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武术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武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参加武术运动的人日益增多。但许多武术初学者,面对流派众多、丰富多采的武术拳种却不知从何练起。其中不少人既想学南拳、又想练北腿,到头来什么拳也没练好,浪费了好多时日。还有人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地选择拳种,最后非但没有从中得益,反而损害了身体。由此可见,科学地选择拳种来练习,对于武术初学者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在广泛的地理区域内有多种武术流派存在和发展,而每一种武术流派都是中华武术的历史见证,承载着武术文化的本质存在,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养身之道与精神取向。雁北地区地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接合部,在武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武术拳种,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雁北地区的武术流派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能为厘清中华武术的发展脉络提供一些微观视角下的佐证,从而对武术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3.
四川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拳种浩繁,流派甚多,人才济济,高手辈出。 四川主要流行有68个拳种和门派。 四川武术的拳种、门派和主要创始人、传人,据史籍、资料等记载,有孙门的孙楚南;生门的金授云;僧门的马朝柱(绰号赵麻布);岳门和赵门的张天虎(绰号麻溜张),以及张天虎的四个主要弟子——杨板雄、高占魁、马黑子、马  相似文献   

4.
对于武术人而言,不同的套路动作与不同的拳种流派技术,往往是区分武术人师承关系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之一,所以,对于中国武术中的套路认同、拳种认同,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中国武术认同中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正是由于人们对这些不同风格的套路、拳种的认同,构成了大众对中国武术的认同。认同是一种接纳,或者说是一种承认。对于武术人来说,认同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对不同套路、不同拳种流派的认同,则是保持中国武术多样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洪浩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4):F0002-F0002
拳种纷纭,门派林立是传统武术一道特殊而靓丽的风景。然而,何为拳种,何为门派,却是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武术拳种是在一定人群中传承,具有完整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拳术种类。武术门派则是以武术拳种为组带所形成的一种武术组织、由此可见,武术拳种是武术门派的载体,武术门派是武术拳种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1、对竞技武术套路特点的分析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与现代体育接轨后,武术遇到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现代竞技体育的需要。按着现代竞技体育的要求,每个运动项目必须有统一的技术规则。传统武术有着众多拳种和不同流派,依据原国家体委组织八千余人进行全国普查的结果,分类归纳起来,仍有129个拳种。为适应国内、国际竞技体育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武术各拳种流派共性即身体的内外、形与神、攻防技法、动静变化、刚柔相济、套路与审美以及健身与武德诸方面进行了武术流派之间存有的技术和特点上的共性探析。目的在于弘扬中华武术精神,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流变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从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武术由传统向现代嬗变取决于社会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少林武术不但没有被历史所吞噬,反而形成了朴实无华、质朴粗犷,并且注重内外兼修的特色拳种流派。分析了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流变,及少林武术文化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一颗摧残的明珠,是典型的东方民族文化。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时代的风雨不断的谱写着武术的传播,武术传播的主要功能是继承和传播文化,将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继承并传播下来,使之时代相传并与其它文化相互交融。不论是拳种流派的纵向还是横向传播,都使武术技术和文化得到了流传与保留。在流传中产生新的拳种或流派,传播是武术发展的动力。文章通过对当前武术传播的分析,概括出武术传播的主要类型及其武术传播的途径,并进一步阐述了笔者对当今武术传播采用形式一点见解,以期为广大的武术爱好者及武术习练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武术形神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武术区别于西方体育项目的一个重要标志。武术各种流派中的拳种,几乎都有形神之说。故在研究、分析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拟将其中的“精华”按对立统一的规律,初步汇总,提炼为系统的武术形神之理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深度研读了传统武术技术技法和技理。研究认为,任何武术技术技法和技理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武术技术技法和技理;武术技术技法的不同是区分武术拳种门派或者流派的主要标志;开展武术技术技法和技理的差异性时空语境对话,对其永远传承与创新,永远在新的具体历史语境条件下继承与创新地解读和重构,是武术研究和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武术推手训练与竞赛遵循健身与自卫的习武宗旨,必须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武术各拳种流派的技击术都可以发掘进入武术推手训练与竞赛中。  相似文献   

13.
武术特征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武术,以利于武术的国内发展和国际化传播,有必要从整体上总结武术在世界武技中的独树一帜之处.从外显的拳种流派、内含的武德修养、呈现诗意审美的艺术化倾向等三方面,探析了武术的文化特征及其形成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自明代始陆续在一些军事著作及大型类书中有关于武术器械及拳术的记载,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武术专著。以明代武术文献为基础对明代武术发展进行考查,梳理出明代刀法、剑法、棍法、枪法、武术杂器械及拳法特征。从武术文献梳理发现,中国武术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军阵武艺,还是明代中晚期的民间武术,武术器械技艺是中国武术的主流,明代中晚期至清代拳法跃居诸艺之冠,并成为拳种及流派的统称。  相似文献   

15.
武术推手的训练与竞赛是中国武术独有的徒手对抗训练方法和竞赛方式,中华武术体系中,许多拳种流派都非常重视推手训练,有的拳种虽然不叫推手,如叫演手、粘手、搭手、揉手、拆手、随手等等,虽然具体形式、方式、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是大同小异、相类似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简述武术传播研究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对2008-2011年武术传播领域的相关研究发现,本时期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武术传播者、武术传播内容、武术传播途径、武术国际传播、武术与国外武技的比较研究,以及对一些武术拳种流派的针对性研究上,其中,尤其在武术国际传播、武术网络传播、武术影视传播等方面,取得较多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武当》2008,(11):8-9
中华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武当武术又称武当内家拳法,它产生于武当道门,以老庄哲学为理论基础,具有注重内炼修为,以武演道,以柔克刚等特点。武当武术的主体内容就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传统称此三大拳种为武当内家拳派三大支柱。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一大流派,是内家拳派的总代表。  相似文献   

18.
朱保荣 《精武》2004,(10):20-21
一说到武术,人们常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形容,这确实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目前,中华武术有继承,有发展,但也面临着危机。为了便于称呼,我把中华武术分为两部分:一是官方武术,泛指国家武术机构、正规院校规定推广的内容;二是民间武术,指流传在民间的传统拳种。官方武术是主流,主导着武术的发展方向。经过不断努力,武术已经得到推广并走向世界,这是一件好事,但国家整理的拳种有限,又规定得过死。制约了武术的全面发展。民间武术采用师徒相授、父子相传的传统方法继承传统武术,但传播范围有限,使有些拳种濒临灭亡,不要说发展,就是继承也成了问题。作为武术爱好者,我们多么希望武术走出误区,真正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术文化”与“武术”,由于视域的不同,既相互统一,又各有侧重。“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而“武术文化”则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两者既非包含与包括,也非融合和互补,而是角度不同的思考与认识。“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源自武术的“中国性”及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因。从广义上,武术文化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从狭义上,武术文化专指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共同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融合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技术自身的内在演进轨迹,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尝试研究中国武术由器械至身体的技术演进内在规律,文献研究表明:明代军旅武艺及民间武术器械为主的武术流派逐渐显现,表现为明代各善其技的名家器械流派、军旅武艺向民间武术器械变化的转变;拳种的兴起以及作为民间武术诸艺之冠地位的逐渐确立。由此展现出由器械至身体的明清中国武术技术演进的内在逻辑:脱枪(械)为拳的技术原点、器械理论及术语是拳法之源的理论原点、器械在拳种流派中的神圣技击地位以及器械使用演进为身体操练统一的中国文化哲学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