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娟 《新闻传播》2005,(11):44-46
网络电视实现了电视与网络在传播模式上的强强联合,具有与网络或电视完全不同的传播文化结构。首先,发散性传播方式促使了传统电视受众线性思维解构;其次,网络与电视单传播语境界线的消解,使同域或异域文化圈中的不同文化的交流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一类传播文化形态;最后,多媒体技术使传统电视的大众文化特质进步向传播文化方向发展,令传统传播文化的公信度、厚重度呈弱化趋势,使网络电视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了阴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剧网络传播在文化与经济方面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中国的电视剧创作者应该关注网络受众与传统电视受众的不同,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及时调整创作思路,更好地满足各类受众的观赏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网络新闻是以网络为传播渠道进行新闻传播的一种新闻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新闻的受众日益增多,网络新闻的影响力日益提升,有可能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模式。一、网络新闻传播的内涵网络新闻,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新闻传播载体向网络用户发布新闻,其新闻的发布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二、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1.来源广泛网络新闻的来源十分广泛,可以从报纸或电视上转载,也可以转化数字文本。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网民  相似文献   

4.
牛小兰 《中国传媒科技》2014,(6):144-144,155
在网络电视日益壮大的今天,传统电视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主要从传播理念、电视受众、媒介话语权、广告收益、服务内容、网络联合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探讨网络电视对传统电视的影响,以期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把我们带到了后传播时代。在此之前,人类的传播史可以划分为前传播时代和后传播时代。在后传播时代,传者和受众的极限被打破了。从理论上说,每个人几乎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也被缩小了。网络对传媒的舆论把关人角色是一种解构。按照传统的概念,传媒至少应该是一个组织机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单位,而网络既可以是一个组织,又可以是个人。过去的传播大多是由组织向个人传播,或者是群体对群体的传播。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是:网络是不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媒体?网络是不是最理想的传播工具?网络是不是用形式“颠覆”着内容?网络是不是使大众传播变成了小众传播或者分众传播?  相似文献   

6.
龚兵 《记者摇篮》2007,(6):29-30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型传播平台的日益推广,传统传媒(电视、报纸、广播)的受众已越来越不甘心自己的受众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正“反戈一击”,利用现代传媒提供的各种传播平台,充当起传者的角色。如网络上风头正劲的搏客、手机里无处不在的短信等,传统的媒体也在想  相似文献   

7.
李晓星 《今传媒》2011,19(3):102-103
要提高、优化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就要建立互动传播的新媒体理念。由"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并借助现代网络互动传播技术,寻找互动传播方式,使公交移动电视向纵深发展,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与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其完全交互式的新型媒体服务器。借助网络平台,树立互动传播观念,加强互动手段,在节目制作互动中提升公交受众的主体地位,使公交受众群体扩大,忠诚度提高,传播内容最大接受,栏目质量提高,形成品牌效益,最大优化传播。  相似文献   

8.
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印刷媒介的生存遇到了巨大的压力,新媒介生态下受众与广告商媒介接触偏好的变化,意味着大众传媒被迫进入了与网络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相互竞争的环境。谁能够理解、跟踪和满足作为消费者的受众,谁将从传播权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创新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晓峰 《新闻窗》2011,(1):106-107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交互式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户外大屏等新媒体样式相继出现,这些新兴媒体以其数字化、互动性、个性化、主动性等特点.满足了受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对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0.
电视通过片段重组,建构虚拟的世界,使受众产生自我的想象参与,达到身份认同。广告文本和电视话语所营造的氛围,使受众将思想认同转化为实际物质消费。在收看广告、认同、消费这一过程中,电视向受众传播文化、价值和信仰。本文以iphone5系列广告为例,探讨电视语境下的广告与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1.
梁立维 《新闻世界》2014,(3):141-142
电视通过片段重组,建构虚拟的世界,使受众产生自我的想象参与,达到身份认同。广告文本和电视话语所营造的氛围,使受众将思想认同转化为实际物质消费。在收看广告、认同、消费这一过程中,电视向受众传播文化、价值和信仰。本文以iphone5系列广告为例,探讨电视语境下的广告与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5,(24):34-37
从传播学角度,系统梳理相声发展百余年来传播介质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相声的传播空间、受众、反馈、效果等方面的变化,对相声研究而言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视角。从相声早期的撂地街头、入茶园的群体传播,到广播、电视时代的大众传播,再到新世纪回归剧场、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并行的立体传播,这些都是相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传播媒介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传播空间的转换,带来传播氛围的变化,以及受众主体地位的变化。然而,相声的兴衰还是由其自身规律,以及受众选择和社会大环境所决定。因而问题就落在如何遵循相声的艺术规律,寻找和媒体传播的结合点上。  相似文献   

13.
林铁 《当代传播》2011,(4):81-82,86
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艺术,给文艺传播带来了新的变化.手机电视的流媒体传播方式结束了电视传播的固定化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使文艺传播更开放更自由.手机电视通过手机功能实现用户和网络间双向信息交互,打破了传统电视被动接收的传播模式;手机电视属于“一个人的电视”,尊重受众需要,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作为独立于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集于一身。它在改变受众阅读习惯的同时,也推动了他们表达自己意见的欲望和要求。每一个拥有网络的人,都具有了一种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因而不再沉默,纷纷上传自己的声音。这种传播方式更近似于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人际传播的回归——如同几个人或更多的人围绕一个话题在谈天,网络上参加谈天的人更多而且彼此不谋面。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就是依托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通过文本、声音、图片、影像等综合手段来实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新兴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的方式丰富多采,形式多样。从传播方式来看,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之分,电子邮件、bbs网上论坛等是其代表。此外,网络还和很多传统的东西结合,形成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新概念。  相似文献   

16.
正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推广的重要性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电视消亡论此起彼伏,新媒体到底给电视带来了什么?美国学者伊莱休·卡茨做出以下判断:"新型媒体的兴起使电视对家庭和社群的整合作用消失,受众群体的碎片化使电视特定的传播模式正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社交媒体将重塑电视。"①新媒体于电视而言不是替代,而是对电视以往的中心化传播模式造成了冲击,从受众、内容生产到传播模式,电视的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对电视的颠  相似文献   

17.
电视传媒需要不同层次与范围的受众的参与,单一的受众群体不能促进电视传媒的市场化发展,这就需要提高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现就如何提高财经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提出如下三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热播电视剧<潜伏>为研究对象,试图在如下几个层面解读<潜伏>热播的现象及机制:一、<潜伏>电视剧热播与网络社区迷群体之间的相互推动和促销作用;二、<潜伏>网络迷群体构建的二级文本;三、迷群体在新的传播语境下解读文本所呈现的符号转译机制.笔者认为,在新技术媒介环境下,网络迷群体对传统媒介文本诸如电视剧的传播与接受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扩散过程;新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介入原始文本的二级文本的再生产和再消费过程,在此过程中,展现了迷群体强大的符号转译能力,将特定语境中的文本符号经过意识形态祛除、语境接合、情感游戏等多种方式转化成现实语境更易接受的文化符号,从而促成文本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9.
韩爽 《青年记者》2016,(9):71-72
一 目前,大量对年轻受众有着极强吸引力的电视剧、综艺类节目在新媒体平台上投放,很多年轻受众纷纷热捧.年轻受众群体的特点是消费需求多元化,而且个性化程度高,在收视的选择上,不仅仅局限在某一类电视形态上,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视的受众及传播模式.以网络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具备传统电视的一切表现形式和特点,同时也有传统电视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对电视节目而言,网络有着更广阔的播放平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元电视作品通过网络途径往往可以更便捷地传递给观众.这为受众提供了比传统电视更自由、更快捷的选择,也带来了共享更迅畅、广告时间更少的影像观看途径.  相似文献   

20.
陈丽娟 《东南传播》2016,(5):110-113
网络媒体传播中存在虚假"正能量"报道;报道不全面而引发受众"反抗式解读",正能量报道重点偏移;正能量报道转载中标题避重就轻、有意截取、凸显,核心信息空心化而造成正能量报道误读的问题。文章指出文本生产者应保证叙述真实、完整与全面,从源头上杜绝虚假的"正能量"传播;把关者应多方求证、拒绝煽情化的标题拟定手法;转载者在转载时应考虑原文语境,尊重原意,并利用六步质疑法甄别新闻,避免成为虚假正能量传播的二传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