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编排的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旨在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培养目标,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小学阶段获得的语文知识、能力,注重语文学习活动与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推动育人方式变革。教师应明晰该部分的编排意图,以及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目标任务,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钻研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改进教学,依然是当前教师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教材有助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对教材建设的全面领导、落实教材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发展中国特色教材建设文化逻辑、建构教材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教材具有四重向度:在知识向度上,是“党的领导”相关内容知识身份的生动确证;在育人向度上,是学校教材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在文化向度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温润诠释;在话语向度上,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课程化表达。“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教材的实践理路包括:经典性与鲜活性共存,构建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教材知识网络;教学研究与资源建设并重,推进融入“党的领导”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知识习得与文化浸润相融合,彰显“党的领导”进教材的文化特质与教育品格;符号世界与生活世界相通,致力于实现对“党的领导”话语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教科书作为一种合法性知识文本,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物。母亲角色是女性重要的身份,分析教科书中的母职图像,可以呈现教科书所建构的理想母职观念及其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X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和插图进行分析,以探究教科书对理想母职的再现策略及其背后所建构的母职意识形态。笔者发现:第一,X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母亲形象呈现出“家庭化”和“弱势化”两大特征。第二,X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通过女性刻板印象、母职的社会公共角色缺失以及母职符号化等叙事方式建构了当前理想的母职观念。第三,X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通过“惩戒凝视”和“自我标准化”这两种策略实现了理想母职的再生产。最后,根据研究发现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母职呈现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田若先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位从建国后到“新课改”一直坚持编写小学语文教科书长达60余年的学者。他编辑小学语文教科书旨在优化与推广以“集中识字”和“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经验;形成了以“四大基础”和“集中识字”为基本框架的编排体系,并注重的单元分组教学;内容围绕“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展开全面训练,取材强调文质兼美。张田若先生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辑实践和思想对当下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辑和教学实践当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科书所呈现出来的反映劳动观念的文本,描写生计方式、劳动场景的插图,刻画的劳动人物形象等,都是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基于此,以统编小学语文12册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系统探究教科书中隐藏在文本和图例中劳动教育的内容架构和特征,分析其中蕴藏的劳动教育时代价值及其所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反思教育者充分和有效使用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劳动教育的实现策略和可能。  相似文献   

6.
本轮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习作和综合性学习各分项内容编制中,变革最大的是拼音与识字部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目前,全国10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11套小学语文教材。下面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苏教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以下简称“语文版”)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四套教科书为例,分析一年级拼音与识字部分内容的编制。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科书插图是学校美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具有双重审美价值,它是文学作品审美内涵的直观展现,也是绘画艺术的审美表征形式。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能够以美激趣、以美启学、以美促思、以美怡情。经过调研发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呈现数量繁多、涵盖全面、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编排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美育形态特质。为更好地将插图美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使教科书插图的美育功能在实践中进行转化,应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对插图的审美认知,挖掘插图的美育价值,把握插图的审美特质,优化插图的教学方法,拓展审美化的语文学习空间,实现语文学科以美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从来源与呈现两个方面对教科书中体现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作一探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体现的价值观来源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框定,在价值观呈现上笔者将从三个角度来探讨,即小学语文教科书呈现了哪些主流价值观,为何呈现这些主流价值观以及怎样呈现这些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进教材"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运用内容分析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层面为类目、12词为子类目,分析价值观的分布样态;构建二维四项分析框架,以此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方式.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40.28%的课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覆盖了各类目,其中公民类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尤其偏重"友善".所有类目在各学段均有分布,部分子类目内涵不全或学段空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显、隐并举的方式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以隐微呈现为主,尤为注重"榜样".要基于此进行彰显语文学科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任闪闪 《新课程研究》2009,(9):23-25,42
教科书的每次重大修订都会舍弃并新增诸多篇目,从而使其所呈现的知识和展示的价值观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和新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对比,分析浩如烟海的知识是如何被选择和组织的,揭示左右教科书篇目“舍取”的诸多因素。进而诠释这样的结论: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载体,教科书内容随社会变迁的大量“取舍”是我们国家、民族不同时代所偏好的道德情感、政治态度及社会价值观的缩影。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授过程中,更要注重各类课文蕴涵的不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渗透。  相似文献   

11.
革命题材选文是新中国以来语文教科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革命题材选文为研究对象,以现行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案例,探求革命题材选文入选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情况,通过对革命题材选文情况的分析,试图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革命题材选文提出些许建议,以便此类题材选文在教科书中发挥更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背景下,综观当前已经通过审查并发行使用的若干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可以发现,以“主题”组织编排单元、设计并呈现语文实践活动的“情境”已成为语文教科书编写者们不约丽同的追求。如人教版是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即每册教科书都围绕若干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若干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呈现相关的学科知识,一直是教科书的重要功能,语文教科书自然也不例外。但关键的问题是,以什么方式来呈现作为学习内容的知识。语文学习作为母语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语文教科书编制过程中,相关知识的呈现也必须以丰富的生活情境为载体。一、知识的呈现:是分解的还是整合的长期以来,语文教科书编制的指导思想,首先是语文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点的优化选择和组合。汉语的字、词、句、篇和语、修、逻、文是被大家认可的语文知识点。教科书编写者努力将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分化、细化,然后呈现在一个个单元中,让学生循…  相似文献   

14.
德育教科书作为德育课程的物化样态,是德育教与学的具象媒介与主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在铸魂育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历程大致分为恢复调整、改革完善、繁荣发展、统编统用四个阶段。其中的基本经验呈现为: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控意识形态维度是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的根本前提;立足德育学科体系,科学择选教材内容是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的基本要求;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坚守多重逻辑起点是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的科学方法;统筹机制体制改革,打造专业编研队伍是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的重要保障。未来我国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要立足于:把握教材建设正确方向,强化教材建设领导能力;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加快多维立体教材开发;借鉴多元教材建设经验,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基因;创新教材建设体制机制,优化教材建设编研队伍。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数学历史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传统数学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使之对近代数学的产生具有重要贡献,其融入教科书具有意识形态“母乳”和核心素养“纽带”的独特价值意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有着较为丰富的我国传统数学文化,且其在呈现方式、内容分布和认知水平上表现出了若干鲜明的特点。未来,还需夯实我国传统数学文化的“育人基础”,廓清我国传统数学文化的“育人逻辑”,构建我国传统数学文化的“育人网络”,促进我国传统数学文化通过教科书在立德树人机制下充分发挥和达到理想的学科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与民族地区教师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分别呈现高、中、低水平的适切性;教科书内容与教师适切性处于中等水平,教科书编排与教师适切性较高。为坚定不移推进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民族地区的使用,应适当修订教科书、沿用原有听说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加强教师培训。只有教师用好统编教科书,少数民族年轻一代才能真正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的《"党的领导" 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 小学阶段重点呈现党的领袖故事、革命英雄事迹、重要历史事件、重大发展成就等内容.这是首次就"党的领导" 相关内容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作出的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8.
教育以人为本,习惯造就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以下简称“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从育人强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标准》”)为依据,立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承“重习惯”之传统,创“习惯篇”之特色,编入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系列篇。爱心与智慧铸就的创新内容为孩子们良好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当中,除了以文字为载体的书本内容,还有一些插图在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插图在语文教科书当中的作用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增加课本知识的趣味性;第二点则是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的解说图片。但是,近年来在对众多的语文教科书进行研究时发现,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插图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发现的问题进行一定问题分析与答案解析。  相似文献   

20.
“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也是发挥思政课为党育人作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融入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特质与使命、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的自身建设等。把“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坚持整体性与渐进性相统一,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层次性与立体性相统一,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阶段性和连贯性相统一,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和共向性相统一,提供有效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