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代,人们就懂得利用细菌帮助制造各种食品。由于细菌会产生酶,而酶有发酵作用。古代就利用细菌来发酵,酿出各种葡萄酒,发酵各种面点。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利用细菌可以从方方面面为人类造福。早在1973年,美国科学家斯坦利·科恩和赫伯特·博耶,成功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从温州浅海海水中筛选得到的一株产几丁质酶的亲水性单胞菌属细菌(Aeromonas hydrophila sp.)。在探索了碳、氮源和环境因子对细菌产酶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得到了较佳的产酶发酵培养基配方(g/L):胶体几丁质5.0,蛋白胨12.0,尿素2.0,MgSO4 0.5,K2HPO4 0.3,NaCl5.0,初始pH 6.5。在接种量6%,培养温度28℃,180 r/min的较佳工艺下振荡发酵5 d,该菌产酶活力达到1.89 U/mL。  相似文献   

3.
马长中  辜雪冬  罗章 《内江科技》2011,32(11):102-103
为了研制乳酸茵发酵青稞饮料,本文采用CaCl2用量、液化酶用量和糖化用酶量的单因素实验,青稞饮料发酵时。每隔1小时测定青棵饮料发酵过程中的总酸度、pH值、乳酸数、细菌总数实验结果表明,CaCl2用量为0.022g、液化酶用量0.02g、糖化酶用量为0.075g是适宜的;青裸粉经过液化和糖化酶的处理,发酵过程的总酸度、pH值、乳酸数、细菌总数变化,乳酸茵发酵青裸饮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制乳酸菌发酵青稞饮料,采用CaCl2用量、液化酶用量和糖化酶用量的单因素实验,青稞饮料发酵时,每隔1小时测定青稞饮料发酵过程中的总酸度、pH值、乳酸数、细菌总数。实验结果表明,CaCl2用量、液化酶用量和糖化酶用量的单因素实验表明,CaCl2用量为0.022g、液化酶用量0.02g、糖化酶用量为0.075g是适宜的;青稞粉经过液化和糖化酶的处理,发酵过程的总酸度、pH值、乳酸数、细菌总数变化,乳酸菌发酵青稞饮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高峰 《发明与革新》2010,(11):36-37
自荷兰人列文虎克首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后,人们对这个“小人国”的探索就从未停歇。时至今日,细菌成为了人类的忠实“奴仆”,已经在食品、化工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利用乳酸杆菌、醋酸杆菌生产乳酸、醋酸等原料;用细菌处理污水、发酵沼气等。  相似文献   

6.
电视里每天播放着各种除菌广告,似乎恨不得 水,循环利用。这个想法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可人们生活在一个无菌的环境里才够安全。这种观点 是它绝非异想天开: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已经研制出长期影响了人们对于细菌的正面关注。而事实上, 了这样一套设备。要说细菌能够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那可是一点 我们居家使用的废水中含有细菌和有机物(碳也不为过。随着人类对细菌正面认识的增加,一场 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油脂等),细菌能通过酶的作用微生物革命正在改善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全面 吃掉这些有机物,就像我们平…  相似文献   

7.
酶和酶制剂     
生物催化剂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学会利用麦芽来制造飴糖(麦芽糖);利用麯子制酒,酿造酱油、黃酱、豆腐乳……。为什么麦芽、麯子会有这样奇妙的作用呢?原来,它們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酶。酶又叫酵素,它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生物体內的一切化学反应,几乎都是依靠酶的作用来完成的。所以人們又管它叫生物催化剂。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又把酶提取出来,制成各种酶制剂,进一步把它应用到食品、紡織、制革、造紙、医药等方面。因而,发展起来了一个嶄新的工业——酶制剂工业。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外源基因导入乳酸菌受体,改善菌株在噬菌体抗性、产细菌素、胞外多糖等生理特性的最新进展,以及在食品发酵生产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乳酸菌功能用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通过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特殊酶系、细菌表面成分等物质,在体内能发挥许多生理功能,如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免疫能力、抗菌、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等。重点介绍了乳酸菌的几大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乳酸菌在本质上是一种细菌,主要是借助糖类物质来产生大量的细菌。这类细菌的出现有益于人体成长。比如乳酸菌发酵之后产生的有机酸、醇类物质等会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减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为此,文章在阐述乳酸菌内涵和种类的基础上,就乳酸菌发酵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的提升食品加工成效。  相似文献   

11.
《西藏科技》2009,(12):80-80
天气逐渐转凉,使用沼气的农民朋友要注意沼气池的安全越冬问题。冬季温度低,不利于沼气发酵产气。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  相似文献   

12.
人类利用微生物的历史可以远溯到数千年前.酿造就是最老的发酵工程,那是人们凭直觉和经验利用微生物发酵.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采用深层培养发酵法实现了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这是发酵工程新的里程碑.此后发酵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一门综合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的新学科——发酵工程学也就逐渐形成了.六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新技术,加上生化工程的成就,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分析、分离和检测技术的长足进步,革新了发酵工程.尤其是七十年代重组DNA的突破,从此可以按工程设计的蓝图定  相似文献   

13.
创意潮品     
正"种"出来的食品包装这是一种可以"种"出来的薄膜,由细菌和酵母发酵产生,可以做成食品包装,用来存放干燥或半干燥的食物,如种子、坚果等。发酵条件十分简单,只要温度保持在25℃,在室内就能完成发酵。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黑龙江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的深加工利用是提高其产值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酶解玉米淀粉生料发酵生产酒精,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玉米淀粉发酵酒精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水比1∶4、糖化酶加量为160u·g-1、发酵温度为34℃,干酵母加量为0.75%、pH为4.5、发酵时间6d,发酵酒精度为13.9%vol。  相似文献   

15.
发霉和防霉     
自古以来,人們就知道利用霉菌来制造各种食品如酒、豆豉、腐乳等等,近几十年来更广泛应用于发酵工业制造各种溶剂、有机酸以及医药上用的抗菌素……但霉菌也会給人們带来巨大的損害,需要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6.
尝试从仿生学和生物进化角度重新审视知识转移,基于知识发酵理论,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转移发酵模型,基于华为公司引入IPD案例,重点分析了知识转移发酵过程,并就发酵过程每个阶段应组建的知识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8)
酶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巨大市场前景。一般情况下酶被利用在日常食品的发酵,以及洗涤剂、制药等新的领域的应用,同时因为酶的重要性脂肪酶也受到广泛关注。市场对脂肪酶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使对于生产脂肪酶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的市场上较多情况都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来制造和生产脂肪酶。但是由于目前商业化的脂肪酶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探索如何去提高脂肪酶的产量以及利用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传统的发酵培养技术降低了脂肪酶的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很好的提高生产脂肪酶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酶和制革     
生物催化剂——酶,已被应用在制革工业中,并在促使皮革工业发生变化。动物皮在加工以前,叫做生皮或原料皮。生皮僵硬,容易腐烂,没有什么使用价值。把干的生皮浸泡回软,脱去鬃、毛,再用一种含有单宁的物质(鞣剂)来处理,最后再经过整饰加工,就变成不容易腐烂、柔软而结实、具有透气性的皮革。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奇妙的促进者——酶,很早就与皮革有“不解之缘”。例如人们最初曾利用生皮本身粘附的细菌,在一密闭室内使它轻微腐烂,借此将毛脱下来。细菌脱毛,实际上是细菌产生的酶的作用。但是在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直到1904年,才由一个制革化学家揭露其中的奥秘。目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酶在制革工业中应用的研究。有些国家的制革工厂,已在生产中正式采用了酶化学过程。酶在制革工业中首先用来加速干皮的浸泡回软。科学工作者发现:蛋白酶、糖酶和脂肪酶等能溶解生  相似文献   

19.
王咪庆  周晓云 《科技通报》2004,20(3):194-197
研究了用米曲霉W10和啤酒工业的废酵母泥固体发酵啤酒废渣生产多酶蛋白饲料添加剂。在最适温度30~35℃范围和培养基初始含水量66%时,粗蛋白含量增加20%~25%,β-葡聚糖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最高分别为14000U/g、7000U/g和2000U/g,提高了啤酒废渣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的活动中,随时随地都要与微生物打交道。微生物种类粉繁,对人类的作用各不相同。少数让人害病,更多的则造福于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不仅在与致病微生物的斗争中,取得一连串的胜利;而且迫使许多有用微生物来给我们制造各种产品,并形成了一种专门利用微生物的工业,即发酵工业。丰富多样的内容我国发酵生产有着悠久历史和独持技术。古人很早就会巧妙地利用野生霉菌、酵母,加以培养制成曲种,然后利用地窖、太阳热等进行自然发酵,制得风味独特的调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