054m3/㎏,生长用水以蓝水为主;玉米虚拟水含量为0.808m3/㎏,生长用水以绿水为主;小麦生产水足迹为172×108m3,其中绿水足迹30.85×108m3,蓝水足迹102.5×108m3,灰水足迹38.65×108m3;玉米生产水足迹为173.07×108m3,其中绿水足迹101.06×108m3,蓝水足迹26.92×108m3,灰水足迹45.09×108m3。通过分析表明:绿水在当地农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绿水的使用与作物的生长特点及作物生长周期有关;小麦、玉米总水足迹约为当地水资源总量的2.2倍,减少小麦、玉米作物生产水足迹对华北平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畜牧业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虞祎  张晖  胡浩 《资源科学》2012,34(3):394-400
本文基于水足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测算了2003年至2009年全国农区主要省(区)的畜牧业水资源承载力。同时构建了畜牧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分析农区主要省(区)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南方农区的大部分省(区)及北方农区中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安徽属于水资源盈余地区,有条件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北方农区的河北、河南和山东一直处于水赤字的状态,应对畜牧业生产进行调整;②安徽、江西、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的畜牧业水资源不可持续,虽然现阶段水盈余量还较大,但应密切关注水盈余的变化情况,并适当控制畜牧业的发展速度;③在考虑灰水的情况下,辽宁、吉林的水资源不可持续的风险较高,应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有机肥使用;不考虑灰水的情况下,湖南的水资源不可持续的风险较高,应降低畜牧业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管理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地区水热条件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结合DKRZ OPYC模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模拟试验结果,利用随机天气模式WGEN对该地区未来水热条件的可能变化进行数值模拟,由此可以克服以基准气候下建立的线性统计关系,通过大尺度平均气候要素研究气候资源变化的不足。文中不仅给出了农业气候资源基本特征量的变化,如作物生长季、≥0℃有效积温和不同时间尺度的平均降水量等,而且详细分析了2×CO2气候情景下,该地区极端气候要素值的可能变化,如生长秀内极端平均最高气温、冷害低温如日、≥30℃高温日、≥50mm暴雨日和日最大降水量等。文中还针对不同作物类型,以作物需水量和缺水量,模拟了未来气候条件下,该地区主要农作物春小麦、春玉米和一季稻水热条件匹配状况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未来增温有利于改善东北地区当前的热量条件,减轻低温冷害的危害;降水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干旱地区作物的供水条件,提高作物产量。但是由于降水的增加不足以补偿增温引起蒸发蒸腾的增强,东北地区主要作物生长发育期间水分普遍不足,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农业产量将受到影响。另外,平均气候变化以后,气候极端值的变化将更加剧烈,因此,异常天气灾害对农业的危害程度有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8.
1961年至2007年东北地区水分盈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与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61年-2007年东北地区124个气象站的气候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参考蒸散量,进而计算水分盈亏量,对水分盈亏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与响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东北地区10年际全年、春季、秋季和冬季水分盈亏量以亏缺为主,夏季以盈余为主,东北地区全年、夏季、秋季和冬季水分盈亏量都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但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速率分别为-4.2mm/10a、-3.4mm/10a、-2.2 mm/10a、-0.7 mm/10a;春季呈弱增多趋势,其速率为7.5 mm/10a,东北地区有逐渐变干的趋势.从地域分布看,有2/3的地区呈下降趋势,1/3的地区呈上升趋势.对各气象因子与水分盈亏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水分盈亏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其次是温度.当温度变化时,各季节水分盈亏量变化: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当降水量变化时,各季节水分盈亏量变化: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由此可见,温度的变化对冬季的水分盈亏量影响最大,降水的变化对夏季水分盈亏量影响最大.受水分亏缺影响,干旱频率增加、区域扩大,粮食生产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实施后华北平原地下水调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实施的日益临近,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调控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现状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确定了优先考虑严重超采中心区及深层水减采等一系列地下水调控原则,结合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给出了南水北调实施后的地下水规划开采量。应用所建立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了地下水调控的恢复效果,结果显示,经过10年地下水开采调整,重点控制区内的浅层地下水中心漏斗水位有不同程度回升,石家庄漏斗年均水位上升速率2.1m/a;深层地下水漏斗影响范围也有显著缩小,德州水位回升年均上升速率为(0.8-1.5)m/a。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丰枯遭遇对引汉济渭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湖水系连通对提高我国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配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优化问题,影响因素众多,传统水资源配置技术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配置的需求,特别是不能充分考虑丰枯遭遇对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选择引汉济渭工程作为河湖水系连通典型案例,重点研究丰枯遭遇对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配置的影响和重要性.通过对比传统水资源配置结果和基于丰枯遭遇分析的水资源配置结果,可以得到以下认识:①相比传统水资源配置,基于丰枯遭遇分析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对不同情景下的总可供水量计算更加合理,提高了连通区域的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②相比传统水资源配置,基于丰枯遭遇分析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更加灵活,增强了水资源管理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