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何把握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流动,实现动态生成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于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注重课堂的生成性。  相似文献   

3.
车樱 《考试周刊》2010,(39):85-85
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缺少资源,教师要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敏锐地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这样课堂就会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我就如何捕捉生成性资源,构建动态的数学课堂,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邓小琴 《成才之路》2010,(35):37-37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娟 《考试周刊》2010,(34):228-228
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秩序,及至新的教学目标的过程。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因此,当课堂上出现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与实践智慧,巧妙应对,驾驭生成,使课堂教学充满灵气和活力。那么,怎样才能驾驭生成,收获思政课堂的精彩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节外生枝"的时候,也就是学生动态生成的时候。特别是在公开研讨课上,有些教师一旦碰上,就会有"倒霉"的感受,恨不得把这"惹是生非"的家伙赶走。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参与课堂教学。正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突破"预设"的囚笼,变"预设"为"生成",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把课堂教学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预设"和"预设生成"外,往往还会产生动态生成资源。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激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吴秀利 《广西教育》2011,(25):22-23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是师生的"即兴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新的课堂资源、新的生命信息,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智慧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敏锐地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资源,智慧性地重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胡晓娟 《成才之路》2010,(32):60-60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又总是在动态中生成。我们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美术课堂教学,建立新的美术课堂教学观,让美术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必须去探索、去研究,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真正具有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应当从关注生命的角度来看待课堂教学。要有效地开发利用生成的课程资源,构建动态生成的教学课堂。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主体在凸现,个性在张扬,潜能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数学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那么,营造氛围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设计教学方案,是为动态生成创设广阔的舞台;关注教学过程,是为动态生成架设桥梁;及时评价,是为动态生成点燃火花。  相似文献   

13.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堂呈现出多元化解读和动态生成的情况,文章旨在探讨教师如何把握科学课堂的动态生成,以课堂为阵地,关注学生真实的成长,打造生命化的科学教学。  相似文献   

14.
张家美 《考试周刊》2010,(53):80-80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只要教师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就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应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捕捉教育生成点,全面实施教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情,发挥教育机智,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相机而教。要想课堂上学生生成的资源"为学所用",就要努力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点。  相似文献   

16.
黄志华 《考试周刊》2012,(93):70-71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应从生命高度,平等对待,有效引领学生,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注重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抓住、随机应变,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在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时时"以生为本",时刻关注变化着的学生的生命,使课堂教学充满学习成长的生命气息,让教学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实现持续生成。  相似文献   

17.
郑华明 《江西教育》2011,(21):79-79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此,我做了些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8.
李晓宏 《考试周刊》2010,(38):54-5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构建动态性生成课堂有助于实现对学生生命个性的关注和张扬,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呢?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动态生成"这一教学名词不断闪现于我们的眼前,激荡着我们的思维。所谓"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即语文课堂目标的实现,是在由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同学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间,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思维与习惯等建构的一个教学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那么,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发展呢?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意外"无处不在,教师如何对预设与生成进行科学的调控,使之转化为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一、重构教学预设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同构共建,这就要求我们为生成性教学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促进有效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